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广东珍稀树种铁力木资源的分布变迁探析
2021-11-23黄国胜衷海燕
黄国胜,衷海燕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生态史研究中心)
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历史上广东地区的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出产有多种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的林木,铁力木即是其中之一。铁力木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重要树种,又名铁梨木、铁栗木、铁稜、铁棱、石盐等①学界关于铁力木的名实尚存争议,有研究认为古籍中记载的部分铁力木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格木”,并非现今植物分类学中的藤黄科铁力木属的铁力木。不过因史籍记载的局限性,实难以作出具体判定。为研究讨论需要,本文中所言的铁力木皆为古籍中记载的“铁力木”。。铁力木为热带珍稀树种,学界虽在铁力木资源的分析及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主要着重于从林学[1]、家具艺术[2]、造船[3]等角度展开,而对其历史上的利用及地理分布变迁鲜有关注。林木资源是自然界为人类发展提供的重要物质条件,资源开发是反映社会、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是观察人地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切入口。故考察广东铁力木资源的地理分布变迁,并探讨其在广东告罄的社会原因,从而呈现资源与社会之间动态的、复杂的关系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广东铁力木地理分布概况及变迁
铁力木是一种效用广泛的树种,其木材为红褐色,结构较细,纹理稍斜,材质极重,坚硬强韧,耐磨,抗腐蚀性强;其种子含油量丰富,且结实量大,因此是热带地区优良的木本油料植物;因树木四季常青,老叶浓绿,幼叶鲜红,花大香浓,树冠优美呈圆锥状,四季鲜艳雅丽,具有较高的绿化观赏价值,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正是因为其木质优良、经济价值高,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至迟自宋代,人们对铁力木已有认识和利用,如陆游云:“有提举茶盐石端义者,性残忍,每捕官吏系狱,辄以石盐木枷枷之,盖木之至坚重者。每曰:木名石盐,天生此为我用也。”[4]《癸辛杂识》记载:“柁梢之木曰铁稜。”[5]
我国现有的铁力木资源极为稀缺,目前集中成林的仅见于云南临沧一带,而广东地区只有少量零星分布。通过对古籍资料的梳理,笔者发现历史时期广东的铁力木分布还是十分广泛的。至17世纪初,广东西部的山区还分布有较密集的铁力木林,如高州府、肇庆府、廉州府、罗定州、雷州府等西部多山地区以及海南岛;位处粤北的韶州府、南雄府亦有零星分布;中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府,在东莞、增城、新宁、从化、香山、清远、龙门等县均有分布,但良材巨木较少,另惠州府属多县也有一定分布。粤东的潮州府则无铁力木。潮州府属的丰顺县,仅在民国出现有一则与铁力木相关的记载:“铁力木,俗呼铁梨木,野生为多,无栽者,常绿乔木也,其质坚硬,多不采用。”[6]除此之外,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以及潮州府属其他各县均无与铁力木相关的记载,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本文推定潮州府地区无铁力木分布。据此,历史上广东的铁力木分布呈现西多东少的特征,大约以东经115°为界,此界以东则分布极少。
