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研究
——基于反排木鼓舞口述史料的分析
2021-11-23姚馨逸陈国余李朝福
姚馨逸 陈国余 张 宏 李朝福
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3.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蕴含着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诚如习近平所言,“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1]体育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单纯只是一种民间体育文化遗产,其存在意义更是远远超越了体育的界缘,在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促进民族团结、构建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乃至建设体育强国中发挥着重要的功用。也正因为如此,如何让体育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了近十年来体育学界的热点研究议题,如白晋湘、[2]崔家宝、[3]王国咏[4]等对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陈小蓉、[5]马冬雪、[6]吕炳斌[7]等则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体育文化遗产。
1 研究方法与田野背景
1.1 研究方法
鉴于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者主动融入本地人的社会生活中作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尤其注重对“异文化”和“他者”的描述和记录,从而获得宝贵的第一手原始素材。因此,田野调查法、口述史方法、主客位交叉法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贵州台江县方召乡反排苗寨是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发源地,因而作为笔者主要观察和访谈的田野工作点。2020年1月7日至23日、5月3日至6日在台江县进行为期21天的田野调查。首先,笔者前往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专题性访谈,摸清反排木鼓舞传承的状况,并为口述访谈行动者物色潜在的对象。其次,深入反排苗寨进行深入的民族志背景调查,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等是行动者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语境,以便更好地认知反排木鼓舞所赖以存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空间。最后,按图索骥选取行动者通过单独的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开放式、半结构式、结构式等多种形式的访谈,并采用笔录、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的记录,达到论文的口述史搜集目标。
1.2 田野背景
台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是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有着“天下苗族第一县”的美誉,史称“苗疆腹地”。反排苗寨是“东方迪斯科”之称的反排木鼓舞的故乡,地处台江县城东南面,距县城二十六公里,整个苗寨位于两山夹溪的山洼。反排木鼓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语自称“方白牛浆”或“著牛方白”,“方白”是反排苗寨苗语的称谓,“牛浆”即为鼓社祭鼓时所用的木鼓,“著”是跳,“著牛方白”,即为跳反排木鼓舞。反排木鼓舞源于祭鼓节,是反排苗人早期专门在祭鼓节操演的一种祭祀性仪式舞蹈,与祭鼓节相生相伴。鼓是古的谐音,苗家凡正常的老死的人,灵魂均应入鼓归宗,即作古人,故苗家视鼓为祖,祭鼓因而成为苗族最高的祭祀礼仪。保罗·康纳顿强调,“展演仪式不是日记,也不是备忘录,不仅仅是讲故事和加以回味,而是对崇拜和祭祀对象的扮演”。[8]由此可以说明的是,木鼓舞仪式活动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习惯行为”,反排人借用身体的“操演语言”在祭鼓节中扮演苗族祖先进行仪式展演,重点叙述先人爬山涉水、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建家园的场景,是反排苗人对族群迁徙历史的记忆表述,而身体成为整个仪式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神媒”工具。
2 苗族反排木鼓舞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2.1 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拓宽代表性传承人来源范围
目前反排苗寨绝大数中青年外出务工,反排木鼓舞正面临着严重的传承断链危机。“反排村那里出去打工的人太多了,就是因为形成不了旅游嘛,所以收入很少,跳一次一个人才得五六十块。比如有一个旅游团队来给他们表演队六百,那么他们跳那么久,一个人平均下来也四五十块,那么肯定是留不住人啊。所以90%的中青年都出去外面打工,然后还有小的十多岁这些都去读书了,那么寨子里面就只剩老人和留守儿童了”(被访谈人:张奎,47岁,男,苗族,大专文化,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访谈人:陈国余,访谈时间:2020年1月10日,访谈地点: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办公室。)。可见,反排苗寨存在着大量中青年人口短失的现象,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无疑使地方学校的学生成为反排木鼓舞传承的主要载体。于是,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通过与地方学校、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行动者沟通交流后,所有行动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从而拓宽反排木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来源范围。