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021-11-23
(中钢集团山东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结合的日益紧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型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各行业各企业通用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并在统计、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体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在实践过程中,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一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使之相互协调,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管理人员有高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利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革新人力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这种信息化后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了对各种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通过该系统,管理人员可以综合分析研究或者查询企业的人才信息,相关人力资源信息也可以根据企业规定实现不同程度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
2.1 思想认识不正确
部分企业建设和发展中十分重视生产技术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但前期建设投入较高,很多企业均认为这种支出对企业无任何意义,小规模企业尤其如此。部分企业虽然能够正确认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但是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限制,无法将其落到实处。
2.2 软硬件配置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企业已然意识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作用,也加入探索并应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行列,但是在探索和应用中,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不完善,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相较于传统的线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率更高,更加灵活和便捷,但是大量数据信息集合于系统平台,网络环境复杂性明显加强,也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存在明显差异,限制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如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遭受恶意攻击或产生重要信息泄露等问题,会使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3.1 人力资源队伍自身建设管理
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也是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管理人员、管理队伍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从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一是熟练掌握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二是拥有基本的互联网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建立一支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队伍,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使员工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方便快捷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2 信息库管理
由于历史因素和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作用,当前还有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理念陈旧,在流程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企业管理层面,组织架构、培训、薪酬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强信息库建设,通过信息库实现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有效科学管理,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证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在向信息库输入企业员工档案时,要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准确;②归档和整理输入信息库的电子文件档案,并在此基础上更新和完善数据;③进一步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将信息库与相关数据库利用网络进行关联,以此为基础进行信息共享,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3 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中,不同职级的人员工资标准不同,这也使得薪酬管理变得烦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降低薪酬管理难度,使薪酬管理变得方便快捷。可以将企业内相关人员的详细信息(如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标准等)输入信息化系统中,由系统相关管理模块自动计算并对照系统内已有的员工的不同职务级别信息,通过捆绑方式加入员工的绩效、考勤等相关模块信息,最终自动生成员工的工资明细,待统计薪酬时,只要点击计算机的鼠标,就可以轻松调取员工的工资信息。这极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强度,简化了操作程序,实现了信息整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4 绩效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环节。在发放薪酬前,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是极为烦琐的工作。评价结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出并公布,因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只需在管理系统内事先输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考核的范围,考核时由人力资源管理者把参与绩效考核的部门和员工的相关信息输入管理系统,此后,管理系统就可以根据程序设定自动完成绩效考核的规定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同时便于信息的公正公开,使员工可以很方便地查阅相关信息,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3.5 员工成长数据的档案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管理员工的成长档案。具体来说,就是整理绩效考核数据、培训考试数据、人才考评数据等数据信息形成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员工信息的档案化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大提升。进行员工成长数据档案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绩效考核数据的档案化。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汇总员工与薪资相关的信息,如工资奖金和绩效等信息,信息系统自动汇总这些信息,并生成具有极高价值的员工成长曲线图,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准备翔实准确的参考依据。②培训考试数据档案化。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在线考试”“在职教育”等模块功能,将员工的相关数据信息输入这些功能模块,建立员工成长档案;同时,企业管理层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结合考试数据档案,以此作为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的依据,确保培训计划科学合理。③人才考评数据档案化。该系统极大方便了管理人员的查询,通过系统的查询功能,管理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信息。
4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4.1 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
我国的企业管理团队大部分是一级一级提拔起来组成的,因此,很多企业管理层的年龄段大都处于中年阶段。这个年龄段的管理者虽然也比较关注新兴技术,但是对于新兴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不多,这使得很多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处于较为原始简单的阶段,尚没有看到与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意义。因此,如果想要充分体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效果,就要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了解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与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发挥管理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4.2 创新管理模式和加速信息整合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创新,抛弃传统的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建设新型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构建符合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特点的管理环境。管理人员要在确保信息安全和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收集员工信息,充实管理系统数据库,充分发挥管理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整合各种信息的工作,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和其他部门的信息关联起来,提高信息的综合集成度,方便管理者查询和读取相关人才信息,实现一定条件下的信息共享。
5 结语
加强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先要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接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构科学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系统。此外,管理人员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含量,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此提升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