以上关于铁力木主要分布区的判断,依据的是方志“物产”等条目,只有记载有铁力木分布,且显示的信息为“多”,才推定为主产区。以肇庆府为例,据记载,肇庆府属的高要、四会、阳春、阳江、恩平、广宁、德庆、封川、开建等多县均有铁力木分布,且府内铁力木数量较多,如《嘉靖广东通志》记载“铁力,色黑如铁坚重,亦名石盐,多产四会、泷水”[7];《嘉靖德庆州志》记载“木多铁力”[8];《崇祯肇庆府志》记载“木品,多铁力”[9]。直至清代晚期,在粤西主产区仍有一定的铁力木分布,如德庆州“高良山,在州北七十里,山下田土高肥,产铁力木(采访册)。今金林所在多产”[10]。
入清以后,广东铁力木分布呈逐步缩减趋势。如雷州府,至明后期铁力木数量仍巨。明万历年间雷州府修葺英山雷庙的前后殿时,使用了大量的铁力木为建筑材料,“材俱易以铁力木”[11];同一时期,翻修雷州卫指挥使司的官署,也是以铁力木为主要材料,“发官银七百余两,尽易铁力木”[12]。但至清代以后,雷州府及其所辖各县的方志中已不见有铁力木的相关记载,可见府境的铁力木因大量消耗而难以寻见。
清代以降,广东铁力木分布急剧缩减,其数量和木材品级均逐步下降。清康熙年间,从化县“木之品亦三十有五,首称铁力,而适于用者甚少”[13],铁力木大木已被砍伐殆尽,仅存无法使用的小树。至18世纪前后,粤北的南雄府、韶州府,粤中部的惠州府已很难找到铁力木了。多数府县的铁力木资源告罄,原集中分布的主产区粤西各县也不易找到。据乾隆时的记载,信宜县,“木之属:杉,今少。铁力,今无”[14];灵山县“铁力,间或有之”[15]。肇庆府的阳春县在明末时仍“多铁力”[9],可是到清康熙年间已难觅雄材巨木,“铁梨,大铛湾山中仅有,然无合抱者,欲求大料,非粤西不可得”[16];及至清道光年间,阳春县的记载是“铁梨,今无”[17]。据此,阳春县的铁力木在19世纪初已然消失。据清康熙年间的记载,西宁县(今郁南县)的铁力木当时仍排在“物产”的第一位[18],可见此时铁力木数量仍较多,但至清道光时期,铁力木已在物产中排名末位[19],可以看出西宁县铁力木急剧减少。
综上所述,至18世纪中叶,广东铁力木已成为稀缺资源,仅在海南岛及粤西偏远深山还有少量分布,“乌木、紫檀、花梨、紫楠、香楠、铁力、苏枋文木,俱产于海南”[20]。
二、广东铁力木告罄的原因探析
清代以降,广东铁力木分布急剧缩减,且品级下降,至清乾隆时期已难觅良材。时至今日,铁力木在广东已趋近灭绝。笔者以为铁力木在广东告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铁力木本身的生长特性、社会需求量以及移民对山区的过度开发。
(一)铁力木的生物学特性
据现代科学研究,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种群间的强烈竞争,铁力木在形成种群之前,常处于被抑制状态,因而生长十分缓慢[21]。野生条件下,不足10年生铁力木,胸径年生长量仅有0.21 cm;20 ~25年生阶段出现峰值,胸径年生长量为0.56 cm;60年生以后生长量又逐步下降。铁力木树高生长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年均0.2 m左右,生长高峰出现在60年生,峰值为0.46 m/年,材积随树高和胸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22]。70年生铁力木高18.2 m,胸径才33.3 cm,单株材积0.711 4 m3[23]。因此,优质铁力木一旦被砍伐或破坏,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天然更新和恢复。此外,据植物学家研究,一年生铁力木幼苗需要一定程度的遮阴,荫蔽度50% ~ 70%。如果成片砍伐铁力木及其周边林木,则铁力木幼苗会因无遮阴环境而难以生存。铁力木需生长10年以上才开花结果,育龄生长周期长,使其延续种群的风险增大。若在结果期生境被破坏,则种子易丧失发芽力,失去延续种群的机会。
