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结合”模式融入乒乓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2021-11-23李华飞

运动精品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医乒乓球康复

李华飞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结合”模式融入乒乓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李华飞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体育和医疗深度融合并在现实中具体运用,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的快速发展。“体医结合”模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体医结合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尤为突出,其特点是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人们在运动中产生伤病,通过边训练边康复的方式,使人们处在一种健康环境下进行运动。乒乓球运动可以很好地改善和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一项普及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体医结合的这种新模式引入进乒乓球运动具有可行性。

健康中国;体医结合;乒乓球;可行性;融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疫形势下,身体健康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更加关注了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体医结合是使康复人群、病症人群、病兆人群、亚健康人群快速回归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乒乓球运动是适合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参与的体育项目,它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心血管机能水平,发展人们的各项身体素质。在乒乓球运动中引入“体医结合”模式,将会更有助于乒乓球运动练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体育和医疗相结合的新方式,使人们从乒乓球运动中收获健康以及使体医结合模式在全民健身中得到有效的运用。

1 有关运动训练专业视域下体医结合的研究与述评

郭建军,郑富强(2020)指出体医融合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体育和健康的关系,体医融合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改善由于训练不科学而引发的运动伤病,消除盲目训练对于人们健康的有害影响。体医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从技术、资源和话语权入手,才能够真正实现体医融合[1]。

胡健华等人(2020)认为在体医融合的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提升中小学生体育教师运动健康知识,组织专家研制中小学运动处方库,开展体育教师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模式,倡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由我做主”的观念,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2]。

马正大,王玲(2020)提出体医结合理念背景之如何合理的运动,对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合理的进行运动锻炼对于降低健康成本、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身体各方面的机能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3]。

何妍(2020)认为体医结合在未来需要体育科研人员与医学科研人员密切合作,研究出针对具体疾病的个体案例“体医结合”治疗方案和可以应用于广泛推广的“体医结合”健身和康复方案。当今体医结合和人们试图寻求竞技体育项目向健康、娱乐方向发展途径的大背景下,网球运动是一项理想的项目选择,从反向的角度看,“体医结合”为网球产业融入当下健康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4]。

张剑威,汤卫东(2018)指出运用体育运动方式配合医疗卫生的治疗方案是促使身体恢复、保持、促进健康的一种模式手段,其特色在于综合运用运动处方或者是养生保健等多种体、医元素,发挥体医结合在慢性病预防和康复、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5]。

陈曦(2018)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体育和医学相结合教学改革的初始阶段,全国各高校都在不断改善体医结合的教学条件,转变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师体医结合的相关知识,提高教师体育与医学的专业素养,培养体医结合的专业型人才。医疗与运动训练的相互结合、配合与补充,能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可以使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这不仅仅是当下医学与体育相结合不断进步的重要特征,更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施措施[6]。

综合上述作者的观点可知,在“体医结合”模式下有助于提高运动主体的身心健康,运动干预可以带领老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高校在运动训练中完善和改进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入了体育和医疗相结合模式的运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减少了在运动中伤病的产生,并且使学生对于健康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运动训练是体育和医疗结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有的传统运动训练方式,逐渐转变到在运动训练方式中融入更多医疗康复的手段,辅助运动训练,使各类人群通过运动训练都可以有效的达到预期效果,并且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运动人群的健康,养成了健康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 有关乒乓球运动促进健康的研究与述评

金山(2019)指出乒乓球运动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乒乓球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乒乓球运动对于大学生焦抑郁、社会退缩、精神病倾向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7]。

陈云(2019)表明乒乓球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在身体症状等指标中都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在身高、体重方面都有所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态有提升的趋势,在各项身体素质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可以确定的是适当规律的进行乒乓球练习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8]。

吴健,廖仲珂,吴梦迪(2018)认为高校大学生乒乓球选修课有利于大学生体质的健康,运动技能的掌握及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乒乓球选修课作为高校体育非常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对于大学生体质的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9]。

王万芳(2018)指出乒乓球运动集健身、竞技和娱乐为一体,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增强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极佳手段,同时对预防近视,改善神经系统灵活性,增强调节能力,提高反应速度,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均为其他运动所无法比拟。乒乓球运动对及时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乒乓球运动可以明显改善学生体能,促进心理健康,为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10]。

