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征市清代朴园主人及其园林景观研究

2021-11-23王建文邓桂安刘令飞

关键词:仪征歙县道光

王建文,邓桂安,刘令飞,巫 晨,付 军

(1.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 江苏省仪征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3. 江苏省仪征市政府办公室;4.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

朴园是清代嘉庆(1796—1821年)年间仪征北部丘陵山地出现的一座大型园林。钱泳在《履园丛话》“丛话二十 园林”中说:“(朴园)……有黄石山一座,可以望远,隔江诸山,历历可数,掩映于松楸野戍之间,而湖石数峰洞壑宛转,较吴阊之狮子林尤有过之,实淮南第一名园也。”[1]曹汛先生说:“(朴园)……被钱泳盛推为淮南第一名园。不仅如此,它还应该是当时江南甚至全国也得数为第一的私家名园。”[2]陈从周先生明确了这座“淮南第一名园”的主人是巴光诰,假山设计者是清代著名造园家戈裕良[3]。2004年,曹汛先生确定了朴园比较准确的方位,推断出了朴园大致的建造时间和建成时间,但是并未对朴园的主人及园林景观情况进行更多研究,曹汛先生期待后续学者对朴园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朴园进行深入研究[2]。对仪征朴园的主人和景观进行考证,对弘扬仪征的园林文化,提升仪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发展当地乡村旅游业,乃至重建朴园、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陈从周先生、曹汛先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仪征朴园主人及这座园林的景观进行初步考证。

一、朴园园主

(一)第一代主人

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卷6:“朴园……即用道巴光诰筑于宗祠之旁。”[4]《履园丛话》“丛话二十 园林”:“朴园……巴君朴园、宿崖昆仲以其墓旁余地添筑亭台,……五年始成。”[1]以上记载表明,朴园的主人有巴光诰、巴宿崖兄弟二人。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卷38“人物志·义行”:“巴光诰,字北野,以赀捐纳道员,世业鹾,凡地方公事,有关鹾务劝捐者,光诰皆为之倡首。尝延四方名士客其家,敬礼弗衰。”[4]巴光诰刊刻了一本《朴园题赠集》,其中收录的沈恩培的《朴园记》记载:“……近筑亭林于欧阡之旁,既落成,朴翁自为之记,……”[5]这说明朴园建成之时,巴光诰年岁已高。

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卷34“人物志·孝友”:“巴光奎,字鲁封,号宿崖。……父殁,事兄光诰如事父。……抚视诸姪及诸甥失怙恃者,恩义兼至。邑中如学宫、书院、盐义、仓榖、恤嫠会、育婴堂与夫凶岁赈济皆争先倡捐,人所不能为者,必阴助成之。施药、施棺、施棉衣、修街道,其余事也。”[4]巴光诰在《朴园题赠集》“朴园自记”中记载:“……三、四年来,诰亦率多抱疾相度,布置半委以仲弟……”[5]这说明朴园建设之时,巴光奎身体健康,是主要负责人。

巴光诰也被称为副使,巴光奎也被称为观察。陈文述(1771—1843年,字云伯,钱塘人)在《颐道堂文钞》卷2“舒铁云传”中记载:“淮南巴朴园副使光诰、宿崖观察光奎,重君才,延之,并为刊所作诗。”[6]这说明通过捐资,巴光诰得到副使(五品),巴光奎得到观察使(四品)。

《朴园题赠集》中王墉的《朴园二十咏》有一首《棣萼相辉之室》,小注中说明巴光诰有兄弟三人,其中一个(巴研农)已经过世[5]。巴光诰在《朴园题赠集》“朴园自记”中记载:“……遂与两弟共相经营,……山石花木多购自远方,故不能刻岁月以告竣,而季弟以先谢世……”[5]因此知道,三主人之一的巴研农在朴园建设初期已过世。