铁力木虽为可再生资源,但生长极为缓慢,百年以上方能成材,这也是人工栽培种植较少的原因。其次,铁力木在漫长的生长期内需要一个长期不被人类活动干扰或破坏的生态环境,而铁力木多生长在海拔1 000 m以下的平缓丘陵地区,这一区域也恰是明清山区开垦的重点区域。由于缺乏对山地开发的有效管理,导致铁力木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故难以再生,资源逐渐枯竭。
(二)社会需求量大
1. 造船良材
铁力木坚硬而沉重,抗腐蚀性强。据《新增格古要论》记载:“铁力木,出广东,色紫黑,性坚而沉重。”[24]此外,铁力木还能抵御白蚁等害虫的蛀蚀,据清代屈大均言:“广多白蚁,以卑湿而生,凡物而食,虽金银至坚亦食,惟不能食铁力木与棂木耳。”[25]由于铁力木优良的木材特性,使其成为历代造船的良材,广泛应用于各类商船、民船及战舰的制造中。如明清时期主要的船型之一的广船,主要部件即由铁力木建造而成。据崔策先生的研究,清代珠三角地区的暹罗贡船、白盐船、乌巢船、解饷炮船等多类海船都是用铁力木建造[26]。
由于铁力木极为珍贵且坚硬,故而造船时,主要是作为船舰的舵杆、龙骨、船底板等多个关键部位的用材。如舵,主要控制船舶航向,而舵杆为船舵中承受扭矩最大的部件,选材必须是长而直、硬度高、耐腐蚀的木材,铁力木正好符合这些要求。至迟自宋代,铁力木就被用于制作舵杆。据《癸辛杂识》言:“柁梢之木曰铁稜,或用乌婪木,出钦州,凡一合直银五百两。”[5]明代海船使用铁力木舵杆十分普遍,据记载,“铁力木……今海舡舵杆俱用此木”[27]。明朝初期,海运漕舡也采用铁力木舵杆,“凡海舟,元朝与国初运米者曰遮洋浅船,次者曰鑚风船及海鳅……凡遮洋运舡制,视漕舡长一丈六尺,阔二尺五寸,器具皆同,唯舵杆必用铁力木”[28]。明代使者出海册封番国的海船建造,选材往往“桅用杉木,取其理直而轻。舵用铁力木,取其坚劲”[29]。因海上风大浪高,舵杆受力巨大,用强度大的铁力木为舵杆就不易折毁。据清康熙年间记载:“柁以铁力木为之,名曰盐柁,渍海水中愈坚。”[30]
明代陈侃出使琉球时,以2 500两白银造一官船,不惜重价购置铁力木以造舵杆:“惟旧制以铁力木为舵,取其坚固厚。今以轻价索之而艰于得,易以他木。予等必欲倍价以购,后果得之。财固当惜,舵乃一船司命,其轻重有不难辨者。”[31]铁力木舵坚固不易折,为海洋航行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铁力木材质坚硬,用之造船,船体十分坚硬,面对撞击时优势明显,利于江海作战使用。据《武备志》记载:“广船视福船尤大,其坚致亦远过之,盖广船乃铁力木所造,福船不过松杉之类而已,二船在海若相冲击,福船即碎,不能当铁力之坚也。”[32]同时,铁力木耐虫蛀,所造之船使用寿命长,“广船用铁力木造,船之费加倍福船,而其耐久亦过之。盖福船俱松杉木,蝵虫易食,常要烧洗,过八九汛后难堪风涛矣。广船木坚,蝵虫纵食之,亦难坏也”[32]。海战中驾驶由铁力木打造的船能显著提高战斗力,“广东船,铁力木为之,视福船尤巨而坚,其利有二:可发佛郎机、可掷火球,大福船亦然”[33]。
明中叶以后,沿海一带频繁遭受倭寇袭扰,海防形势紧张,时任提督闽浙海防军务的朱纨建议多打造广东铁力木战船,以提升海防实力。他认为:“广东东莞有乌尾船者,其打造以铁力木,其板厚七寸,其长十丈,其横阔三丈有奇,其硬如铁,触之无不碎,冲之无不破,远可支六七十年,近亦可耐五十年,是佛郎机所望而畏焉者也。……木坚可以经久,广大可以壮威,冲击可以必胜。”[34]用铁力木打造的战船,船体坚固,抗击海上风浪和礁石撞击的能力强,不易损坏,且可增强船体撞击力,提高作战性能。用铁力木制造的船底板,厚重而使船体重心低,航行稳定性更好,如清代屈大均言:“粤人善操舟,故有铁船纸人、纸船铁人之语。盖下海风涛多险,其船厚重,多以铁力木为之,船底从一木以为梁,而舱艎横数木以为担,有梁担则骨干坚强,食水可深,风涛不能掀簸,任载重大,故曰铁船。”[35]正因如此,优质铁力木资源供不应求,价格也愈发高昂。