胡为亚(2017)认为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适合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乒乓球运动具有很强健身价值与保健功能,对于近视的预防、反应能力的提高,心肺功能的增强等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乒乓球运动中的保健康复功能可以进行体力恢复训练、肌力功能恢复训练、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乒乓球运动在体育疗法及功能保健上面的效应显而易见[11]。

陈育妹(2012)提出要从医学和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乒乓球运动对人们身心健康的锻炼作用,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明确乒乓球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为乒乓球作为健身的一种手段提供理论依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乒乓球运动锻炼中去,使乒乓球运动对健康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使乒乓球运动可以成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手段之一,使终身体育成为可能[12]。

刘华,郭宝财(2007)认为乒乓球运动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以提高视觉的工作能力,可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可以发展人的灵敏和协调素质[13]。

综合上述文献表明,乒乓球运动可以很好的改善和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让参与者通过长期练习,收获乒乓球运动所带来的健康,是一项普及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3 有关健康中国行动现状的研究与述评

周信德,庄永达(2020)指出体医融合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德重要手段,将体育锻炼与预防、康复和治疗德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相结合,对全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体医融合的本质在于打造全面、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但是,因为体医融合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和机构共同协作,所以政府需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宣传和推广体医融合的健康服务理念,实现全民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体医融合融入大众生活,服务大众健康[14]。

郑双(2020)提出学校体育生态失衡所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健康观念的形成、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需要每个因素的协调参与。因此,学校体育生态的健康行动,要以构建体育生态课堂,以“自然生命”为内容;设置生态体育课程,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强调体育“育心”的健康教育[15]。

刘国华(2018)认为健康中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体医融合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与此同时,给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符合这个职业的要求,才能使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得到好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16]。

姜霞(2016)指出从体育的八个方面,加快健康中国的实现。健康中国,切实保障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极大促进人们快乐生活、健康生活、高品质的生活,“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是当代体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7]。

综合上述文献可知,健康中国行动给国民带来了很多积极性影响,提升了国民的健康意识,改变了以往的运动锻炼方式,使人们用更健康、有效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体医结合是健康中国行动中有效的手段,只有充分发挥体医结合的这种新观点,新模式,才能更快的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4 结语

“体医结合”模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体医结合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尤为突出,其特点是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人们在运动中产生伤病,通过边训练边康复的方式,使人们处在一种健康环境下进行运动。乒乓球运动可以很好的改善和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一项普及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体医结合的这种新模式引入进乒乓球运动具有可行性。只有体育和医疗的深度融合,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才能促进健康中国的快速发展。

[1]郭建军,郑富强.体医融合给体育和医疗带来的机遇与展望[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0):1071-1073.

[2]胡健华,高雪峰,刘剑虹,等.体医融合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实现路径[J].中国卫生经济,2020,39(5):69-71.

[3]马正大,王玲.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干预对老年人心身健康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217-218.

[4]何妍.网球产业融入“体医结合”健康大产业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3):26-28.

[5]张剑威,汤卫东.“体医结合”协同发展的时代意蕴、地方实践与推进思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1):73-77.

[6]陈曦.体医结合模式在高校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运动,2018(12):5-6.

[7]金山.乒乓球练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9.

[8]陈云.乒乓球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9.

[9]吴健,廖仲珂,吴梦迪.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167-169.

[10]王万芳.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3):184-185.

[11]胡为亚.乒乓球运动的体育疗法与保健康复功能探析[J].才智,2017(34):151.

[12]陈育妹.乒乓球运动对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2(S2):162.

[13]刘华,郭宝财.乒乓球运动与人体健康[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3):80-81.

[14]周信德,庄永达.“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发展路径构建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3): 21-25.

[15]郑双.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下学校体育生态的建设[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5):109-110.

[16]刘国华.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改革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5):37-41.

[17]姜霞.健康中国:体育义不容辞的责任[N].中国体育报,2016-12-23(006).

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dici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LI Huafei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02, Liaoning, China)

李华飞(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乒乓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体医乒乓球康复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乒乓球悬浮术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乒乓球与大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