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策略

2021-11-23刘健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3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刘健

东营市垦利区市政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东营 257500

近些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一直处于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式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视的意识虽然觉醒了,但当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当前一直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故而必须找到其中潜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适的改善方式,以便于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也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为更多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1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绩效考核制度和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之间存在偏差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其通过有效衔接事业单位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工作,使二者实现统一。但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其战略目标之间并未实现完全匹配,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将这二者完全分割开来,这就导致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无法对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持。另外,由于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员工及其工作任务之间的定量目标,致使事业单位各管理层对员工的评价缺乏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而且在选择考核指标的时候也不注重对不同部门之间合作关系的考虑,最终造成事业单位员工管理质量大打折扣。

1.2 绩效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绩效考核都是采用的上级领导对其下属员工进行考核的方式,在这一方式下,考核者与考核对象之间是直属关系,在考核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导致考核者对被考核人员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被考核人员对考核者给出的考核结果也会存在质疑。绩效考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许多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方式的了解并不多,不清楚各类绩效考核方式存在的区别,在选择绩效考核方式的时候也比较随便,这就对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1.3 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不够规范

事业单位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由于受到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思想观念等的限制,往往会出现考核指标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相去甚远的现象,很多指标都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且不同指标的权重分配也不够合理。在具体开展考核工作的时候,很多事业单位并未严格落实好考核过程的监督管控工作,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跟进,考核评分的主观性也比较强,最终致使考核结果很难达到公正、公平[1]。

2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将战略目标作为导向构建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必须以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最为基本指导,首先,事业单位要合理确定战略导向目标,在综合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细化战略目标,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目标,并根据SMART原则来确定对应的指标,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德尔菲法,对事业单位考评的量化指标进行合理确定。其次,事业单位各部门要制定自身的绩效目标,合理设计不同部门的计分卡,把相关信息有效整合起来,并与部门的主要职能相结合,建立绩效量化的相关指标。此外,还要合理的编制绩效考核方案,结合部门计分卡上规定的绩效目标以及不同岗位员工的具体职责,使各项部门指标合理分配到各个员工的身上,并对员工的实际表现进行阶段性考察。

2.2 改进和优化绩效考核方式

绩效考核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成果,同时也决定着绩效考核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加强对绩效考核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有很多事业单位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绩效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够合理,要么考核方式过于的单一,要么考核方式与考核目标之间无法实现统一,鉴于此,事业单位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并结合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选择最具适用性的考核方式,于此同时,还要注重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运用,改变以往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的局面,使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推动事业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

2.3 构建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前提和关键在于考核指标的选取,在构建考核指标体系的时候,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考核指标的设立应当与岗位职责和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相符和,且指标的数量必须合理,同时,指标还必须清晰明确,便于开展量化分析。其次,指标权重应偏向于难点和重点工作,在各项关键工作上应适当增加指标分配的比例,从而提升员工完成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还要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数据进行全面汇总和整理,最终制定出最为合理的考核指标。另外,在确定考核指标目标值的时候还必须要全方位考虑质量、成本、时间等各方面的因素等[2]。

2.4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来说,除了制度的约束,还应该通过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的方法,将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其薪酬待遇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够提升员工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视性,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除此之外,这样还能够有效激励员工开展日常工作,他们会为了更高的绩效奖励目标而更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不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提升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职位的升降以及薪资的增减结合起来,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职务或者物质奖励,这样才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作用,不断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解决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促进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