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2002)文件精神,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和地方学校在开展“苗族文化进课堂”上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为反排木鼓舞在校园传承上提供重要的保障。一方面台江县几乎所有学校如台江县的中等职业学校、方召中学、反排小学、台江二、城关一小、民族中学等把反排木鼓舞以校本课程的方式纳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一门必修课,制定了具体教学计划和评价考核体系,并结合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等加以实施;另一方面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根据台江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目标责任书,安排反排木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每年必须积极进校园传授两次以上,解决师资短缺问题。此外,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和地方学校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进校园传授反排木鼓舞。如吴萍在万政文编排反排木鼓舞动作套路基础上,采辑其核心的舞蹈动作元素, 融入到现代健身操动作套路之中,并最大化地保持原有舞蹈的风格特征,最终创编而成具有浓郁苗族舞蹈特色的反排木鼓操,并在台江县乃至黔东南州各类学校广泛推广,获得地方学校较好的评价。
2.2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村寨,藉以挽留中青年操演者
由于反排苗寨没有完全开发以反排木鼓舞为核心歌舞文化的反排旅游村寨,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法为游客提供较好的住、食、行、游、购、娱等整套旅游服务,也直接制约着反排木鼓舞的商业开发,因而打击原本参与其中的中青年人操演者纷纷选择外出展演或务工。正如在反排小学担任总务主任的张杰所说的,“昨天晚上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的张主任说要花钱来反排培养这些人,我就说不要钱,我只要你们打造好反排的旅游基础设施,然后让旅客能够留得住在反排,我们就有工资来发给这些年轻人,他们就不会老是经常跑去外面打工,你也不可能老是依靠申请上面的资金才能搞得起旅游,那就完不成大事啊”( 被访谈人:张杰,52岁,男,苗族,本科文化,台江县反排小学总务主任。访谈人:陈国余,访谈时间:2020年5月5日,访谈地点:台江县反排小学篮球场。)相比较老年人而言,中青年操演的反排木鼓舞在动作上较为刚劲有力,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因此,如何挽留中青年操演者成为反排苗寨旅游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台江县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的形势下,早已纳入台江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范围的反排苗寨被列入民族传统村寨的规划与保护重点,要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基于此背景,台江县人民政府制定反排木鼓舞保护传承及发展规划,把反排苗寨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人文观赏、餐饮美食、民宿民宿、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民族旅游村寨,尤其是加快完善反排苗寨基础设施建设,藉以挽留中青年操演者。
到目前为止,台江县人民政府把反排苗寨建立为县级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规,对反排苗寨具有独特的民居木屋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屋的进行重点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万政文在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调动下,定期组织反排苗人学习和展演反排木鼓舞。除此之外,在2011年时任村支书的唐开胜努力下,先后申请136万、210万、120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反排苗寨的“五改”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风情博物馆。反排苗寨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寨容寨貌与大自然较好地混为一体,逐渐形成极具特色和开发潜力的旅游目的地。反排木鼓舞随着反排苗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逐渐呈现出多重价值,尤其经济价值的凸显,能够挽留原本外出打工的中青年操演者。自2016年以来,位于反排苗寨的台江县反排木鼓舞艺术团成员年龄主要介于20-40岁之间,每月在本村接待游客进行展演反排木鼓舞活动约1-2次。尽管收入不高,但也能留住部分人群(男女青年)不外出务工,反排木鼓舞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传承,而以反排木鼓舞为核心歌舞文化的反排旅游村寨商业开发从根本上得到重要保障。
2.3 重点开发民族传统节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反排苗寨的传统节日众多,包括有祭鼓节、苗年、二月二敬桥节、吃卯节、吃丑节、姊妹节等。其中,苗年是近年来地方政府重点开发的民族传统节日。苗年是反排村苗族祭祀祖先、庆祝丰收、聚会亲友以及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最初有大、小年之分。大年是在古历十月的丑目,小年则是在相隔大年十二天的丑日。2014年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民生银行、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台江县委和县政府支持下,把苗年重点打造成为一年一度“反排古村落文化周”,促使反排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苗年的节日内容逐渐呈现丰富多彩,是向世人展示反排木鼓舞、芦笙舞、踩鼓舞、多声部情歌、苗族古歌、刺绣、挑花、斗牛等苗族文化精髓的重要平台,充分体现了反排苗族的风情习俗,吸引了来至四面八方的媒体、嘉宾、游客等共同享受一场特色浓郁的苗族文化盛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民间举办”的方式,苗年达到了民众增收创收的目的,成为培育拉动反排苗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反排苗寨小卖部老板杨怡回忆着说,“14年这里正好搞那个反排古村落文化周嘛,但是它开展过后我到15年才来接手的。其实我觉得我们反排搞的那个古村落文化周和旅游村寨这些对我这个小卖部影响还算可以的。比如说过苗年游客就多一点,感觉我生意也蛮好的,一天三四百也是有的”(被访谈人:杨怡,33岁,男,苗族,中专文化,台江县反排苗寨小卖部老板。访谈人:陈国余,访谈时间:2020年5月4日,访谈地点:台江县反排苗寨小卖部。)
