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的“1+X”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道桥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23申建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1年29期
关键词:相融双高等级证书

申建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教育部与财政部有关实施我国高水平高职学校与专业建设计划意见的制定,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双高”计划建设。并且指出需要建立职业教育的国家标准,包含健全教育教学有关标准、开启“1+X”试点工作、举办高质量职业培训与实现学习成果认定。这些教育事业的改革政策制度为职教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机遇,高职院校怎么迎接机遇,掌握教育发展形势,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符的技能型人才,并全面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长时间发展以来,高职教育主要任务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迅速进入企业工作,满足用人需求。所以,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探究“1+X”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道桥专业核心课程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推动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相关概念分析

(一)“双高”建设

“双高”建设计划就是高水平专业与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其是指我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构建一批引领改革与推动发展,世界先进水平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学校与骨干专业的重要决策建设工程,同时还是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现代化的决策。

在此之前,教育和财政部门发布了有关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与专业建设意见,表示将实施“双高”建设计划,全面构建高水平高职学校与高水平专业群。

(二)“1+X”

所谓“1+X”,“1”就是指学历证书,而“X”就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部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责任人表示,需要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从而积极探究实施“1+X”职业技能标准,是我国职教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改革部署,还是一大创新。“1+X”充分体现了职教作为一类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与健全职教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制度设计。

二、“1+X”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道桥专业核心课程面临的问题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对照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的“1+X”职业技能标准中,和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吻合的就是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现阶段,BIM技术在土木建筑领域的运用十分成熟,不过在其他交通领域的应用还在探究阶段。和土木建筑领域有差别,交通领域牵涉的一般是带状结构物,地理环境不一样,在交通领域推行BIM技术需要思考地理环境对工程数据收集的影响。经过在道桥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能力,学生就能够完成学习要求,无须其他培训就能获得对应级别的等级证书,同时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促使产教高度融合。不过,目前“1+X”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道桥专业核心课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课证不相融,考证通过率较低

“1+X”职业技能标准和道桥专业核心课程融合,即结合地区行业发展需要,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起来,把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把职业技能标准和学历专业课程同步考核,以此促进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改革。不过,现下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尚未结合地区交通需求,把职业等级资格证培训内容融入,一般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与资格证培训内容不相容。比如道桥专业核心课程有关的BIM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了道路桥梁等结构BIM三维模型展示、道路桥梁施工模拟仿真等。再者,与地区交通发展需求相脱节。地区交通发展需要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支撑,可是目前课程知识点难易度还没有构成一个梯度,很难实现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不能实现高素质与高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受到双证书制度问题所影响,学历证书考核由学校负责,学生考试合格便可以得到学分,但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鉴定必须要学生在课后参加培训以后方可参与鉴定,课证分离,学生考证通过率不高。

(二)缺少双师型教师,学生技能有待提升

道桥专业核心课程包含了两类,即实操类与施工类,以实操类而言,其中就包含了工程CAD和道路工程试验与检验、工程测量和工程测量综合实训等。因此,要想促使“1+X”职业技能标准和道桥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就需要具备理论与实践教学服务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确保“双高”建设质量的主要要素,是有效落实产教融合的主要力量,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的引路人,还是学生自主发展,进行创新创业的职业导师。不过目前的情况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质量与数量均不足,为双高建设质量与产教融合成效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1+X”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道桥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路径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1+X”职业技能标准融入道桥专业核心课程,第一步应当确定二者相融的基本原则,基于此寻找相融的路径。

(一)融入原则

1.需要以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原则。学校培养人才初衷是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国家推行“1+X”制度旨在提高教育育人水平。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融,需要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从而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学习与掌握新时代教育特征,精准实施“1+X”育人模式,合理对接企业发展所需,充分满足国家产业发展人才的需要。

2.需要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在“1+X”职业技能标准与道桥专业核心课程相融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企业参加,企业多以获得高额的经济利润为目的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其是开发拟定职业技能标准的主要一方。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融,必然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影响。但是,在“双高”背景下,“1+X”的初心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彰显社会效益。故而,高职院校需要以社会效益为主稳步推动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合,给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优质条件。

3.需要以学生成才为基本原则。学生为主要对象,教育是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存在着的。道桥专业核心课程需要以学生成才为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知识基础,科学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对接利于反映学生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标准。尊重学生首创精神,激发学习行为,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融的路径。

(二)实践路径

1.增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阶段,因为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足,不能够支撑专业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等教学活动,诸多学校不能进一步开展基于BIM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学改革。所以,增强道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须进行,此为实施教改的基本所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面需要依靠从外面引进来,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内部培训。第一,需要对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要求培养水准不一的教师;第二,需要激励教师和企业对接,积极承担和参加BIM技术咨询项目,经过项目锻炼,提升教师BIM技术应用水平。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理想状态建立技术服务队伍,队伍成员岗位职责是一年,经过咨询项目锻炼队伍。

2.重新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把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与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起来,合理优化道桥专业核心课程设定与教学内容,此为双高建设质量提升的重点之所在。不过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课程相融并不适合专业全部课程,仅课程内容和职业技能标准内容接近的课程方能使用。道桥专业适用于职业技能标准和专业相融的课程涵盖了道路施工模拟仿真、桥梁施工模拟仿真、道路桥梁等结构BIM三维模型展示等多门核心课程。故而,需要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核心加以优化升级,同时构成道路、桥梁、隧道、测量这四个教学模块,这些课程包含了高速公路路基结构与建模、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仿真、高速公路路基BIM技术应用、高速公路桥梁结构与建模等,所以,道桥专业需要按照职业技能标准要求,结合地区发展需求,把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再者说,需要将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同步,即理论课程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项目理论成绩,实践课程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项目技能鉴定成绩。

3.全面开发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的课程资源。和本科院校学生作比较,高职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因为教师自身具备资源制作能力,为了促使课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教师需要求助动画制作等企业一并做好三维结构模型和施工动画等资源开发。因为动画制作企业不了解专业,教师不了解视频制作方式等,二者根本不能做到有效沟通,造成资源制作成本高,可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掌握BIM技术的教师可以自行开发与教学相符的专业教学资源,有模型就有大量的图片,动画制作素材能够是模型的漫游,也能够是施工工艺模拟,画质与细节展现均可以由教师自行选择。作为道桥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抓手,BIM技术能够健全课程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语

在高水平高职院校与高水平专业建设背景下,“1+X”制度与中国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符,该教育模式可以促进中国职教可持续发展,给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要促使“1+X”职业技能标准与道桥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必须要从各方面着手,如课证方面、师资方面、课程资源方面等。此次研究仅仅是一小部分,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不足,还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研究与发现,从而持续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相融双高等级证书
“双高计划”背景下汽车专业群建设改革创新与实践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心相融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不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