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夜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2021-11-23方心如
方心如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0 引言
夜经济(night economy)是相对“日经济”所划分的时段性经济,是一种夜间消费市场经济。现代夜经济指18 时至次日凌晨2 时这一区间范围所产生的各种劳务与商品交换的生活性消费经济活动。夜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步伐并且成为现代诸多城市新的消费热点。夜经济作为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在芜湖市得以迅速发展,不仅是转变芜湖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城市夜间文化的一种象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芜湖夜间市井文化的发展倾向。因此,调查芜湖市夜经济发展状况并为促进芜湖市夜经济良好稳步发展提出思考与分析,从而建设“皖江明珠,品质文化,特色芜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芜湖市夜经济发展的优势(Strength)分析
1.1 历史悠久,夜经济底蕴浓厚
芜湖夜经济自古有之,《南唐书》记载“楼台森列、烟火万家”,那时的夜市三更才尽,仅复五更又开张,店铺林立,灯火通明,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直至清代,更是新建米市,有了较大规模的商市,市声若潮、至夜不休,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夜市。经历数百年的夜间经济发展的历史积淀,夜市已经形成夜经济雏形。现今芜湖市区每当夜幕降临,方特旅游区内总是人头攒动。轮滑表演、古风舞蹈、花车巡游、绚丽烟花轮番上演,大批市民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中眷恋徜徉。距离方特数公里的鸠兹古镇,更具有富有文化特色的夜生活。芜湖夜经济发展所带有的城市特色以及与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助推现代芜湖夜经济建设中多重效益的发挥。
1.2 区域高产,夜经济潜力较大
根据2019 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国民经济方面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618.26 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57 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 756.87 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 714.82 亿元,增长7.1%[1]。由相关数据可知,芜湖市国民经济产值总量大,经济较为发达,二、三产业增长率高,全市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市场供给能力强劲。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消费需求与市场供给,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由满足生存型转为享受休闲型消费,涵盖了斋旅、健身、娱乐、文艺服务等各种形态消费,加之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购买力显著增强,整体市场需求旺盛。可见芜湖市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盘活夜经济,促进夜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动力,引领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1.3 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健全
随着芜湖市“十三五”交通规划目标的发布,芜湖正在全方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迈进快车道。不仅新建完成一座民用机场,推动了民用航空跨越式发展,而且着重发挥作为全国60 个铁路枢纽站之一的角色作用,重新规划改建了交通线路1 000 多公里,城际铁路大范围提速;公路交通设施更加安全智能,整体上实现了市区交通运输的高质量规划发展。其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强调省内城市联动发展,加强了各市设施建设的紧密联系,高效促进市内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深了融入长江经济带环保低碳、节时高效的多样立体化交通走廊建设的程度,成功构建高品质交通运输网络。截止到2020 年底,芜湖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努力在城市交通基础建设上对标一、二线城市,芜湖所拥有的高水平城市基础设施群是芜湖夜经济顺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性条件,能够为夜经济多元势态发展开辟恰当途径。
2 芜湖市夜经济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
2.1 消费群体受限,夜经济单一化
芜湖市夜经济并非适应所有消费者的要求,当前芜湖市夜经济内容涵盖量少,当地夜经济发展过程未经历常态性优化。因此在面临各层次不同消费需求情况下夜经济产能低下,芜湖夜经济多元化业务有待开展,没有满足各类规模、各种消费主体的消费需求,难以成功创新经营带动文化产品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的消费[2]。这也一定程度在抑制夜经济整体环境的改善,无法创新针对不同领域的商贸文旅内容,比如已有的凤凰街、江湾公园等,也无法注重个性化层面的发展。当前众多城市化夜经济主要参与者是以青年女性为主,尤其大学生占据绝对数量,此类群体的消费理念更强调对于夜间生活中购物、情调与个性的彰显,那么现有的芜湖夜经济开展手段无法为实施多元经济提供稳妥的保障,同时未结合当地企业资本的力量助推夜经济发展态势化,较其他市级区域而言,芜湖市夜经济发展还没有经济后盾强力的支撑,由此而引出在芜湖夜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则体系,缺乏相应的规划管理标准,导致真正落到实处的管理措施不足。芜湖市区企业管理层未充分主张利用企业自身加大夜经济成本的投入,致使夜经济开展进程中的机会成本颇高,商业主体经济收益仍有增长空间。
2.2 服务范围狭小,产业融合度不高
遍布芜湖街道的个体经营独立户、门面商户等是该市夜经济主要参与者,但他们多数为独立自主运营的方式,少有运维方的介入,缺乏成熟的夜经济模式中依托各商户自发组织形成的相关行业协会和在政府支持下建立的从业规范机制。长此以往,芜湖夜经济局部会呈现分散经营、定点增长的特征,没有综合性协调发展的先天基础,加之高强度的市场竞争力都使得当地夜间大小产业过于分散,未能及时建立起同一区域经济内各种产业间的交换和联系,仍在持续加剧芜湖市内夜经济产业融合的困境。现有夜经济载体诸多是独立传统业态,还未发展成为综合性可融合的集聚区,如商务中心圈、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地带。那么这些相对分散的商圈所能辐射的范围就存在限制,尤其在方特夜场、南瓜屋等地标性建筑区域,夜经济服务同质化程度高,更缩小了所能提供商品或服务覆盖的群体范畴,无形中弱化了消费场所的服务意识,从而无益于拉动夜间消费的杠杆,不利于夜经济的发展。
