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初生羔羊的成活率

2021-11-23王延磊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7期
关键词:断乳母乳羔羊

王延磊

(山东省邹平市临池镇畜牧兽医站山东滨州 256220)

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首先需要提高母羊妊娠期的饲养管理,然后在羔羊出生时正确接产,同时在羔羊出生后尽快帮助羔羊吸吮初乳,来增强羔羊体质和抗病能力。初生羔羊瘤胃不发达,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差,主要靠母乳来获取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随着日龄的增长,瘤胃逐步完善,在20 日龄后瘤胃开始反刍和建立微生物区系,能够逐步消化粗纤维。这样在10 日龄后就可以饲喂一些嫩绿清草或树叶,来训练羔羊采食,促使消化系统尽快发育,尤其是增强瘤胃的消化功能。

1 改善妊娠母羊管理

为了提高羔羊体质和成活率,需要养好妊娠期间的母羊,应根据母羊体况,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和进行补充饲喂,尤其在妊娠后在保持饲料营养充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母羊活动量,有利于提高母羊体质和帮助羔羊顺利产出。在分娩前1 周时间,应适当补充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饲料,尽量多给一些嫩绿多汁的青草,不仅防止母羊分娩时发生便秘现象,还可以促使母羊分泌更多的母乳,来满足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而保证羔羊体格健壮、提高羔羊成活率[1]。

2 正确接产

母羊分娩时,需要选择有责任心的饲养人员来接生羔羊,在羔羊产出后尽快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胎液,避免胎液蒸发带来大量热量,导致羔羊受凉发生感冒、腹泻或呼吸道疾病。同时促使羔羊尽快吸吮到足够的初乳,建议在羔羊出生后半小时内就能吃到初乳。如果母羊产仔较多、羔羊弱小、或者对于初产母羊或母性较差母羊生产的羔羊,需要寻找其它母羊代替哺乳。或者将母羊进行保定,把羔羊推送到母羊乳房部位,帮助羔羊反复吸乳母乳,直到羔羊都能够吃到母乳为止。另外,为了提高羔羊免疫力和发生破伤风类疾病,对于刚出生的羔羊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疫苗。管理者需要认真观察初生羔羊的精神状态、吸吮母乳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进行保护,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发生意外死亡现象。

3 改善饲养管理水平

初生羔羊体质弱小、无法独立生活、体温调节能力差、各个器官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病菌和病毒的抵抗能力低下。如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污水横流、阴冷潮湿、饲养密集等,极易诱发羔羊发生疾病,进而降低羔羊体质和成活率。

建议给羔羊提供温度适宜、清洁、干燥、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一般要求圈舍温度保持在10℃以上,垫草干净松软。在寒冷冬季需要采取保暖供温措施,定期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避免腹部受凉,抑制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时加强通风管理,否则舍内空气污浊、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时,会对羔羊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或损害,诱发羔羊发生呼吸道疾病,甚至继发或混合感染其它传染性疾病,进而引起羔羊病情严重、甚至发生死亡现象[2]。

4 预防羔羊发生疾病

对于体质较弱的羔羊需要精心护理,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看护,每天定期饲喂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代乳品,帮助羔羊尽快恢复健壮体格。同时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或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避免羔羊接触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等而感染发病。必须给羔羊温度适宜的清水,否则冰冻冷水极易引起羔羊腹泻或发生消化不良情况。

根据本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来提高羔羊自身免疫力和保护力。定期进行驱虫工作,防止体内或体外寄生虫对羔羊产生的不良影响。尤其是羔羊发生了体内寄生虫病后,都会降低羔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引起机体营养缺乏,体重增加不足、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进一步致使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极易诱发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这也是降低羔羊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加强羔羊锻炼

出生后1 周的羔羊需要与母羊一起进行舍饲,尽量让羔羊多吸吮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羔羊可以获取足够的免疫力和保护力,增强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随着羔羊逐渐生长,可以将羔羊与母羊分开饲养,先将母羊开始放牧饲养,让羔羊继续留在舍内。这样在母羊归舍后,羔羊一早和一晚才能吸吮母乳。这样不仅促使母羊安心采食和尽快恢复体况,为下一个繁殖期做好准备工作,还促使羔羊尽快学会自己采食饲草和增强消化功能的发育,帮助羔羊尽快独立生活。随着羔羊的长大,可以逐渐赶出圈舍进行就近放牧饲养,有利于增强羔羊体质,养成健壮体格[3]。

6 实施早期断乳

正常情况下在羔羊生长到3~4 月龄才开始断乳,为了提高母羊繁殖能力和羔羊成活率,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羔羊实施提前断乳,在羔羊出生后1 月龄就开始断乳。这样不仅能够促使母羊尽量蓄积机体能量来恢复体况,为下次配种、怀孕和生产做好准备,而且还能够让羔羊提前自由采食饲草,增强反刍功能,尽快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实际生产中经常采用以下两种断乳方式。

第一种是一次性断乳:将母羊从产仔舍转移出去,而羔羊则还留在原来的产仔舍内,这样将羔羊和母羊一次性分开,尽量保持圈舍原有的生活条件和环境,避免羔羊产生不适应或应激状况,能够更好地维持羔羊体质和健康状况。第二种是阶段性断乳:在羔羊生长到30 日龄时,白天把母羊赶出产仔舍,让母羊与羔羊分开,晚上再把母羊赶回产仔舍内,这样逐渐延长分开时间,让羔羊逐渐适应离开母羊的日子,能够尽快独立生活。

为了达到羔羊早期断乳的目的,需要在羔羊出生后10 日龄就进行补充饲料来饲喂羔羊,建议安装隔栏进行补饲,将容易消化且营养全价的饲料放进隔离栏内,这样可以避免母羊采食羔羊饲料。虽然刚开始羔羊采食到的饲料或饲草数量很少,但是这样也可以很好地刺激消化系统的发育,尤其是帮助瘤胃产生反刍大有好处,能够促进羔羊尽快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进而加快生长发育和增重速度。

7 加强放牧管理

对羔羊采取放牧饲养时,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严禁羔羊发生雨淋或暴晒。在寒冷冬季需要尽量在圈舍饲养,减少外出放牧时间,需要放牧时,可以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才将羔羊放出来,并且在放牧前后需要及时补充饲喂精饲料,避免发生营养不良情况。最重要的是防止羔羊采食到冰冻草料或饮用冰水,否则会严重影响羔羊的消化功能,最后降低羔羊体质和成活率。在炎热夏季进行放牧时,需要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才将羔羊放出来,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时,一定将羔羊赶到阴凉处,并供给充足新鲜的清水,有利于羔羊及时排出体内产生的热量,避免阳光暴晒引起热应激[3]。

8 小结

总而言之,初生羔羊体质弱小,对外界的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并且抗病能力较差,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需要提前做好母羊妊娠期的管理,为增强羔羊体质奠定基础,然后在羔羊出生时做好接生工作,帮助羔羊尽快吸吮到足够的初乳,并且给羔羊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受到各种应激条件的影响。及早给羔羊补充营养全价且容易消化的青绿饲草,促使消化系统充分发育,为今后尽早断奶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增强自身体质,加快生长发育速度,获取较高的成活率。

猜你喜欢

断乳母乳羔羊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母乳质量优 婴儿体健康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小猪的断乳管理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