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类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思维分析

2021-11-23慧,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电算化课程体系思维

赵 慧,李 娜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3)

0 引言

作为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以问题的解决为基础,以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为理论依据,根据工程化的管理理念,对现实环境进行系统设计与评估,其表现形式是相应问题的信息化表示与执行[1]。从2006 年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以后,计算思维就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得到了深入发展,进入了计算思维与各个学科及应用领域的融合发展阶段[2]。经济类课程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及会计学等多门课程,相应的课程体系要求学习者具有充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基础,能够运用数学方法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资源检索、模型开发、数值分析等,这些正是计算思维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体现。

1 经济领域的计算思维界定

经济领域的计算思维界定包括以下方面。

1.1 经济相关问题转化的思维

经济类课程中的计算思维关注面对经济相关问题时如何运用简化、嵌入、转化和系统仿真等思维方法,使相应领域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已知的、可以理解的、可实现的问题形式进行阐述的方法,其重点强调计算思维的问题转化职能,实现经济问题由未知到已知、由复杂到简单的转变。

1.2 经济类数据的多维数据分析思维

经济学中的多维数据分析包括计算机数据递归调用思维、多数据计算机并行处理思维、基于数据结构思想的数据与处理代码的实时双向转化思维等。数据分析是计算思维的基础职能,是解决经济类相关数据问题的必需要求和底层基础技术手段。

1.3 基于SoC 方法的经济相关问题思维

经济类问题关注分离思维(SoC),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生产生活中复杂问题的关注点分离,将复杂的经济相关问题基于不同经济关注点进行分解,进而分析研究问题不同方面的相关性,最终实现解决方案的再次整合,其体现形式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任务合成、分析思维和经济系统设计实现思维。

1.4 基于建模的经济问题陈述思维

针对相应的经济学问题,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建模思想,构建经济问题模型,完成经济相关数值的求解,定量研究经济相关问题,制定经济相关领域问题陈述的思维方法。经济问题建模借助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建模手段实现了真实经济问题的虚拟系统表述,提供了经济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设计蓝图[3]。

1.5 经济数据数字化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中的经济相关数据是对经济问题可观的符号化、数字化记录,是用来表示经济相关问题的原始数字表述,经济相关信息的含义需要通过经济数据的载体表现。经济数字化数据的独立性实现思维、可靠性保障思维、数据保护与安全性实现思维、数据完整性与冗余控制思维、数据共享思维等构成了经济数据管理思维的核心内容。

1.6 经济领域的互联网思维

现今社会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经济、全球化经济等发展,互联网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互联网+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现今及未来的主体发展方向。经济领域的互联网思维涵盖了计算互联与通信思维、经济数据的海量数据处理(即大数据)思维、云计算思维等一系列核心思想。

1.7 经济领域的人工智能思维

针对相应的经济领域问题,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实现经济领域问题的智能化分析与处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相关机器人研究、决策逻辑分析、经济类语言识别、经济知识库、经济类图片识别、经济学专家系统构建等。

1.8 经济相关问题的启发式判断推理思维

启发式推理是2018 年公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在经济相关问题中,它指的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以已有的相关或非相关的经济知识和经验进行问题判断推理的思维模式,在判断及推理过程中可以运用代表性启发思维、可得性启发思维及锚定效应思维等。

2 经济类课程体系中计算思维应用的表现形式

经济类课程体系涵盖了经济相关主要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思维首先是破解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计算机技巧与方法,其次是做到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强调的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2.1 经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经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经济组织中的经济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主要包括以人为主的社会系统和以计算机等计算设备为主的自然系统),主要职能是完成经济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及维护等。随着全球信息化应用的推进,经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已经进入平稳快速发展的阶段[4]。从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角度来看,需要完成针对特定经济问题的相应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等多个阶段;从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角度来看,需要在计算思维的协助下合理、高效地运用各种已有和待开发的系统。基于国家建设层面,目前我国经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大类。微观经济数据系统以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为基础完成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等,主要实现微观数据查询、数据匹配和数据可视化等职能;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于国家信息化政务平台,集经济信息资源构建、经济信息共享、经济业务系统应用、宏观安全保障等职能于一体,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包括宏观经济决策系统、宏观经济调控系统、宏观经济平衡协调系统、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和宏观经济监测与监督系统等。基于组织层面(主要指企业),经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体现在与具体业务相关的特定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如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等。

2.2 经济环境中数字化办公的实现

经济环境中数字化办公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辅以通信、系统实现技术和行为科学技术等,一般是完成所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日常相关工作,主要涉及计算技术中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网络通信3 个部分。相应的应用形式主要有经济相关的电子单据、数字会议、移动办公、内外协同、数字公文、电子合同、电子档案、数字化报表等。经济环境中的数字化办公往往以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模块的形式植入到相应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体现了相关数字办公软件计算思维技术的应用能力。

2.3 经济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经济相关数据库凭借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运用离散存储、分布式计算、大数据计算、云计算等相关计算思维的应用技术来完成相关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经济数据的格式化和非格式化存储,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可控范围内经济数据的最大化共享。经济相关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的计算思维技术体现形式主要包括数据库的逻辑与物理设计、数据库维护及数据库的基础运用[5]。由国家信息中心组建的中经网络数据有限公司为用户提供了内容丰富、数据来源权威、数据时效性高的专业化数据库服务(包括经济统计库、世界经济库、产业数据库、“一带一路”库等)。

2.4 基于互联网的经济相关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计算思维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网络信息检索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由使用者结合自身的需要查询和获取信息。经济信息检索的计算思维主要体现在使用者情报意识与理论的构建、经济信息检索技能与方法的运用,进而提升使用者的经济生存能力和独立的经济问题研究能力。计算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完成经济信息的数据内容分类、时序分类和检索方式分类,实现经济信息的提名检索、作者检索、主题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等,同时有助于组织的物资流、数据流和资金流等相关业务活动,辅助于组织的经济相关决策及组织业务效率的提高。

2.5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实现

会计业务是各组织的基础经济业务,核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业务终端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的计算思维集中体现在会计软件的设计与运用两个方面。从会计软件的设计来说,实现会计电算化需要人们具有较好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能;从会计软件的应用来说,实现会计电算化需要人们能够熟练地使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3 结语

计算思维由周以真于2006 年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计算思维以问题分析与处理、信息体系设计与应用、人类社会学分析等形式在经济学领域生根与繁衍。文章对经济类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思维分别从问题界定的8 个层面(包含经济相关问题转化的思维、经济类数据的多维数据分析思维等)和体现形式的5 个部分(包括经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会计电算化应用与实现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经济类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特别是经济类课程中计算机课程、管理学课程、信息学课程的内容设计与过程设计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电算化课程体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