(二)第二代主人

《东台巴氏家谱》记载,从光字辈起,渔梁巴氏字辈排行为“光堂锡澂本”[7],因此,堂字辈是朴园的第二代主人。

巴啸云,名堂炘,字粹华,是巴光诰的下一辈,是朴园第二代主人。张安保与之交往较多。张安保的《味真阁诗钞》卷3有《秋日巴啸云(堂炘)招,同寄琴、槐卿游朴园》,时间大约是道光元年(1821)至三年(1823);卷 4有《巴啸云招,同潘松岩(鹤龄)、汪名时(际昌)丈、小献、蓧衫、石林、念楼诸君水香村墅小饮》;卷8有《哭巴啸云》,卷9有《挽屠潜园太守师(倬)》[8]。屠倬去世于道光八年(1828),结合其他诗作的时间推测,巴堂炘大约在道光六年(1826)去世。

巴粟仙(堂炳)也是朴园第二代主人。巴啸云(堂炘)去世后,张安保与巴粟仙(堂炳)交往增多。《味真阁诗钞》卷9有《题巴粟仙(堂炳)旧江准提庵还魂梅画册》《雨中怀朴园梅花,柬巴粟仙》;卷11有《送巴粟仙读书北固山》《巴粟仙有丧明之戚,由京口归里,雨夜剧饮,酒次奉赠》[8]。

巴小厓(堂焌)也是朴园第二代主人。与巴粟仙(堂炳)交往的同时,张安保与巴小厓(堂焌)有交往,并收为门人。《味真阁诗钞》卷11有《病后有感,示门人巴小厓(堂焌)》[8]。道光二十六年(1846),张安保与巴小厓一起沿长江游历安徽。《味真阁诗钞》卷12有《同巴小厓游长龙山遂至蔡家冲小憩田家》《李新甫招同吴梅孙、潘实庵、郑高甫、巴小厓集,饮四照园,因至迎江寺登浮图绝顶》《雪夜程丈衡衫(荃)招,同汪云溪、吴梅孙、李新甫、潘实庵、黄伯厚、巴小厓、方元仲,集饮花坞读书楼,歌以赠之》[8]。

二、朴园主人家世考证

巴光诰一家的故乡是安徽省歙县渔(也作“鱼”)梁村。沈恩培在《朴园题赠集》“朴园记”中记载:“……盖先生旧籍新安之歙,为渔梁望族……”[5]钱泳《梅花溪诗续草》卷1“朴园十六咏”第16首《小渔梁》:“在昔住渔梁,仙人已云逝。春水望桃花,犹疑钓鱼处。小注:小渔梁游处,巴氏其先本住歙之渔梁,今入籍仪征。”[9]渔梁是歙县的一个村庄,明清时期这里是生意兴隆的水旱码头。渔梁村因为南侧练江上的渔梁坝而出名,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的古代拦河坝,始建于隋唐时期,目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庆《仪征县续志》卷8“义行”记载:“巴树保,字丽和,歙县人,幼随父迁仪,性孝友,好施予。……沙漫洲火焚盐船六十二,客船无筭,……树保独力捐银三千余两,设厂捞尸,市槥掩埋,……置义冢于龙门桥北,分别男妇瘞之。庚戌(乾隆五十五年)岁恭逢庆典,入都议叙即用盐运司副使后补道,年六十三卒。”[10]道光《歙县志》卷 7《选举志》之 7“封荫”:“资政大夫:……巴上珍,以曾孙光奎貤赠。巴源潢,以孙光奎赠。巴树保,以子光奎赠。巴光诰,以弟光奎貤封。”[11]根据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这两处记载姓名相同,且都有两个儿子,哥哥巴光诰,弟弟巴光奎,两处记载的年代也是一致的。道光《歙县志》中歙县的巴树保、嘉庆《仪征县续志》中仪征的巴树保都活跃在乾隆时期,同为歙县人,且经济富裕。因此可知,道光《歙县志》的巴树保就是嘉庆《仪征县续志》的巴树保。

