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解决的三大问题

2021-11-23王卫东

劳动保护 2021年1期
关键词:门槛高质量管理工作

文/王卫东

2020 年4 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 号),在全国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出全国企业需全面完成员工安全技能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提升、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风险隐患预防管控、复工复产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响应演练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亟待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的三大问题:一是高门槛管理问题,二是高融合管理问题,三是高质量管理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法律法规角度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切实解决低门槛管理问题;其次,从企业管理共性角度融合管理资源,有效解决单一重叠管理问题;最后,从企业管理实效角度不断提升高质量管理,深度解决低质量管理问题,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适应高门槛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根据安全准入门槛的管理现状,充分提高准入门槛的管理认识,不断加强准入门槛的升级管理,才能适应安全生产高门槛管理。

一是安全准入门槛管理现状。各级政府部门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设立的安全门槛,是一项有效的强制性管控措施。有的企业在安全门槛上搞变通、走捷径、擦边球,人为降低了安全门槛作用,使企业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事故频发。近年来,我国各化工园区实施了安全生产大整治,暴露出了很多安全隐患,主要涉及擅自扩能、安全距离不足、违规搭建、连锁装置不连接、自动报警失效、安全评价弄虚作假等问题,有明显的人为降槛现象,存在企业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现象。

二是提高准入门槛管理认识。政府在法律法规、标准制度范围内设立门槛,既要合法、又要合规,做到门槛管控不变通。企业要过好门槛,不走捷径、不擦边球,扎扎实实抓好本质安全提升,满足安全生产设计条件。在安全整治工作开展中,政府按照高门槛提出要求,企业不适应,既暴露了先天问题,也突出了企业后天管理问题,导致企业整治周期比较长,经济投入大,不能正常恢复生产,影响经济效益。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需切实提高安全门槛管控认识。

三是加强准入门槛升级管理。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在从分散管理到集中园区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安全许可、诊断、自控、提升等过渡门槛的升级管理,即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二报告一专篇”评审许可门槛,危化品在役工艺装置设计诊断门槛,危化生产企业的重点危险工艺、重点监管危化品和重大危险源“两重点一重大”自控门槛,安全风险隐患综合整治提升门槛等4 个方面。安全管理升级是根据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而设立,同时考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的实际需求,具有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发展的时代性,也是由低门槛管理向高门槛管理的发展过程,有效解决了企业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管理突出的问题,控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环节。安全门槛的升级,是企业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接受的转变过程,企业增强了安全生产管理门槛意识,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高融合管理

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当中,要在推进管理资源融合基础上,重点做好融合平台的搭建,真正实现共性管理的融合,使企业安全生产达到高融合管理的目的。

一是推进管理资源融合。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三大融合问题:一是职能融合,二是职权融合,三是责任融合。其重点是管理资源融合,使每个企业都能融合一切管理资源,避免单一重叠管理现象,集中管理力量,形成可行的融合管理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准确地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有效运行。企业在具体管理工作当中,应按照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梳理其共性管理事项,组建综合管理部门,重新融合管理职能,发挥企业整体管理作用。并根据部门的职能融合,科学分配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到岗、到职,落实各层级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权限,规范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资源作用。

二是做好融合平台搭建。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上,可以按“阶段、层次、责任、能力”进行融合平台搭建,即安全许可备案、生产过程管控、应急救援响应“三个管理阶段”,从企业、中介、政府“三个层次”上,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中介咨询、政府主导“三个责任作用”,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防除遏”管控(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应急响应处置“三种能力”,简称“四个三”融合平台。企业在政府安全准入门槛、执法检查和调查处理的主导之下,充分依靠中介技术咨询服务的有力支撑,融合解决安全许可备案的申请报批、生产过程的“人物环”管控、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的问题。搭建融合管理平台,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树立绿色安全的融合管理理念。

三是开展共性融合管理。在企业综合管理上,开展安全、环保、健康、质量“四位一体”融合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四位一体”的共性化融合管理,并正确对待“四位一体”的个性化专业管理,有效实现高质量融合管理发展的目标要求。共性融合管理工作,需要在企业管理结构上进行整合,实行企业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将企业管理工作、内容、方式、机制、制度进行共性融合,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调配、统一执行。只有从企业管理根基上加以解决,才能使企业的机构设置、工作机制、责任权限更好满足融合管理要求,发挥企业整体管理资源的融合作用,有效避免单一重叠管理问题的发生。

实现高质量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的高质量管理发展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从认识上进行高质量定位,必须从战略上做好高质量谋划,必须从发展上实现高质量改进。“三个必须”是企业高质量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需加以关注,才能更好把握企业安全生产高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是必须实现高质量定位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站在高质量发展角度进行定位。重点把高素质培养管理人才、高水准设置自动化控制、高标准建立“双重预防”体系、高要求做好应急响应4 个方面作为企业高质量管理定位,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方面,是企业高质量管理发展主轴,应该抓准、抓细、抓实、抓到位。

二是必须实现高质量谋划工作。企业在高质量管理工作当中,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探索研究安全生产管理新方法、新途径、新手段、新发展。可以在4 个方面做好高质量谋划工作:一是采取多层次培训方式,创新提升全员安全操作技能;二是科学运用网络5G 技术,创新提升安全自动化控制水平;三是建立完善安全信息平台和管理工作机制,创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能力;四是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或训练,创新提升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三是必须实现高质量提升能力。企业安全生产高质量提升,要在改进中完善、提升中发展。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重点对走偏的、无效的、落后的、淘汰的做法进行高质量改进,集中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机制、素质3 个主要问题,做到站位高、有水准、效果好,使企业全员达到高素质、会管理、精操作的目标。

总之,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提升,需以高质量推进多层次组织实施全员安全技能培训工作,以高标准建立企业安全自动化控制室,以规范化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以这4 点作为管理发展方向,才能满足企业高质量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猜你喜欢

门槛高质量管理工作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异地高考岂能不断提高门槛?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