造船对铁力木规格要求高,砍伐的都是生长百年以上的大木,消耗了大量优质铁力木资源。广东成造之铁力木船不仅要满足本省需求,还要供应他省,其采伐量之大可以想象。此外,船体损坏后,仍需用铁力木进行修理,故对铁力木需求不断。据《武备志》记载:“倭夷造船亦用松杉之类,不敢与广船相冲。广船若坏,需用铁力木修理,难乎其继。”[32]如上所述,铁力木生长期长,短期难以成材,而长期的砍伐使铁力木供应“难乎其继”。至清代,广东铁力木资源日渐匮乏,供不应求,遂致价格高昂且重金难求。如清康熙年间,黄叔璥乘船前往台湾,需采买铁力木舵,“盐木柁尚值数十金,亦广南所产”[36]。
清雍正三年(1725),清政府在广州、高州、琼州、潮州设立了四个造船厂,此举对铁力木资源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据清代信宜县人李东绍对家乡优质林木资源日渐枯竭的认识:“信宜处万山之中……深林密箐,杂殖于冈陵薮泽之中者,往往所在皆是,又其地僻远,工师匠氏之所不至,舟车商贾之所不通,名材巨产,混于荒烟野草,至有径数尺而不为世用者。虽其民日夜取之不能尽。何者?蓄之厚而耗之有数也。……自船厂之役兴,军工木料一切取办于信宜。胥吏因缘为奸,往往藉一桅之需,尽山而采之,砍伐至数千百株……向之深山密箐,郁葱畅茂,至是而荡然一无所存。”[37]位于粤西的信宜县,原本有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因造船厂的兴造,森林砍伐严重,铁力木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铁力木遂难以再生。清乾隆八年(1743),两广总督策楞上奏:“自设船厂,迄今已二十年,不独附近水次木植无余,即深山邃谷,亦渐无可采。”[38]四大造船厂建立不到20年,广东优质林木资源几破坏殆尽。
2. 房屋、家具建材
铁力木高大通直,硬度高,承重能力强,是用作房屋之梁、柱等承重构件的良好材料,“木最坚刚,以供栋梁榱桷,足称极品之材”[39]。此外,铁力木抗腐耐虫蚀,用作建材坚固耐用,“以治屋数百年如新”[40],“作物制器皆耐良久”[41],故百姓建造房屋时喜以铁力木为之,史载“铁力木,出广东,色紫黑,性坚硬而沉重,东莞人多以作屋”[24]。“铁力……色黑如铁,坚重可充栋梁,南方多用之。”[42]《广东新语》记载:“广人以作屋梁及屏幛。”[43]普通木材建造房屋易生蠹虫,“故人家作屋咸以铁栗等良材为之,方坚且久,若用杂木多生蛀虫,日夜啮梁,柱中磔磔有声,不五年间皆空,遂至倾倒”[44]。铁力木还被用来修建祠堂等民间建筑,如记载“铁力,一作铁栗,紫黑色,纹理甚粗,其坚如铁,粤中祠宇建自前明,今栋楹犹存者,类多此木”[45]。
铁力木纹理美观,木有香气,与花梨、紫檀、鸡翅并称明代四大硬木,自明代起被大量用于制造家具。“紫檀、花梨、铁力诸木,广中用以制几、匣、床、架。”[46]各类日常生活器具也多用铁力木,“铁力木……粤人以作诸器具”[47]。铁力木打造的家具抗腐蚀性强,极耐虫蛀,经久耐用,“寿可百年,虫不能朽也”[48]。制作的家具精美,古朴典雅,且不易变形,有记载曰:“海南五指之山,为文木渊薮……有曰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作成器时,以浓苏木水或胭脂水三四染之,乃以浙中生漆精薄涂之,光莹如玉如紫檀,其潮亦止”[43]。
铁力木打造的家具材质优良,社会知名度高,深受时人喜爱和追捧,并远销江南地区。据清代《南越笔记》记载:“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黎山中人以为薪,至吴楚间则重价购之。”[46]因市场认可度高,贩卖铁力木就十分有利可图,“蛮地多山,产美材,铁栗木居多,有力者任意取之……其铁栗有参天径丈余者,广州人多来采,制椅桌食隔等器,鬻于吴浙间可得善价”[44]。广阔的市场需求、丰厚的利润及商人对利益的追逐,势必使铁力木遭大量砍伐。
