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阳明心学与太极拳思想之契合

2021-11-23张长念县彦宗

武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太极拳

张长念 县彦宗

1.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191;

2.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 10008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王阳明心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2]太极拳是中华文明和中国传统武术的杰出代表,在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体育文化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韬武略兼备的儒家知识分子,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心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等作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成为明朝中晚期非常重要的思想思潮,对明末清初武术的繁荣,以及太极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3]王阳明心学和太极拳阴阳辩证、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等核心思想相融相通,对太极拳的习练和发扬也有很重要的启示。

1 阳明心学“心”的思想与太极拳之“意”

1.1 “心即理”与太极拳共同的思想基础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做“天下第一等事”,一生经过了曲折和艰苦的探索,历经官场沉浮而初心不改,广泛求学于儒、释、道等名家并亲身实践。青年时沉湎“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4]随后探寻格物致知之理,取官署中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5]“格竹”的失败使其陷入深思。之后因犯颜直谏而得罪权臣,被贬谪贵州龙场,面临生存和生命的严峻考验,终于“龙场悟道”,提出“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心也者,吾所得于天之理也”,[7]“心”是人的内心,“理”则为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把格物穷理对象由外在事物转向主体自身,强调内心反省思辨的重要意义。“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心即理”的提出是在王阳明充分吸收儒、释、道等思想的基础上,经历了切身体验之后批判的吸收,在特殊的环境下深受启发而悟道,“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8]太极拳是传统武术的代表,也是传统文化与武术深入融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太极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了儒家、释家、道家等思想和中国传统易学、哲学、兵学、美学、中医学、伦理学等文化观念。王阳明心学和太极拳产生的思想基础都是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心是主宰”与太极拳之“意”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9]说明内心的体悟和思考对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性。“心之主宰实际上指的是心灵的理性的反思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即所谓‘自律’和‘自主’,因此,‘心’就是生命的主体”,[10]“‘心’是道德的根源,是‘性’‘天理’‘仁’,是身体的主宰,道德机能之所在”,[11]“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12]“王阳明提出的启发于本心,有别于按照自我意识的主观臆断来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他在继承朱子的主流思想基础上加入了自我思维的过程,即用自我的理论与客观实践来检验该理论的真实性,而非一味跟风盲从,揭开了客体中心论隐晦的缺陷,并富有建设性地引入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实践与认识统一的重要论断。”[13]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外兼修、身心并练的内家拳种,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俗称“内三合”,“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使用意识来引导内部“气”的运动,由“气”带动外形,从而做到由内及外,以外引内,内外合一。“用意不用力”,“意”起着领气和催力的主导作用,要求练习时思想集中、心神专一,提高自我意识的控制与调节能力,用意识指导动作。武禹襄《太极拳解》曰:“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14]“‘心’即‘理’,‘理’即‘太极’,‘太极’即‘气’,‘气’即觉知之‘心’。‘气’是内心的一种体验,‘气’以‘心’为体,‘心’以‘气’为用,理气相依,心理不二,‘气’的运行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太极拳是修心之法,以‘拳道合一’为终极旨归,太极拳的本质即‘一气流行’的身心觉知状态。”。[15]王阳明心学“心即理”“心是主宰”和太极拳“内三合”“用意不用力”等高度契合,都强调内心思想意识主观能动作用。

1.3 立志与练太极拳之“意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16]王阳明从小立志高远,经过艰辛磨练,持之以恒、永不懈怠,最终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业。“志贯穿为学始终,立志并不是简单的‘有志’,而是指有所树立;有所树立,也即志立专一,‘神气精明,义理昭著’,私欲客气责志即消便是立志工夫之大用”。[17]立志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有了志向,才会时刻想着如何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实现愿景。“立志用功如种树然”“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18]太极拳以其出神入化的健身和技击效果著称于世,太极拳饱含文化哲理,是一种“哲拳”,是一门高深的武术学问,学习和领悟太极拳绝非易事,拳谚曰:“三年把式一年跤,太极十年不出门”,太极拳的练习没有止境、永无巅峰,没有坚定之心和坚忍不拔之志,难以有所成就。学练太极拳先要立志,通过练习太极拳强身健体、修身悟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就像种树要先种树根,练习太极拳要打好基本功,“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19]阳明心学认为立志要“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而存天理,犹炼金而求其足色”,[20]太极拳要求圆活通畅、去除拙力僵劲,提高核心力量和整劲,太极拳习练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去掉“杂色”,求取“足色”的过程,调动身体各处协调顺畅,达到“屈伸开合听自由”的境界。