3 芜湖夜经济发展机遇(Opportunity)分析
3.1 政策支持,政府重视
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该意见措施中焦点内容包括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充实夜间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及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力争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在政策支持下,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夜经济,各城市的新消费增长点就在于夜经济的发展情况,随后政府发布的消费政策中也总是有夜经济的影子[3]。政府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与经济质量水平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对于城市夜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2019 年底,芜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共同主办的“2019 中国夜间经济论坛”在芜湖举行,此论坛从消费战略、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各大层面对芜湖市夜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芜湖市人民政府陆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利用各类媒体、各大网络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彩丰富的夜经济咨询信息,加强舆论引导,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夜经济建设队伍中来。芜湖市也紧跟时政的东风,将夜间经济发展路径逐步布局为符合本地产业政策指引的新途径,在夜间基础设施、文体业态、夜生态保护等重要领域高度对接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追随更高质量的城市夜经济发展;可见当地政府有意加快芜湖夜间经济发展的谋篇布局,致力于为本地市内夜经济的推进创造良好环境。
3.2 战略城市,文化消费体验性强
芜湖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 城之一,在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为顺利搭乘长三角一体化的“高速列车”交上了可圈可点的业绩单,在促进夜经济发展的规划城市中具备战略性价值。随着芜湖夜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文化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而芜湖市在探索夜经济模式中结合本地人文特色,加强文化品牌效应和休闲旅游产业,重点推进特色街区,致力于芜湖品牌建设,借助城市文化与产业知名度强化消费者亲身体验的参与性,迎合市民消费心理与行为导向,为芜湖夜经济在文旅层面已经创造了良好机遇。
4 芜湖夜经济发展威胁(Threat)分析
4.1 环境堪忧,影响市容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19 年底发布了《2019 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9 年10 月,全国发布夜间经济夜间旅游相关政策的规划城市已超40 个。芜湖积极响应夜经济相关鼓励政策的号召,陆续推出大量促进夜经济发展的办法,其中不乏包括对商贩各式各样的奖励补助措施[4],一定程度上激起众多市民自发投入到夜经济生产方的服务链中,但与此同时,市内很多地方尤其是已经形成规模性的集聚休闲消费娱乐区域,极大地忽视了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然而这是城市夜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一个合理化的发展规模应当是在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内开展夜经济[5],也是芜湖夜经济壮大的前提条件。若没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夜经济在芜湖的发展将举步维艰。目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对市容市貌造成破坏,主要体现在占道经营、污水污物随地排放、噪声扰民等问题相继产生,对于居民区附近的夜市而言,烧烤烟尘、叫卖嘈杂都将进一步威胁到广大市民居住的环境质量。据调查发现,在芜湖热闹街区往往最先形成的是马路摊贩类移动经济,此种管理松散,自发性、流动性大的独立商户生产经营后,易产生道路垃圾遍地等不良现象,在其他经济点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依然使得城市环卫压力增大。这些现存的环境问题将成为芜湖夜经济规划设计滞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4.2 消费质量低端,消费品质堪忧
随着夜经济在芜湖的兴起与发展,市民消费需求转向多元化,各类高层次消费需求逐渐增多,但是当前芜湖夜市在规格价位和业态层次上,低档消费占比不小,而高档消费中真正能吸引大众夜间消费的场所和项目偏少,并且这些休闲娱乐场所存在“贵族化”倾向,涉及音乐会、舞台剧、室内展览等消费项目价格较高,一般价位都在几百至上千,仅适宜少数消费群体,最终难以被广大消费者广泛接受。实际夜市区仍然以流动大小摊贩为主体,那么档次较低的购物场所自然暴露出成本低、污染高、质量差的问题,同时还伴有上文提到的夜市占道经营,销售各种带包装的物品带来的垃圾被遍地丢弃的不良现象。易形成芜湖夜市商品质量不佳、消费质量低的负面形象,从而限制购物、文旅一系列夜间消费功能,同时消费结构、消费档次的不良发展可能将严重阻碍芜湖夜经济长久生存,过于单一的夜市形态和不立足于实际购买力的夜市消费不利于为群众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5 结语
总体而言,夜经济作为区域性特征较为显著的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6],芜湖市夜经济存有较大发展空间,芜湖作为集聚发展潜力的“皖江明珠”城市,有能力发挥夜经济在拉动消费、改善就业困境、盘活市场的积极作用。而随着当前各项重要举措的落实,芜湖市夜经济已经踏上正确的“列车轨道”,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稳步迈向高质量的夜经济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