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施工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1-11-23
(河南九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
1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1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量开始膨胀,市场主体面临的竞争压力都越来越大,投资主体间也呈现多样化差别。在这种背景下,施工企业若想成为行业领先者,就必须启用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构建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信息化建设使财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更加快捷精准,同时还能做好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以制度化、信息化助力施工企业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2 优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比如,工程项目不集中、工程周期较长、工作进度受季节影响较大、施工建设人员流动性大等,这些都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是,通过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构建科学的组织结构、岗位权责以及业务流程,通过制度规范部门管理工作,如资金管理、审批流程、费用报销、工程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规避等。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财务人员要更好地管控不同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资金流动情况,便于进行成本控制和资金调配,起到优化流程、提高经营效率的作用。
1.3 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在所难免,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市场资源却相对有限,如何将有效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合理降低施工成本,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其中的绩效考核制度更是可以以合理的奖惩规则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单位发展,使单位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持续发展并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助力单位提高市场竞争力。
1.4 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一般项目涉及资金都比较大,施工前期资金多来自施工单位垫付或银行贷款,企业要担负较大的财务风险,而在施工后期或完成阶段,很多工程款不能及时回款,又加大了财务风险。为了企业的持续经营,各施工单位必须通过内部控制做好资金管理和风险把握,如加强材料成本控制,降低设备成本投入等,以实现低投入高收益。同时对项目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及时分析和把控,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评估方式,实现对各项经营风险的科学评估和有效规避,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新时期施工企业财务内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在施工企业应用了近10 年,取得一些成效,但仍有部分单位存在失控的问题,比如,施工材料采购没得到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常处于混乱的状态,不能结合施工进度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管理等,这些问题很容易给企业带来资源浪费、成本虚增、资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施工项目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进行回收。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可归为两方面,一是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财务内控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领导不重视,员工自然也松懈,没有严谨地按照规范制度约束行为,各部门和各岗位权责混乱,不仅容易发生冲突,还大大降低了管理水平。比如,对项目工程应收账款的催收,如果没有具体的制定流程和负责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很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资金不能及时回款势必影响企业的使用效率,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2.2 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施工企业项目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项目实施过程也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比如,一些施工企业仅关注预算,却不重视资产、负债和资金流动,实际成本和预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财务风险势必增加企业经营压力,影响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有些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时未做足市场调研工作,对业主的信誉、筹资方式等没有科学的认知,对于过程中的恶意压价和资金垫付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对策,没有事前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3 缺乏高端的财务内控信息平台
施工企业因项目金额大、施工周期长且涉及部门多,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较为复杂。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利用财务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财务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务内控水平的提升,但仍然不够。一些企业只是开展信息化财务工作,但财务内控信息平台的建设并未落到实处,信息平台功能也不完善,有些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会出现一些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阻碍企业的发展。
2.4 财务内控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财务内控制度是基础和关键,但执行力才是重点,如果制度得不到执行也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际意义。随着施工企业压力的增大,更多的高层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工程项目上,对于财务层面的工作更多依赖财务部门,缺少应有的财务监督机制。内控监管活动主要表现为审计,审计工作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辅助企业获得最大化效益。但当下一些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管体制流于形式,没有对内部控制程序进行严谨审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审计意见也缺乏执行力,不足以将财务内控的积极作用尽数发挥,不利于单位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3 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施工企业财务内控工作制度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完善科学的制度才能为各项财务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引,才能约束单位的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具体的财务内控制度如审计制度、财务清查制度、会计核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资产管理、报销制度等,可参照行业内控标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具体制度。比如,某单位在应收账款回收方面,建立通过以区域划分、以高管为直接责任人的项目回款小组,按月制定回款计划,将应收账款的催收同高管个人及各事业部绩效考核相结合,以提高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效率,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又如,在施工企业普遍关注的施工设备方面,一些大型基建施工企业普遍采用租赁通用设备的方式进行施工,自有设备数量不多且多为专用设备,优化了资产配置,还不占用大额流动资金,同时还节约了管理费用和人力成本,转移了相关风险,符合企业经营发展需要。
3.2 加大企业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
施工企业项目资金大,且流动性强,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有利于做出合理决策和资源分配,并对资金进行实时监管。信息化的财务核算机制可以优化财务信息分析流程,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投入,并设置风险预警值,及时检测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既能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还能防止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必要流失,可谓一举多得。同时,财务信息化发展至今,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方面已初见成效,目前的施工企业财务信息核算体系已然朝着分析和决策方向转变,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逾越现象,全面保障相关数据资料的严谨性和客观性,从根本上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3.3 高度重视财务风险防范
施工企业资金流动频繁,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务必谨慎、仔细,严防财务风险。首先,树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意识,重视日常财务工作中对于风险的鉴别和防范,并结合常见风险类型和特点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防范系统,增加企业风险评估水平,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其次,施工企业在招标前应做足可行性分析工作和市场调研工作,积极创建信用评估体系,便于全面无死角地了解业主信用资质,提高资金安全性。再次,重视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合同风险管理,重点关注合同审批和违约,尽量降低因合同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控制合同风险。最后,可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并分配专人进行管理,建立财务内部牵制制度,严格控制项目,通过事前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内控水平。
3.4 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执行力
施工企业具有行业特殊性,特别是资金额度大、流动性强,对其加强监督管理非常有必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要经常进行自我审计,工程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的全面审计,特别是对固定资产、材料存货、应收账款等进行重点查对,同时单位要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审计过程和结果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必要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内外部审计工作相结合,结合行业特点,做好审核工作,提高企业的资产安全系数。
4 结语
施工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离不开财务内控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资金管控、风险规避、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企业应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使企业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施工单位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