1.4 “破心中贼”与去太极拳之“杂念”

王阳明在讨伐赣南南部浰头暴动“山贼”时,在给弟子杨仕德、薛尚谦的书信中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1]“心中贼”是与“山中贼”相对而言的 ,是指心中错误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王阳明所指的‘心中贼’,涵盖人皆有之的名利权色等各种过度和非分的贪欲、执念。其‘破’的方法是去除私心物欲遮蔽,使其良知显现光大。”[22]“破心中贼难”,说明去心体之蔽与向外求索相比而言要困难得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23]“良知之念、萌动之念、动机之念、纷杂之念、善念与恶念是其现象论内容” 。[24]太极拳习练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难免受到各种因素干扰,会有各种各样的“心中之贼”,无人不有的私心杂念,无处不在的消极、受挫、浮躁、僵化、急躁等都是太极拳学习过程中的“心中贼”,“破心中贼”,就要去除私心杂念遮蔽,拭去浊污驳杂,“为善去恶”“去蔽与害而明复”,使其昭明洞彻。可见,“破心中贼”的“破”和练太极拳中的“练、悟”本质上异曲同工。太极拳习练保持修心养心、反求诸己、止于至善,也要推己及人、知己知彼,感知对方、守中知彼,从而能后发先至、后发制人;这和王阳明通过破“山中贼”的“心之贼”,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改造人心除恶务尽的效果也是契合的。

2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思想与太极拳之道

2.1 “知行合一”与太极拳习练之“道”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关系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他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和言行脱节的社会时弊,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践履德行’,‘事上磨练’,强调知行合一并进,‘不行不足谓之知’,行而后知,注重实践的重要性”。[25]“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2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27]“知”指人的认识,主要包括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指人的实践行为,主要包括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在王阳明看来,知行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实质上是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理论和实践要相统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王阳明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哲学,与‘主观唯心主义’无缘,知行合一原本就是一个关于实践的命题,是以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为其本质内涵的。”[28]太极拳是内家拳的一种,是以身体运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形式。“武术是身体的语言,是灵魂与躯体相结合的艺术,它对习练者的身心、内外形成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对外表现为对行为举止、身体动作等肢体形态的干预,对内表现为对所思所想、心灵意念等意识形态的干预。因此,人在习武实践的过程中要审视自身外在动作结构与内在所思所想,并将它们结合起来,体悟‘知行合一’”。[29]“和谐兼顾‘手眼身法步’的外在表现与‘精神气力功’的内在传意是形神相随的具体表达,是实现中华武术文化的意识思想理念与外在形体结构的相生相承,与王阳明‘知行合一’中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合一相得益彰”。[30]翻开武术技击史,无一不讲力量、速度和击打强度,而太极拳恰与之相反,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和“四两拨千斤”,这种与常规方式相反的技击模式,更加需要“知行合一”,通过长期练习克服身体和思维惯性,做到“悟练合一”“身心合一”和“体用合一”。

2.2 “知行合一”与太极拳进阶之道

王阳明继承儒学传统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源于明代中期特殊的社会背景,是为了解决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问题。“知行合一”意味着知和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部分,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知和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归宿,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形成一种道德理想在于躬身实践当中。毛泽东同志《实践论》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31]虽然《实践论》所倡导的认识论与“知行合一”理念所倡导的认识论有所区别,但注重知行相互作用、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方面是一致的。太极拳运动过程中,“知”是指意识、精神和思维,“行”指实践、行为活动。太极拳注重形神兼备,在技术上的直观表达是手、眼、身、法、步等有形的动作和意念上的精、神、气、力、功等无形的心理品质完美结合。在其由“着熟”“懂劲”进而“神明”的进阶过程中,就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知行合一”、不断精进的过程。