铁力木作为木材进入市场,价值较高,“铁力木,长五尺,围一尺五寸,每根银一两五钱”[49]。此后,因优质铁力木越来越少,其价格也水涨船高,往往论重量来进行买卖,当时税关开列的“各样木价”为“紫檀每斤为银一钱,而花梨、乌木四分,铁力二分”[50]。由于铁力木密度高,重量远高于普通木材,如记载:“杉木每尺重二十斤,紫檀木每尺重七十斤,花梨木每尺重五十九斤,楠木每尺重二十八斤,黄杨木每尺重五十六斤,槐木、榆木每尺重三十六斤八两,檀木每尺重四十五斤,铁力木每尺重七十斤。”[51]铁力木的密度是普通杉木的3.5倍,是楠木的2.5倍多,以重量论价,故价值极高,仅次于紫檀、花梨等珍贵名木。
明中叶以后,众多官署、城池从土城改建为砖瓦结构,需大量伐木、烧砖建城。但广东沿海地区降雨量大,空气潮湿,普通木材极易腐烂,耐腐性强的铁力木是建造官署、城墙的不二之选。明天顺三年(1459),肇庆府四会县筑城,“采铁力木为屋五百四十间,敌楼一十八座,环盖其城”[52]。可见采伐木材数量之巨。
此外,广东人还使用铁力木来制作农具[53]、建造堤坝水闸[54]与桥梁[55]等,因其记载零散且多,兹不赘述。综上所述,铁力木因特性突出,材质极为优良,故被广泛应用,也致使其被大量砍伐。
3. 皇木采办
明代皇木采办始于永乐四年[56],广东的铁力木采办也在永乐年间,时派内官“采铁黎木”[57],“铁梨木系广东专办,应令该督抚即令承办”[58]。明宣宗时重修太庙,其中即有用到采办而来的铁力木,“因见郊坛太庙,内廷所在,陈设鼎彝,式范鄙陋,殊乖古制”,遂加以翻修,用“铁力木十六根”[59]。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铁力木大翘头案,板厚10 cm,宽50 cm,长达243 cm,独板为面,尺寸之巨,甚为罕见,此案就是明崇祯年间自广东德庆而来的贡品。
因史料阙如,明代皇木采办广东铁力木的具体数量已不得而知,但从个别府县铁力木资源的变化情况略能管窥一二。肇庆府四会县铁力木数量多,明代在修建四会县城时还曾大量采用铁力木,但至清光绪年间,四会县铁力木“今无”[60]。铁力木生长缓慢,大木都生长在深山幽谷、人迹罕至之地,采伐和运输非常困难,“铁力木……性坚重,生山谷中,最难取,非数百人不能致一株”[27]。皇室对铁力木的需索给地方带来很大负担,史载“惟今之春,使檄交并,求铁力木,急于雷霆。千夫执役,涧壑欹倾,露潦肆毒,蛇虎纵横”[61]。此外,明清宫廷还用铁力木制作琵琶、箜篌、琴类高档乐器以及仪仗[62]等。
(三)移民对山地的无序开发
明代后期,随着人口增加和大量移民进入广东,许多山地被开垦种植引进的美洲作物如番薯、玉米、马铃薯和蓝靛、茶、桐等经济作物,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原始森林面积不断缩小,作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之一的铁力木也大受影响。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府地区,铁力木资源早在明中后期即告罄。这一时期正是珠江三角洲商品农业大兴之时。三角洲地区的植被为荔枝、龙眼、香蕉、柑橘、桑树所取代,原始森林中的珍贵树种和普通用材被大量开发。如前所述,明嘉靖初年,香山县仍有高达三四丈的铁力木,至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刊刻的《香山县志》,已是记载铁力木“近无大者,皆买给于广西”[63]。而至康熙年间编修的《香山县志》中已无铁力木相关记载。其原因与乡民的大肆砍伐有关:“自花树坑以东,南台以南,多深山大林,或穷日行,空翠濛濛,杳无人迹……弘治以来,樵夫深入,斤斧以畀……嘉靖中,异县豪右,纠合乡民,无所不到,其巨木以为材,其杂木悉以为炭,获利甚富,趋者益众,南台以南,山渐以童,而焚炭之气与日争赭矣。”[63]明万历年间,新会县铁力木也被砍伐殆尽,“铁梨,一名石盐,俗名格木,此非本邑所产,出广西及罗定。”[64]再如新宁县,明嘉靖时期“木有紫荆、石盐”[65],而到清康熙时期已无铁力木记载。
