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3童艳霞

就业与保障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医护礼仪

文/童艳霞

众所周知,每一个职业都有礼仪文化,而护理工作所需要的护理礼仪更是出了名的高要求。因此护理的礼仪更应该得到重视,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要遵守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优秀的行为规范是在医护工作者进行医疗护理和健康服务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并且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和认可。不但如此,随着现代医疗设备和医疗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每一位患者和伤员对于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有要求,更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等。这些能力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与伤者之间更和谐的关系,让患者在进行医疗和康复运动的时候更加顺利。相反,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甚至大专,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礼仪的培养严重匮乏,有些院校仅仅将医护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放在首位,这样的做法欠妥,不符合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初心,会造成部分医护管理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沟通方面的能力有严重缺失。而护理礼仪不得当,更会造成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关系恶化,从而激增矛盾,使得患者恢复效果不佳。因此,这篇文章主要分析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教学逐渐边缘化

与国外相比,中国国内的大部分学校都将教育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上,甚至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相关的政策和设备上,对于医护礼仪和人际关系以及沟通的教学非常匮乏。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发展整体处于落后状态,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备的医护培养制度而言,我国还处在起步状态。除此之外,国内大多数高校对此还未形成深的认识,就算开设了很多相关的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很好地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教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进行医护礼仪与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教育时只采用讲座或者公开课等等形式,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课时数量极少,而且教育效果欠佳;第二,大多数的护理礼仪和人际关系的沟通处于理论知识阶段,没有实际的操作和案例,学生因此没有实践的机会[1]。

(二)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交流与沟通是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内容中最核心的部分,但实际上,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比较乏味枯燥的,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标准远高于教学内容。除此之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有所偏差,教学内容是比较笼统和片面的,概括性较强,而针对不同的护理人员,部分内容可能不太合适,契合性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关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理论教学上,通过讲座、演讲等形式来完成此课程的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实际实践,导致学生自主能动性较差;第二,我国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体制及其方法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之前的“填鸭式”教学,没有清晰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仅仅将纸质内容进行宣讲,重心都放在了理论讲述上,却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没有给足学生空间和时间进行自我探索与思考,只是将理论知识进行机械灌输[2]。

(三)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考核体制不够完善

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目前所设立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并没有预期针对性,考核不完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相关教师专业知识,在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情况下就直接让这些所谓护理教师进行课程教授,从而造成了护理方面的师资水平较低,在和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探讨时,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护理知识。另外,有的护理专院师资配比不够合理,甚至有些护理教师都没有获取相应的学术资格证书;并且,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涉及的考核制度是有一些缺陷的,考核内容过于形式化,只对学生进行笔试考试,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知识,对他们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考察是比较缺失的。很多学生虽然十分熟悉护理礼仪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涉及实际操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完全没有达到此项课程的标准[3]。

二、解决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强调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基础就是建立在优秀的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基础上的,如果他们缺少这两种的任何一种,都很有可能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对此,需要充分意识到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在他们工作中的重要性。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能力能够促进他们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减少医患矛盾的产生。因此,在对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学的时候,要积极引导他们认识到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在工作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充分了解此课程的积极意义和重要地位,从而培养出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的护理工作者,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促进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4]。

护理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大力宣传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对他们未来工作的重要意义,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提高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能力,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护理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技能,从而促进我国的护理事业的开展,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准。

(二)改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教学内容

由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适当加入一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护理工作能力。针对这个教学需求,一些高职院校需要对学校授课的课时要进行一定的合理调整,在总课时不变的条件下,将部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理论课时换成相关的实践课程,让他们提前感受该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的使用方式。另外,医院在进行护理人员培训的时,应适当增加实际操作过程,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动手操作能力,医院里的内部相关护理部门要组织一些实训互动,让护理工作者参与到活动中,比如说,模拟医患矛盾,让患者能够冷静面对这些问题;模拟与患者交流的情境,提高他们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通过这样的情境训练,能够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合理处理医患问题。

(三)完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考核体制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合理开展离不开健全的课程考核体系,只有经过严格和全面的考核,才能确保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为了提高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专业化水平,要求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过硬,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对于自己授课内容有充分了解。高职院校要让更多的权威专家加入到课程教授中,请一些护理礼仪权威学者来进行课程教学,从而确保课程的专业性。有了专业人员的指导,考核内容就会更加专业与科学,让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体制更加科学,从而筛选出一些护理人才。在权威学者的带领下,让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整体提升他们的护理能力,提高他们日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能力在工作中的作用。此外,相关的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知识应充分运用到医院工作中,让护理人员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医院对护理工作者进行阶段性考核与评测时,要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一内容列入考核范围中,让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进一步得到发展与推广,提高护理水平,减少医患矛盾,促进我国护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中,医护工作者要更加注重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努力做到举止温柔得体、落落大方、言语亲切。不仅如此,护理工作和人际沟通的教学任务中,存在着教育匮乏、教学边缘化、教学形式单一、考核监督体系不完备等多个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更要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对策:要确立医护礼仪和人际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和在整个医护教学中的地位、要合理安排医护礼仪和人际沟通教学的时间、进行教育时不可流于表面、完善好最终医护礼仪考核制度,等等。不管是护理的礼仪还是人际沟通的处理,都需要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既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也要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对医疗事业有重要意义的护理工作者。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医护礼仪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乘车礼仪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