2.3 “愈艰难,愈磨练”与太极拳磨练之道

王阳明身处明朝中期,政治腐败黑暗,社会矛盾与民族冲突严重,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王阳明一生经历曲折坎坷,历尽磨难,向皇帝犯颜直谏,遭受廷杖贬谪,途中被追杀,差点丧命;远谪贵州龙场,蛮荒之地,疾病缠身,苦痛不堪;平定宸濠叛乱后,遭明暗双重诬陷迫害,忍辱负重;恰逢乱世,戎马倥偬,多次面临生命危险。但王阳明“身濒危而志愈壮,道处困而造弥深”“每更患难,则愈精明,负重难,则愈坚定”,[32]不畏艰难,动心忍性,砥砺前进,越挫越勇,一生践履“致良知”,以坚韧的意志追求既定的目标。由于太极拳艺理的幽深,练成太极拳很费功夫,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名师指导和自己努力逐渐掌握内在功法,才能练成具备健身养身和技击功用的太极拳。练习的人虽然很多,但最后能有所成就的极少,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拳理深奥、难以理解,不能逐渐领悟;习练后没有明显进步,心情急躁、轻言放弃;推手或技击中落败,内心受到冲击,挫败而不能克服;和工作生活时间冲突,久而久之,丧失兴趣等等。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磨练心性、磨砺意志、琢磨领悟拳理从而取得进步的机会,应“愈艰难,愈磨练”,积极进取,“增益其所不能”。

3 王阳明军事思想与太极拳之智

3.1 奇正相随,阴阳互济

王阳明被后人誉为“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完人,其立功的重要表现是军事上的成就,先后平定南赣农民起义、平定宁王朱宸濠谋反、抚平两广地区“民乱”,而且基本是利用当地武装,以少胜多、军功显著,对稳固明朝中期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军事谋略与实践和太极拳有诸多契合之处,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平定南赣农民起义时,针对“贼寇”隐匿山林、避实就虚、时隐时现的特点,王阳明采取各个击破、奇正相生、虚实结合、出其不意的战术,在进讨桶冈、浰头等“贼巢”时,“佯退师,出其不意捣之”“出其不意,进兵速击,可以得志”;[33]在平定宁王反叛时,在宁王兵至安庆,南京可能面临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进攻宁王的大本营南昌,宁王仓皇回救,被王阳明攻克生擒。“他领兵直击横水时,注意把握地势、示形久屯,而又趁机不备、奇袭取胜,表现出对‘奇正’战术的灵活运用”。[34]太极者,一动分阴阳,一动分虚实,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太极拳宗师邢喜怀《太极拳说》曰:“虚实分而阴阳判,动静为而阴阳变”,[35]在习练太极拳,特别是推手和技击时,要虚实结合、避实就虚,运用好“引、化、拿、发”,要阴阳分明,阴而示之阳、阳而示之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渐至从心所欲”。奇正紧密相随,相辅相成,共同体现了阴阳相反相济的哲理。

