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设备处置效益最大化探讨
2021-11-23刘汉邦袁振宇
刘汉邦 袁振宇
1.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 山东潍坊 262737
2.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分公司 山东潍坊 262737
1 能利用的尽量再利用
1.1 可直接再利用配件
对于经技术鉴定后,尚可继续使用的配件,应在办理可再利用件拆除审批后,进行拆除、保养后,办理二手件入库手续,准备再利用,如同型号设备配件、管材、板材等。二手库物资的出库管理,应与新购件履行相同程序。
1.2 经维修后再利用
对于经技术鉴定后,经维修后尚有再利用价值的配件,应进行维修后,办理二手件入库手续,准备再利用。但应控制维修费比例,阀门类一般维修费用建议不高于新阀门的40%,如果维修费占新购件比例超过50%,应经过充分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可行后方可实施[1]。
1.3 降级使用
对于经技术鉴定后,可由大尺寸变小尺寸的(如轴类),原属于特种设备范畴的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可用于非特种设备范畴或可用于常压运行的,建议先进行降级使用,直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再处置。
1.4 熔化后再利用
对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完成企业内部处置经济行为审批程序后,可自行熔化,作为原材料重新利用,此种情况适用于炼钢企业。
1.5 作为教学用具
报废后设备,对于那些虽然设备运转指标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但尚保持完整无缺件的设备,可经安全无害化清理后,作为教学用具使用,用于培训员工,使员工更直观、更容易学会设备结构与原理,易于掌握设备的维修维护方法[2]。
2 转让行为的时效性
很多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往往不重视设备处置管理,往往有大量的报废设备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转让,而堆放在废料场,因风吹雨淋设备腐蚀更加严重,造成很大的浪费,要解决这种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2.1 及时转让
最好在设备在经过技术鉴定,判为报废设备后,马上进行转让,减少因处置不及时而产生的额外拆除及搬运费、保管费及因腐蚀、丢失配件等因素导致设备持续减值,并为现场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签订框架协议及时拆除
可选取施工经验丰富的回收单位,签订框架协议的方式,设备判定为报废设备后,直接由回收单位拆除回收,尽量减少拆除费、搬运费、保管费等相关费用。这种拆除行为风险较高,应对拆除单位的能力资质提出要求,一般要求要有安装同类设备相同的资质,以减少拆除风险。
2.3 参考市场行情确保效益最大化
大批量、高价值的资产转让,应考虑废旧市场材料单价的波动,可考虑在现场允许的情况下暂不转让,抓住价格处于市场高峰时再转让,实现设备转让效益最大化。
3 转让价格的确定
报废设备转让,必须采用招标的方式,即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又能效益最大化,具体做法有:
3.1 一批次一招标转让方式
报废设备回收价值较低,为避免转让收入还不能弥补评估费与交权交易费,根据山东省及潍坊市资产管理办法,报废设备转让可不进行评估。如报废设备较多,建议采用此种方法,可招标废旧金属材料吨单价或以净值为底价进行公开招标。
3.2 签订框架协议转让方式
与回收单位签订长期框架协议的方式,确定各种废旧材料回收吨单价,此种方法可省去大量招标工作量,但需对废旧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有较好的预判,否则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此种方式适用于报废设备频繁但价值、数量较少的情况。
4 含有危化品的设备处置
含有危化品的设备,设备转让前应将危化品处置、清理完毕,如实在难以清理,建议与设备合并处置,但买受人必须具备危化品回收资质。拆除前,买受人必须做好切实可行的设备拆除方案,并做好政府备案工作。
5 报废车辆的处置
根据《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报废的生产车辆处置,如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应当报废的机动车,须交售给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如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应当报废的机动车,也可交售给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也可按设备处置方式进行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3]。
6 现场清理的时效性
6.1 限时清理
为防止买受人在成交后因废旧金属材料降价,有意等待价格回升再行交割,必须在挂牌或拍卖公示及签订成交合同时,明确设备清理完成日期。
6.2 附属垃圾清理
为防止买受人只回收成色好的废旧金属,放弃成色不好及无用废料及建筑垃圾等情形,必须在挂牌或拍卖公示及签订成交合同时,明确设备转让的范畴。在查勘现场时,要有明确的现场标识并形成影音资料或签字确认,防止因理解不同形成纠纷。
7 结语
设备处置阶段作为设备全生命周期最后一个环节,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但这个环节在降低生产成本、做好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再者,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是每个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体现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的价值所在。
设备转让完成后,一定要汇总处置资料,形成设备处置报告,包括经济行为审批文件、产权交易合同、财务入账凭证等资料,以备审计等部门检查,完成设备处置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