传统民居建筑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铜仁市松桃县大湾村为例
2021-11-23高小飞马雪
高小飞 马雪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并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各种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交相辉映形成了民族的多样性。随着“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产业立镇、城乡融合,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新理念的提出。传统民居村落不再是传统的居住集合体,更应该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路径,是发展建设特色小镇的基础。这就要求传统民居不仅要表现出文化性,还要保证建筑的安全、可靠和适用性。
1 传统民居现状
保存至今的传统民居年代均比较久远,从建国之初到明国时期,甚至到清朝及清朝以前的民居均有保存。大湾村保存的建筑大部分是建国之初至今的民居,普遍保存年代为70 年。建筑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筑材料方面,所用主体结构和门窗材料为居住地附近的木材,主要为松树和柏树。为防止目材的腐烂变质,通常会在木材表面涂刷一层以梧桐油为主要成分的防腐层。但梧桐油较易燃,房屋的防火性不能满足要求。屋顶主要采用小青瓦,这种材料易得且造价不高。但防水性能受安装工艺影响大,且随着时间过长容易掉落影响使用[1]。
二是房屋基础工艺方面,由于当地房屋建造工艺水平较低和施工成本的考虑。房屋基础通常用比较平整的大石埋入硬质土壤中,埋入深度根据地质情况决定,但普遍深度在1 米以内,上接木柱作为房屋承重的主要构件。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下沉,大部分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部分年代较久远的房屋甚至达到危房标准。
三是房屋的排水方面,此类民居选择小青瓦斜屋面造型,自由排水方式。房屋四周挖土沟将雨水收集各户独立排出。但雨水沟未进行硬化处理,掉落的雨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沿沟排出。由于雨水的侵蚀导致土沟慢慢被冲刷消失,屋面水大部分渗入土壤中,排水沟功能消失。室内通常不设管道排水,生活用水通常采用直接排入雨水沟方式。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在牲畜棚内入厕,同牲畜排泄物一同用于农作物施肥,卫生情况较差[2]。
四是内部装修方面,此类民居在建造年代几乎未考虑现代化家具,用木材作为取暖及生活用火材料,屋内设置取火点烟雾采用自然方式排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大部分房屋已通电,但大部分为后期安装,因无预留管线安埋通道,室内通常采用绝缘线路明敷安装自然走线方式。
2 现状与现实
房屋建筑作为人类基本生存要素之一,需满足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及与环境的适应性。传统民居的现状已与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首先是房屋的安全方面。房屋所选择的材料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房屋基础的构造形式和材料选择可能会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房屋内部取火会加速线路的老化,从而导致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房屋边坡的形式选择及处理方式会导致边坡垮塌从而危及房屋的安全。雨水的收集及排出方式会导致雨水不能快速排出而渗入地下土壤及边坡,加剧基础的沉降及边坡的垮塌。生活用水直接排放至雨水沟对居住人的身体健康和当地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适用性方面而言,材料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其耐酸碱、腐蚀、风化的化学形能,地基基础的牢固程度影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由于建造年代的关系,房屋的的组成部分如水、暖、电、卫器具等的缺失也大大影响了房屋的适用性。
粗犷型的建造方式及排放方式导致房屋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冲突、与地区的经济环境产生冲突,在建筑节能及与环境的协调性方面缺乏。由于此类原因,传统民居在耐久性、可靠性等方面也有所不足。
3 解决:方案探究
传统民居的建造体现的不仅仅是建筑造型的特色,更加深层次的体现了传统文化。它不应该只是用于居住的建筑物,而且应当是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特色建筑。但同时它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可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建筑,应当满足当代建筑的基本要求。从安全性而言,所选择的材料应是能满足安全使用功能的,所选择的基础构造形式、类型及房屋构造形式应当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岩土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房屋边坡的治理应当选择能够满足安全使用的挡土造型并辅以传统化的装饰。从传统民族文化层面而言,房屋的建筑类型、特点,装饰装修细部应该体现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3]。
现代化应当与传统民居特色相协调,在保证适用性的情况下对现代化部分进行设计而又不能破坏传统特色。在装饰特色上应考虑文化表现方案,既要能体现传统民族文化,又不能过多装饰而显得杂乱无章、表现过度。应采用精细化的建造方式的取代粗犷型建造,通过制定特色民居施工工艺及工法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加强与环境的协调性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
4 结语
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形态下已转变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路径。建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彰显的高品质的以传统民居村落为基础的特色小镇,能充分发挥其助推农村产业革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