3.2 知己知彼,虚实变换

王阳明一生纵横捭阖,作为一介儒生,为何能取得杰出的军事成就,就是践履“致良知”,做到了知己知彼,比如正德十二年(1517年)镇压南赣、汀、漳农民起义时,对当地乡民,以告谕教导为主,要求遵纪守法,施行“十字牌法”,切断了起义农民和乡民之间的串联;对当地官府,严加管理,要求同心协作,严惩松散慵懒,保证了指挥有力有序;对朝廷及时报告情况,取得朝廷支持,能够便宜行事;对军队,严格整肃,赏罚分明,严明纪律,提高了战斗力;对起义农民,善用心理战,如《告谕浰头巢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战斗时奇谋善断,彻底平定起义。太极拳特别是推手和技击,更要阴阳结合、虚实结合,不丢不顶,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兵者,诡道也”,王阳明在征讨南赣横水、左溪时,在主攻的同时,另遣军队埋伏于“贼巢”左右,摇旗呐喊,虚张声势,很快攻克取胜;在宁王朱宸濠反叛初期,准确研判战局形势,为牵延叛军出兵南京,多次运用反间计,离间其将帅,并虚造声势,使得宁王不敢轻举妄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拳术,继承吸收了兵法思想,也蕴含着丰富的兵法智慧,在推手和技击时,王宗岳《太极拳论》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兵不厌诈”,要斗智斗勇,先迷惑破坏对方的平衡,调动人而不被人调动,“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3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共性

王阳明在平定广西“民乱”期间,面对易守难攻、地形险要的断藤峡和八寨,出其不意,最后总攻时集中优势兵力,士兵勇猛向前,一鼓作气平定从明朝建立起一直困扰朝廷的少数民族“叛乱”。周敦颐《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36],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则是阴阳两分,静则是阴阳合二为一,正如王宗岳《打手歌》曰:“引进落空合即出”,所谓合即出,就是蓄劲整合于一处发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与王阳明对“并敌一向,千里杀将”[37]军事思想的运用如出一辙。

4 “良知”思想与太极拳之德

4.1 “致良知”

王阳明以“心即理”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说,构建了系统的“心学”道德哲学体系,“致良知”是其思想发展成熟后的产物,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38]“王阳明的‘良知’范畴是一个包涵本体论、道德修养论、认识论与人性论为一体的纯主观精神的集合范畴,仍然是以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准则为基本内涵。”[39]“王守仁确立的心学理论体系提出‘知行合一’观,倡导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强调‘言行一致’,‘笃实躬行’的重要性。其心学的最终完成是‘致良知’说。这对破除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调实践有巨大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40]“致良知”说包涵着本体与工夫、内在与外在、动与静、知与行等方面融合贯通的丰富内涵,强调从“良知”本体出发,通过“致”的道德践履和修养,实现“圣人”的良知境界,这和太极拳以“太极”为“良知”、通过“拳”阐释和演绎“太极”的道理和文化异曲同工、相通相融。“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医学、哲学、养生和武术格斗基础上创造的一项优秀民间拳术,体现了内外兼修、阴阳平衡、刚柔并济、虚实转换等对立统一思想”,[41]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天理等因素,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遵循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文化之精神,效法天地之规律,汲取自然之精华,体现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良知。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从良知到行为,包含诸多逻辑环节,要在事事物物上致良知,在致上做工夫,提高良知良能。太极拳是太极拳理的发用,需要内外兼修,通过身体内在的运动、气息的调节、意念的运用,内修自己,感悟拳理,达到自然虚静、与天地为一体的境界,再通过习练、推手、技击等方式,在用上下功夫,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提高武功武艺的同时,以拳悟道,以道养德。

4.2 “人皆可以为尧舜”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也。”[42]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都是生而具有的,尽善尽美,人人平等,这个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人人皆有慧根”以及老子主张的“知其雄,守其雄,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都有着相通之处。人须去除一切私欲,回复己心固有的良善本性,复明良知,提高思想境界。良知人人皆有,良知本自明,人皆可以致良知。而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要求习练时去除僵劲,现实生活中往往肢体力量越强大,受身体和思维惯性影响,越不容易松沉,越容易以刚克刚,因为运用身体力量就足够了,形成了条件反射。太极拳不因身体素质差异、力量强弱而受限,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习练,只要掌握太极拳原理,习练得当,假以时日,就能获取太极功力,从而借势取胜,以弱胜强,取得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效果,领悟太极智慧,提升人生境界。