为寻找仪征朴园后人,2019年8月,笔者在江苏省东台市找到了巴德坤先生(时年87岁),他的籍贯是歙县渔梁村,他保存了一份歙县渔梁巴氏族谱——《东台巴氏家谱》[7]。根据这份家谱,笔者同时对道光《歙县志》卷7《选举志》之7“封荫”的记载进行分析:巴光诰以上4代世系为:光诰—树保—源潢—上珍,这一说法与家谱中的“光泽—树份—源淮—上珍”是符合的,同时,由于仪征的巴氏家族和东台的巴氏家族都来自歙县渔梁村,因此,朴园主人家族的世系得以明确。

三、朴园盛况

朴园选址在仪征县东北部15 km,属于亚热带的黄土丘陵区域,园区北部是高起的丘陵,南侧是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小河。这里草木葱茏、禽鸟啾唧,河道蜿蜒、流水汤汤,景色十分秀丽。朴园假山的设计者是嘉庆、道光(1821—1850年)年间著名的造园家戈裕良,这座园林建造时间长、花费巨大,所以,在当时远近驰名,被称为“淮南第一名园”[1]。朴园面积广大,“在水一方,拓地数里”[4],园内有很多景点。综合相关学者的记载,去除名称相同的景点,笔者推测朴园内至少有43个景点。

(一)沈恩培的记载

沈恩培,字云岚,钱塘人。他在巴光诰家任教10年,与巴光诰兄弟相处十分融洽,应邀游览朴园,并写了一篇《朴园记》[5]。曹汛先生认为沈恩培写的《朴园记》记载了朴园的27个景点[2]。在沈恩培《朴园记》中,可以找出这27个景点的名称分别为:彝福堂、秋馥山房、水木清华之阁、秋水读书轩、得月楼、留仙小馆、涵碧斋、留云榭、远香书屋、修到吟到之馆、环洁辉映、小阑花韵、有真意轩、石屏、可窗、小有清虚、织组烟霞阁、饮渌亭、绿窗人静、鑑心、清光大来、隐岩、锄经、曼陀罗室、岑华亭、棣萼相辉之室、诵芬别舍[5]。沈恩培用精炼的古文介绍了这些景点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二)王墉的记载

王墉字治中,号安澜、小献,仁和县(今杭州)人,官通判。嘉庆十六年(1811)他随仪征县令屠倬来仪征做幕僚。嘉庆二十三年(1818)到巴光诰家任教[5]。王墉游览了朴园,并写了20首诗,记录了朴园的20个景点[5]。分析王墉的《朴园二十咏》可知,彝福堂是朴园的厅堂,是主体建筑;锄经是一座楼,表达不忘前辈世代耕作之苦;留仙小馆是一座用来招待客人,吟诗聚会的小型建筑;秋水读书轩是一处读书的清净场所;得月楼是主人赏月、赏景、吟诗作赋的小楼;远香书屋是一座靠近荷花塘的建筑,用于读书和吟咏;涵碧斋是一座小型建筑,窗外近处是水潭,远处是山峦;留云榭是一座在高旷之处的建筑,视野开阔;修到吟到之馆是一座修行静坐,研究佛法的场所;花韵栏(即上文的小阑花韵)是一座繁花围绕的建筑,附近有池塘,有弯曲小路;有真意轩是最高处的建筑,在此令人有无限遐想,可以望见隔江的山色;水木清华之阁视野良好,水面开阔,树木茂密,是一座大型的建筑,用来招待客人;可窗是一处高高的建筑,可以清晰观察河道南岸的山峦、道路;饮渌亭是一座位于小河北岸的水边之亭,可以观看游鱼、白鹭;小有清虚是一座假山的山洞,洞里有清泉流出;织组烟霞阁是一座山顶的建筑,可以观看全园景色;曼陀罗室是一处研究禅学的僻静建筑;岑华亭附近有秀美的竹林,喻意孩子像翠竹一样尽快成才;棣萼相辉之室是一座建筑,象征巴氏兄弟和谐美满;诵芬书屋(即上文的诵芬别舍)是一座书房,在宗祠旁边,警示后代牢记祖先恩德,刻苦读书,让家族更加兴旺。可以看到,王墉主要介绍了这座园林的人造景观。

