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供需趋势及对策

2021-11-23吴志广深圳市急救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就业指导人力

吴志广 深圳市急救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和医疗服务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素质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这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力度以及保持人力资源的供需能够平衡。社会环境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以及区域分布等方面存在不均衡问题,供需的方面没有达到优化,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解决卫生人力资源供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和供给问题

(一)配置问题

1.人力资源专业分布问题

(1)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人力资源专业分布不均衡,医护比例比较低。虽然调查数据上显示缺少医师,但是护士更缺乏,由于人力资源专业分布方面存在着低效以及低质的指标,这就会影响人力资源的配置效果。

(2)卫生人力资源专业设置以及招生比例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护理人员缺乏的重要原因是其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护理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有的医疗机构比较重视医疗而轻护理,使得护理工作逐渐向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

2.人才素质问题

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总体学历偏低,以及对于高学历人员的培养没有达到要求。各类医学院毕业生是医疗卫生人才主力军,医学生培养需要和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但从卫生人才的培养现状能发现,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临床实践以及教学的内容和人才的岗位要求没有紧密结合,没有针对性地培养卫生人才,这对人才素质的提升会产生阻碍。

3.人力资源管理低效问题

(1)卫生人力资源人才配置方面由于受到管理因素影响,没有树立创新的管理思路,造成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效果不佳,而且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僵化比较突出的,这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2)人力资源行政组织缺乏,对人员的管理采用的是事业单位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是同一个标准,没有和岗位以及日常表现紧密联系起来,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3)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缺乏专业化的人才,这也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没有专业管理人才为支撑,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果不佳,这就必然会影响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供给问题

1.招生数量问题

卫生人力资源的供给方面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对医学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存在不足。如:有的高等医学院以及专科学校在招生的人数上不断增长,但中等卫生学校招生人数在下降。

2.专业和招生比例问题

从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开展状况能发现,专业以及招生的比例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招生比例不合理,专科学校以及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人数多,但是专业医学院专业设置没有满足高素质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调整优化中等卫生学校专业结构设置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没有解决专业以及招生的比例问题,这对专业化卫生人力资源的供给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人才外流问题

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率偏低,毕业生在外省的就业率不断提升,使得本省的卫生人才流失。由于没有制定完善的人才保障制度,使得卫生人力资源的人才外流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策略

(一)发展要求

卫生人力资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为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作用,需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下的几点要充分重视:

1.注重提高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数量,能够在人力资源结构布局方面进行优化,达到人力资源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这一发展要求方面加强重视,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发展目标。

2.注重扩大技术人员总量,这是促进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技术人员总量的进一步扩大能够为实现人力资源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

3.注重卫生人员编制标准的合理调整。卫生人力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编制标准的合理化调整也是比较重要的,做好指标统计分析的工作,能够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变化结构进行效调整,保障人力资源结构科学合理,保持卫生人力资源平衡化发展。

(二)发展策略

1.在职培训

(1)卫生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比较关键,为保障卫生人力资源能和市场人才的需求相互满足,这就要求在对卫生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重视。一方面,要加大对卫生人员在职教育培训,有效提升人员的素质能力,保障人才的作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水平,通过在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鼓励以及支持各类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高学历层次。

(2)将卫生人员在职教育以及人事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人员从业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卫生人员素质能力,强化卫生人员专业化能力建设。只有从在职培训的工作方面加强重视,保障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有效提升,才能为实现高效化的发展目标打下基础,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发展。

2.保障人才均衡

(1)卫生人力资源的均衡发展是目标,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要和医疗卫生人力布局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决策部门要做好调研的工作,为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布局合理以及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2)宏观调控人力资源配置结构,要有相应的政策以及制度作为支持,可以采用职称评定以及奖励方式进行支持,鼓励有专长医疗卫生技术的人员到经济欠发达以及边远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够在人才的分配上尽量保持均衡。

(3)保障人力资源的均衡发展,要注重组织结构的优化,要能够对当前职称评审制度调整改革,控制岗位职数,充分使用备案编制岗位,能够为职工的晋升留余地。职称评审工作也要能秉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要求,适当向基层的卫生机构以及二、三类地区倾斜,最大程度提升基层的卫生机构职称的比例,保障组织结构的协调。

3.专业结构调整

为能保障卫生人力资源的供需均衡发展,这就需要从专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加强重视。人才的培养是人才供给的重要基础条件,卫生专业人才在培养时注重调整人才结构。医学院在招生专业整体上要均衡发展,专业设置要规范,能够对各专业的招生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对医学类专业以及护理专业学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能够满足各级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以及专业化的医护人才,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另外,医学专业学校要培养乡村级临床专业人员,加大临床类的专业招生规模,能够为基层的医疗机构培养人才,通过将卫生教育以及培训机构等充分结合起来,能够为县、乡医疗机构培养短缺的专业卫生人才。

4.就业指导

(1)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需要在就业指导的环节加强重视,从就业指导方面进行强化以及完善,构建高素质的卫生队伍,为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在医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压力大,卫技人员的配备不足的状况愈来愈突出,所以为能有效促进医改工作发展,这就需要在专业化人才培养方面加强指导,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

(2)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类的医学院要从政策导向以及就业指导方面进行优化,结合具体的状况制定指导政策,这对提高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能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从基础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加强重视,落实各项就业指导的举措,能够为专业化卫生人才培养工作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5.完善办学层次

结合相应统计数据发现,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低以及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比较显著。为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能力,提高办学层次是关键,如:适度压缩中职的卫校以及专科院校招生比例和规模,能够计划性的发展当前本科医学教育以及发展专升本教育体系,在能够保障教育的质量基础上,促进医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良好发展。落实有效措施,能够为卫生人力资源的均衡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要注重调控专科层次招生,增加本科层次招生,要以医学类专业以本科研究生层次为主,进而促进卫生技术类专业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卫生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亟需解决,在当前的卫生人才比较缺乏的形势下,卫生人力资源在培养方面要加强重视,注重人力资源的均衡发展,结合不同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的状况采取相适应的举措,这对实现既定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就业指导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