4.3 “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是王阳明主要的观点,也因此被人们看作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非是一个玄想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通过人的现实实践活动来建构起‘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实践维度的问题,它与‘主观唯心主义’实有天壤之别”,[43]“心外无物”更是把至善的真理、本体的真知作为良知,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把天地万物纳入到内心考量的一种道德自觉、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王阳明充实而不平凡的一生,是在践履‘知行合一’‘致良知’宗旨的过程中度过的,他的人生旅程就是其‘知行合一’‘致良知’道德哲学的具体体现,而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道德哲学也就是他为人处世、为官行事的基本准则。”[44]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犯颜上疏,仗义直谏,因得罪宦官刘瑾而遭廷杖,远谪贵州龙场;赴任福建途中到达丰城时,初闻宁王朱宸濠叛乱,虽非己之责,但从社稷安危出发,为避免生民涂炭,毅然返回吉安,组织当地武装力量,仅一个多月就平定了叛乱,生擒了朱宸濠,但却遭奸佞之臣诬陷诽谤,后得知皇上欲亲征“邀功”,为避免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犯颜直谏,“皇上痛自刻责,易辙改弦,罢出奸谀以回天下豪杰之心,绝迹巡游以杜天下奸雄之望,定立国本,励精求治”;[45]他为官一方,关心百姓疾苦,在平定南赣和福建汀、漳等地农民起义时,颁行乡约、教育乡民,选练当地民兵,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剿抚并重,动员各方赈灾救民、免除不合理税赋,大力开办学校,运用其“致良知”教育思想,推行社会教化,保持了当地长期安定,为永绝“匪患”,平定起义后,因地制宜,奏请朝廷在江西赣南设崇义县、在广东设立和平县、在福建设立平和县,以及在平定广西思恩、田州和断藤峡的少数民族起义后设立的隆安县,保持了长治久安,都延续至今;他功绩卓著,但不居功自居,对朝廷的赏赐封爵,多次辞官不受赏,“俟命师之至,即从初心,死无所避”,[46]体现了与天地为一体的宽大心胸;晚年拖着病躯赴广西平定思恩、田州少数民族起义,荡平“百六十年不能诛之剧贼”,[47]凯旋途中,病死于江西大余县青龙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终前弟子问遗言,只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闻其瞑目而逝,“士民远近遮道,哭声振地”。王阳明这种道德自觉、人生智慧和价值追求和太极拳尚武崇德精神在内涵上一致。《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武术,集中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包括积极进取的奋斗品质、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包括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和谐圆满的道德追求、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文武兼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武德是良知,犹如种树培根,“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48]根深才能叶茂,要不忘初心,持续武德修养,尚武崇德,增强爱国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强化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弘扬社会正气,凝聚正能量。

5 阳明心学对太极拳修炼的启示

5.1 尚武崇德

太极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比赛表演、修身养性等功能,还能有效提高文化素养,启发人生智慧,其智慧能应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自己身心调节。太极拳是“哲拳”,饱含哲理和良知,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太极拳兼有文武之道,应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内圣外王,实现自身价值。

5.2 悟练合一

“太极拳是文化拳,是思想拳,更是一种哲理拳,‘三分靠练,七分靠悟’,这需要练习者首先要弄清太极拳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才能最终领悟太极拳”。[49]太极拳要在悟中练,在练中悟,悟到真切笃实,练到明觉精察,悟练合一,知行合一,不断精进。

5.3 身心合一

太极拳主张内外兼修、身心统一,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练习太极拳要以意念引领练拳的整个过程,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虚实分明,以腰为主宰,“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节节贯穿,完整一气,做到知行合一,就要身心有机统一,“心静用意、以意领身”,练神、练意和练体相结合,和谐兼顾,形神兼备,浑然一体,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5.4 体用合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用于技击防卫的场景越来越少,用于艺术展示的套路演练和健身养生等其他社会价值功能逐渐发展起来。太极拳富含哲理、理论高深,更应该不断磨练,通过大量的练习、推手、散手,在推手、散手切磋中发现问题,不断修正改正,才能有所成,通过体用统一,达到知行合一。体用统一就是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练习有机统一,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不断发展理论。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良知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42式太极拳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