(三)张安保的记载

嘉庆二十四年(1819)深秋,仪征的张安保游览了朴园,他写了一篇《园记》,其中谈到了5个景点:彝福堂、锄经室、小有清虚、修到吟到之馆、水木清华之阁。张安保用饱含激情的骈体文记述了朴园的景色以及游览朴园的感受。

(四)钱泳的记载

钱泳,初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或梅花溪居士,江苏无锡人。长期作幕,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能诗,工书,制作、出版了大量碑帖书籍,有《履园丛话》等著作。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朴园在仪征东南(注:应该是东北)三十里,巴君朴园、宿崖昆仲以其墓旁余地添筑亭台,为一家子弟读书之所,凡费白金二十余万两,五年始成。园甚宽广,梅萼千株,幽花满砌。其牡丹厅最轩敞,吴山尊学士书楹帖一联云:‘花候过丁香,喜我至刚逢谷雨;仙根依丙舍,祝君家看到仍云。’有黄石山一座,可以望远,隔江诸山,历历可数,掩映于松楸野戍之间,而湖石数峰洞壑宛转,较吴阊之狮子林尤有过之,实淮南第一名园也。”巴光诰《朴园藏帖》“跋”记载:嘉庆二十三年(1818)秋八月,钱泳为巴光诰制作“朴园藏帖”石碑64块,亲自送到朴园,镶嵌到墙壁[12],由于这些碑刻都是历代名家书法,因此成为朴园中一处著名景观。

《履园丛话》“丛话二十”记载:“……道光癸未(三年,1823)秋九月,余自邗上往游,与童君石林、张君石樵(张安保,字怀之,号石樵)辈信宿其中,得十六景,……各系一诗,刻石园中。”[1]这表明钱泳和朋友们一起游览朴园,命名了16景,并为之各写了一首诗,刻成石碑,成为朴园中又一处著名景观。由这16首诗可以知道[9]:梅花岭是一处种植梅花的山岭;芳草垞是一片天然草地,繁花点缀;含晖洞是大假山上的一个人工山洞,里面有教室,模仿唐宋时期的庐山白鹿洞书院;饮鹤涧是大假山下面的一处人工山涧,幻想招来白鹤饮水;鱼乐溪是朴园南侧的小河,河中游鱼很多;寻诗径是园中的林间小路;红药栏是大片的芍药,周围有栏杆;菡萏轩是湖边的一座建筑,可以欣赏大片的荷花;宛转桥是池塘上面的一座曲桥,桥下有大鱼;竹深处是山坳里竹林中的一座亭子,意境清幽;识秋亭是一座小亭,地势比较高;积书岩是大假山旁边的一座书房,模仿无锡清初文人顾贞观藏书处的名称,激励后代认真读书;仙棋石是一块大石头,刻有棋盘,周围有坐具,主客在此娱乐休闲;斜阳坂是一处坡地,视野开阔;望云峰是大假山的两座山峰,登上大假山,心胸顿时舒展;小鱼梁是在小溪上面垒砌的一座小型水坝,仿照巴氏主人故乡歙县的渔梁坝。由此可以看出,钱泳主要介绍了这座园林的自然景观。

(五)厉秀芳的记载

厉秀芳,字实夫,一字惕斋,仪征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授山东武城知县,著有《真州竹枝词》《梦谈随录》。厉秀芳《真州竹枝词》“引”:“……巴园牡丹、桂花,极一时之盛,春秋佳日,人多往游之。套房十八间,仿随园廿三间屋,令人莫辨西东。湖石数峰,洞壑绝胜,而黄石山皴法尤佳,可以望隔江诸山,钱梅溪《履园丛话》以为淮南第一名园。……”[13]厉秀芳的记载表明,朴园中的建筑模仿了袁枚在南京的随园,有迷宫的效果,令人东西莫辨。

猜你喜欢

仪征歙县道光
一道光
徽港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扬州仪征十二圩:三步骤画好基层统战最大同心圆
清代仪征乐仪书院兴盛的原因浅析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仪征暴雨天气特征与类型分析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白成一道光
歙县推广烟菜连作模式成效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