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专业教育研究
——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2021-11-23丛广智
丛广智 栾 泽 梁 宵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22)
我国高等教育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与科教兴国战略,从精英化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从大众化教育进入现下已经启动的、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领军、以加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基础、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高等教育创新阶段。高等教育创新的大环境下,一个“新”字为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打破传统、扬弃经验、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加速探索学科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探讨高校新文科建设如何实现“文技双馨”人才培养,研究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专业教育问题。
一、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应然特征
学科交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特点、亮点、着力点,由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率先启动、延展到新文科建设。以学科交互改革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科学技术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作用于高等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才品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因此,充分认识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应然特征,就成了高校文科解放思想、加速探索、形成经验,进而产出教学成果的前提性条件。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应然特征可概括如下:
1.打破壁垒的特征
学科交互背景下,倡导高等教育学科内部的充分融通、学科外部的交互作用,传统学科的边界被打破,各学科得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科建设。学科壁垒造成专业隔阂,以文科为最,深入探讨新一轮新文科教改所赋予的学科建设创新使命,以打破学科壁垒为标志,坚持在保持其学科“内核”“特质”的基础上,借鉴与其关联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乃至“无交集学科”中有用的资源,是学科思维模式、思考角度、知识体系、知识内涵、学术积累、学术研究、视野格局、维度的拓展,焕发学科生机与活力新颜,符合事物发展过程中破旧立新的客观规律。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建设打破了壁垒特征,作用于高校传统文科建设的“旧质”,其“旧质”恰恰是因学科壁垒所形成的。高校传统文科专业界限十分鲜明,将文科的语言文化限制在纯粹的语言语用范围内,文科学子的知识修养被限定,学术研究能力被限定,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表现为素养、发展潜力不足。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童文胜所说,“在学术研究上,我国文科教育学术原创能力不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观照现实不够,使传统文科在某些领域未能实现超越和创新”[1]。
2.新技术融入的特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一轮又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形成社会存在新状态,成为行业增效的生产力。新技术正在引导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重构,世界范围内都急需熟悉国情、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同理,新技术必然融入高校,高校唯有拥抱新技术、利用新技术,促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紧密接壤、高度契合,才能使人才品质适应国际国内行业的需求。当然新技术融入的新文科建设特征并非简单融入[2],高校融入新技术并非局限于理工科。高校新工科建设、新工科人才培养应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新文科建设、新文科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新技术融入学科建设,用新技术、新视野、新平台、新资源、新思维、新方法,构建高校新文科体系,借助新技术更好地回应和阐释科技与人文社会之间的逻辑关系,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行业、新岗位、新要求对新文科人才的需求[3]6,解决高校文科建设落后于新技术时代及其教学需要、科研需要、人才培养需要的问题。
3.价值引领的特征
文科概念,从广义上可理解为一切人文社会科学,即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学科。文科相对于理科而存在,文科之“文”,应从我国古已有之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去理解。“文以载道”的经典论述可见于南朝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道合一”可见于唐朝韩愈在倡导的古文运动时所秉持的观点。韩愈阐明了“文”是“道”的承载形式,“道”是“文”的思想内涵,“文”“道”相互作用、互为支撑,以文资政、以文化人、经世致用。文科“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内涵,决定了文科的价值引领作用。将价值引领视为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的应然特征之一,是因为文科的价值理性是体现于学术性、知识性、价值性、思想性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是文科的命脉。学科交互背景下,新文科的文以载道,既是对已经积淀形成的经验性做法的传承,又是在此基础上的拾遗补阙、开拓创新。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高校传统文科建设已经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其价值引领被简单化、狭隘化、偏歧化了;因此需要给予符合时代需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内涵,在立德树人目标下实现“立文树人”。
二、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实践策略
高校新文科建设既要从国家高等教育大局出发,又要从高校,尤其是高校文科人做起。
1.充分认识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新文科建设面向国际国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是应对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攀高、信息技术革命重塑全球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新举措,是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全面嵌入人文社科领域、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度契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大学生以“文技双馨”品质成为栋梁人才的需要。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内涵是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对新科技、新媒介所引发的社会新问题和新变化的认知重启,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当下社会并把握人类发展趋势所进行的跨界思考与专业生态重构。[3]7新文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思维等理念与方法融入文科专业,促进“文技双馨”交互,将文科学生培养成既有文科造诣,又有借鉴交叉学科的逻辑思辨能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思维等跨界理念的新文科人才,转变文科弱势,在学科交互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凸显“以文育人”的特质。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是文科建设的与时俱进,是发展就是硬道理客观规律的体现。
2.切实将新文科建设与解决文科问题联系起来
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都以清楚认识所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办法为基础,问题与困难为事物的发展进步准备了前提条件。新文科建设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望风捕影与坐而论道,它既是文科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跨越式创新发展,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选择。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学科不断细分的发展过程。学科细分的优点是使学科建设与学生所学专业更加精专;学科细分的劣势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凸显,这就是人才培养品质的局限性,在知识、能力、品行、价值取向、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化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不对等。而学科交互下的新文科建设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其次,文科的性质,决定其必须传承传统,也必须体现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一言以蔽之,必须是大格局下的文科;而现实中我国高校文科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之格格不入,都是新文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3.顶层设计与教师队伍探索要形成合力
顶层设计与教师队伍探索是学科交互背景下高校新文科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两个重要方面。顶层设计出总体方向、总体思路,起到把关定向的作用;教师队伍探索出实践经验、学术论证,两方面的作用相辅相成。拿工程管理专业新文科建设来说: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交叉学科,融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于一身;但工程管理学与文科交叉度不够。有学者说:“管理学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落后于中国先进管理实践。管理学领域学生脱离社会实践,主观上缺乏对新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客观上缺少新科技知识和技能。”[4]工程管理专业新文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发挥教师队伍的实践探索作用,非常重要。工程管理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是文理交叉学科的新文科建设,更需要充分考量、平衡其工具性与价值性关系,要以人文教育为天平,借力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出适合工程管理专业新文科建设的专业认证标准体系与教学模式,解决工程管理专业文科建设不足、人文育人不足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的新文科的一系列建设事项和建设工作,在学科交互背景下进行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进新时代、服务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发展大势,是为新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人才的教改取向。高校文科都应从自身建设做起,放眼文科建设的大局,加强对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重要意义与必然取向的认识,切合实际创新创造,探索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从局部到整体实践策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