位于中部的惠州府,在明嘉靖时期的府志已载“木之品,曰石盐,即铁力,今无”[66]。至清代,该府只有归善县尚有铁力木[67]。惠州府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明宣德以后国家放松对民间采矿的禁令,大批闽西、赣南流民因觊觎矿利进入山区开采矿产[68]。至明嘉靖初期,惠州府开炉急剧增加,其中归善县7座,河源7座,龙川4座,长乐2座,海丰1座。嘉靖三十八年(1559),归善县铁炉增至23座[69]。流民无序、盲目的大肆开矿情形,据戴璟言:“韶、惠等处,系无主官山,产出铁矿。先年节被本土射利奸民,号山主、矿主名色,招引福建上杭等县无籍流徒,每年于秋收之际,纠集凶徒,百千成群,越境前来。”[70]开采矿石需清除地表植被,冶炼矿石需伐木烧炭作为燃料,山区流民同时垦荒生产粮食和种植经济作物,森林植被遭到多层次的严重破坏,“邑多崇山峻岭,木皆可材,乃材必外索,而土产只以薪。罗浮之种蓝,象山之烧炭,焚刈不遗余力,山几秃矣”[71]。铁力木生存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故惠州府铁力木在此时期急剧减少。
入清以后,清雍正十年(1732)起,广东全省开展大规模的劝垦活动。清乾隆七年(1742),再度鼓励各地开发山区畸零边角土地。乾隆十年(1745),“广、南、韶、肇、连、罗六府,已无不耕之土,惠、潮、嘉三属,微有官荒”[72]。至此,广东的山地、台地已无大片荒地可供开垦。此波开垦高潮也正是广东铁力木大幅缩减的时期。粤西山区本为铁力木的集中分布区,也陆续出现“无”的记载。清同治时期,广东人已要到广西去购买铁力木,这一时期“铁力木则购自粤西水逆滩高山”[73]。至清末民国时期,阳春县人们只能感叹森林资源消失殆尽了,“迩者人烟稠密,日就芟荑,旧志所纪,如紫荆、楠、桂、熊、罴之属,俱乌有矣。即寻常器用亦资他邑,此山童泉涸而货财所以日匮也”[74]。
粤北的韶州府亦有铁力木分布,不过至清同治时期,铁力木已无大木。海南岛本为“文木渊薮”之地,铁力木数量众多,但人们多烧山耕种,“其山则树木葱茏,草茅繁殖。年来生活艰难,原有之田地不敷耕种,每随山刊木,燥而焚之,掘地播种,及秋收成,犹有上世火种刀耕之遗意”[75]。刀耕火种将森林变为农田,也使铁力木生存的生态系统遭破坏。及至民国时期,铁力木几于消失。民国《海南岛志》记载“重木材、轻木材则由暹罗、安南等处输入。查重木材如柚木、石盐木等类之坚硬木材,本岛所产之天料、石枳、香楠等木,其纹理材质,无不过之,而仍取给于外,则本岛木材业之衰落,可见一斑也”[76]。
三、结 语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历史时期广东地区铁力木资源是较为丰富的,主次分布区明显,主要分布在粤西山区,如高州、廉州、肇庆、罗定州及琼州等地;中部的珠江三角洲一带也有分布;大约在东经115°以东的粤东地区则基本无产。自明代中后期以来,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导致的生境破坏是广东铁力木日渐枯竭的主因。先是明嘉靖万历年间,位于中部的广州府、惠州府的部分地区铁力木资源告罄,但由于这里并非铁力木的主产区,故铁力木在广东仍有不少分布。入清以降,即17世纪中叶始,铁力木资源的消耗日渐攀升。至清雍正乾隆年间,肇庆府的铁力木资源几消耗殆尽;再是粤北的韶州府、南雄府以及粤西的雷州府,至清代道光年间已是难觅铁力木;粤西高州府至迟在民国,铁力木资源亦消失。及至民国,铁力木只零星分布于广东西部的云开大山、十万大山及海南岛五指山等樵斧难临、交通不便的险峻山区。
我国目前仅在云南耿马县孟定镇保存有小面积的铁力木纯林,“胸径8 cm以上的共有310株,其中胸径8 ~ 19.9 cm的66株,20 ~ 49.9 cm的121株,50 ~ 79.9 cm的118株,80 cm以上的5株”[77]。在广东,这种珍贵的物种资源已是难得一见。故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需合理规划方能达到永续利用,如清人李东绍言:“夫以土之材,供国之用,亦事理固然。使吏民者稍念十年树木之艰,共为爱惜,则虽百世需之,日夜取之,而有不能尽?何至使之濯濯乃尔哉!盖蓄之难而耗之易,良有以也。”[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