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 促进学校高效多元发展
2021-11-23吕震波
吕震波
(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
引 言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遵循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1]这是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对校长的明确要求。从中可以看出,校长职责不仅包括行政管理,还包括道德示范、引领发展等。近十年,上海市教委围绕校长领导力推进区域深度研究,架构了新时代校长的能力图谱和实践路径。过去几年,笔者作为区域学科教研员,对校长领导力项目有所了解和参与。2018年,笔者被任命为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副校长,作为一名从区域学科教研员成长起来的副校长,对校长领导力有更多的关注和学习。
校长教学领导力作为校长领导力的下位概念,是包含在校长领导力能力图谱之中的。“教学”是“教”与“学”和谐共生的活动,各种形式的“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而实施“教学”必须依托于每一位教师。
一、理念引领,浸润学校文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开展对“有效学校”的研究,“教学领导力”的研究也随之而起。众多西方学者提出,为了学校教育目的的有效达成,强有力的教学领导是其核心特征[2]。笔者认为,教学领导最关键的是校长教学领导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方向。作为校长,我们必须思考教学是为了什么,尤其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是一所拥有100 多年历史的名校,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同志就曾求学于此,同时,百年办学历史中还出现了六名院士。一所小学,拥有如此多的杰出校友,是觅渡教育的历史答卷,也是过去历任校长领导力的最佳评价。而今,“秋白精神”“院士学风”成为觅渡教育的文化。觅渡教育将这样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浸润文化,理念践行,将育人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力求让每位觅渡学生携有“红色基因”、拥有“院士精神”。校长教学领导力,就是教学的“领导”+“力”,“力”是一个带有方向的属性,“领导”是决策和管理。校长必须承担起明确学校发展使命的职责。
二、顶层架构,点燃创生思维
一所学校的校长,不能异化为事务干部,仅从事行政管理;也不能矮化为学科组长,凡事亲力亲为。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关井泉校长以自己为视角,认为“校长及其团队推进新课程措施不到位,团队领导协作能力不足,以及校长的精力过于分散等,都是导致校长教学领导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的原因”[3]。笔者认为,校长教学领导力就是要求校长将自身定位为教学策划者、服务者、支持者、引领者、评价者等。作为校长,我们要修炼自身,终身学习,要站在时代的教育前沿,着力于顶层架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顶层架构能力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必备要素。校长要立足时代教育要求和学校育人理念,顶层架构学校教学整体框架。这样,这种自上而下的架构模式才能让学校育人体现出完整性。
顶层架构需要落地实施。校长领导力的另一必备要素便是点燃教师的创生思维。笔者曾认为,在顶层架构后给予教师工作路径,然后组织团队进行协作完成,可以使完成度更高。但是在常州市新任校长培训中,一场讲座改变了笔者的观念。江苏省委党校胡宗仁主任指出顶层架构后给工作路径的领导是问题解决式的领导,这样的方式有明显的瑕疵,领导有多少想法、多高视野就决定了任务的完成程度。胡主任指出:“领导者要善于向下属传递宏大感;领导者应能为平凡的工作赋予意义和价值;领导者自己有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才能将其传递给身边的人。”作为领导者,激发团队创造力,展现团队思考力,这才是领导的价值所在。
因此,笔者认为,在顶层架构下,校长要充当服务者、引领者、评价者、保障者的角色,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点燃其创生思维。校长教学领导力,应该既具有顶层架构育人教学的能力,又具有点燃教师创生思维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引领教师、激发教师,推动学校高效、多元化发展。
三、知行合一,制度保障发展
知行合一是校长的道德示范,也是保障校长教学领导力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学者翁乾明在《教师现场学习力之内驱力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在教育教学的时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现场学习力,一种自觉地将在教育教学现场的外部资源转化为内在资本,实现‘知’与‘行’的双重更新的学习能力”[4]。笔者认为,校长知行合一,并利用各项制度保障有效性,是可以促进学校高效、多元化发展的。
首先,制度提升学习力,理论应用于实践。当承担起教学领导责任后,校长就必须身先士卒,利用制度保障提升学习力。通常,校长拥有更多机会、更高平台,可开阔视野、学习教学理论,但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关键,是将前沿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转化,学校要制订校长学习制度、校长层面常态交流制度、教师层面学习制度等,通过造就“学习场”“碰撞场”“反思场”“创新场”等,真正让校长教学领导力体现价值。
其次,制度保障领导力,反思促进前行。正如前文所述,校长教学领导力在顶层架构和点燃教师创生思维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可到底做得怎样,如何去衡量和评价,这是亟须细化的。笔者认为,制订相应教学制度尤为重要,细致如备课检查、课堂常规、作业检查等。一系列可操作、可量化、可检测的教学制度,是可以保障日常教学的开展和变革的,也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保障。
结 语
综上所述,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是促进学校高效、多元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作为校长,我们首先要用理念引领,让学校文化浸润在每位教师的点滴教学行为中;其次利用顶层架构,引导每位教师从教学执行者走向创生思维者;最后要知行合一,利用制度推进校长学习力和研究力的提升,同时确保顶层架构落地实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