国家文化部每年下拨一笔反排木鼓舞专项经费到台江县财政,再由台江县财政拨款到台江县文体广旅游局。台江县文体广旅游局根据每年拨款的专项经费来赞助反排苗寨举行的“反排古村落文化周”。如2014年第一届“反排古村落文化周”,台江县文体广旅游局就一次性赞助10万元,征召代表性传承人在节日前对反排村民开展反排木鼓舞培训,并且在节日当中要组织他们表演。同时,为了借助“反排古村落文化周”拉动地方经济,2014年反排苗寨修建了集餐饮、住宿、会议、娱乐等功能为一体反排文化中心,并成立了反排福民旅游专业合作社,由其筛选景观和位置较好的10户贫困户,并将贫困户的房屋进行改造成为有特色的民宿客栈。合作社的成员全为反排群众,让村民加入到旅游服务当中,通过经营文化中心和民宿客栈,所获取的收入由合作社负责人统一分配给村民,从而让群众看到效益,充分激发村民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反排苗寨通过举行“反排古村落文化周”,反排福民旅游专业合作社接在节日期间接待游客创收达到5万元以上,每年接待游客创收更是达到20万元以上,成为培育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4 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实施“保护与开发并存”的做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和城镇化浪潮的卷起,反排苗寨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口空心化现象。虽然反排苗寨的台江县反排木鼓舞艺术团仍有部分中青年留守村寨,但绝大部分都是长时间外出务工。最重要的是,这支队伍没有固定的人数,都是临时拼凑组建而成。通常而言,反排福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万经理与外面的旅游团队对接工作后,他们都会事先提前一天联系台江县反排木鼓舞艺术团成员,以便能够凑够参加演出的人数。然而展演活动结束后,各自回到工作岗位,在日常生活中鲜有操演。就这些艺术团成员而言,反排木鼓舞已经沦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或工具。不仅如此,更有些反排苗人或民间艺人尚未熟练掌握反排木鼓舞基本动作便开始传授和展演,引起了一些代表性传承人的担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田文科强调要先学会反排木鼓舞原始的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编。“现在教反排木鼓舞的人本身也不太懂,然后就这样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去教其他人,那么舞蹈动作也就越来越偏了。比如某一个活动,这个编导他需要木鼓舞,他随便找一个会跳木鼓舞的人来教一些动作,他就拿这个就做了。你像别个学校随便找一些人编一下这种木鼓舞,可以说那学生就是随便乱跳的。所以我去贵州师范大学专门去教学生跳反排木鼓舞时,我就跟学生说一定要学好舞蹈原始的基本动作,以后你再怎么去改编它也好,只要舞蹈的基本动作还在,其他问题就不大”( 被访谈人:田文科,51岁,男,苗族,初中文化,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访谈人:陈国余,访谈时间:2020年5月4日,访谈地点:贵阳南明区多彩贵州城。)
由于反排苗寨掌握反排木鼓舞的传承者越来越少,尤其30岁以下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了加大保护反排木鼓舞的原始性,台江县人民政府每年下拨一笔专项经费来扶持台江县反排木鼓舞艺术团,主要用以平时开展传习、表演等活动。同时,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还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制定了工作任务,即每年在本村寨和各地收徒完成3个以上的工作任务,从而保证原始反排木鼓舞后继有人。与此同时,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在原始反排木鼓舞基础上进行开发,使其跟随时代的步伐,注入新鲜的血液,因而得以不断地获得生机活力。目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唐杰担任台江苗疆艺术团团长,该艺术团主打反排木鼓舞。根据市场的需求,他认为反排木鼓舞可以创编,但动作不能太夸张。目前,他的团队已有三个版本的反排木鼓舞。“第一个是原始的版本,是根据原始创作而来的,动作上稍稍改动一下。第二个也是根据原始版本修改过来的,这个动作还有队形都要发生变化,是由于现代舞台需求而进行一些调整。第三个版本是音乐形式播放,不需要现场敲鼓,动作稍微改进一下,没有完全变味”( 被访谈人:唐杰,35岁,男,苗族,大专文化,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访谈人:陈国余,访谈时间:2020年1月14日,访谈地点:台江苗疆艺术团办公室。)
3 结语
以贵州苗族反排木鼓舞为案例,对我国山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进行体育民族志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反排木鼓舞创造性转化是由不同利益诉求的行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反排木鼓舞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台江县人民政府在异质行动者相互间成功地建立起利益整合机制,及时有效地协调政府官员、代表性传承人、反排村民、游客等行动者的利益关系,使其按部就班完成相应的任务,进而实现了各自的利益诉求。总而言之,反排木鼓舞的案例表明,反排木鼓舞创造性转化乃是一个由多元异质行动者互动协商推动的网络化过程,绝非某一两种因素的力量就能使然。我们在对体育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整体的全面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