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公立医院业财融合探索

2021-11-23汤晓盼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业财公立医院科室

汤晓盼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0 引言

公立医院是我国公共医疗体系的核心力量,要保障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效率逐步提升、创造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供给,医院就需要持续发现和探讨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新医改核心精神的指导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分析和发现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业财融合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借助大数据医疗评价工具、DRGs成本测算工具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探索,为公立医院深化医疗改革提供可靠帮助。

1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与业财融合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1 传统财务管理思想与大数据思想的融合发展不足

由于公立医院管理会计转型不彻底,加之医院传统财务管理工具的升级改进不是一刀切工程,传统财务思想和大数据思想的融合发展存在些许不足。一是对传统财务思想的更迭认识不足。也就是说,由于公立医院过度依赖不变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医院高层领导及科室主任等中层管理者不能深入认识财务管理思想更迭的必要性。二是对大数据思想与传统财务思想融合形成的新思想认识弱化。由于财务人员单纯认为仅仅依靠大数据技术搭建财务信息化平台就是财务大数据的核心思想,使医院财务管理者过度崇拜新的财务大数据工具,一些有效的传统财务工具被弃用,导致医院财务人员对财务大数据思想是发展的、变化的、先进的财务管理工具缺乏正确认识。

1.2 对业财融合的集成化认识不足

公立医院的业财融合建设,需要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和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之间充分消除业财信息层面的信息隔离,使诊疗活动充分考虑到财务部门的需要,财务部门充分考虑医疗采购定价等方面的需要。但是由于医院对业财融合的集成化认识不足,医院业财融合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科还未充分实现集成化建设。信息科作为公立医院职能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相当大部分的医疗信息、收集工作,但是它不直接形成基于医疗活动的数据挖掘信息,集成化、可视化、面向财务部使用者的业务数据分析报告尚未健全,从而不利于财务部掌握业务信息,并及时与科室沟通反馈。二是医院大数据中心建设存在欠缺。有些医院还没有如此专业化的部门或机构,大数据中心的部门机构章程和岗位设置不健全,导致大数据中心建设滞后。

1.3 业财融合流程设计、中间评价机制和事后报告机制不完善

业财融合流程的再造,是公立医院优化绩效指标、改善财务管理效益的可靠途径,但是受业财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业财沟通校正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部分公立医院的业务财务融合流程运行不畅。一是业财沟通校正机制不完善。医院不能及时调整财务预算策略和修订诊疗流程,不利于财务业务融合机制的发展。二是业财融合流程的设计存在不足。不利于财务部门事前监督医疗服务部门的行为规范,导致耗材浪费、资产盘点确认不当、资产超负荷折旧等业财融合问题时有发生。三是业务财务融合流程的执行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由于医院没有对业财融合的有效行为进行评价指标设计,使耗材领用合理、资产盘点正确、实物资产使用范围合理等业财融合有效行为得不到激励,不利于医院业财融合机制的加速落实。

1.4 财务内控制度对医院现代化信息中心建设的支持弱化

财务内控建设存在问题,对医院现代化信息中心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医院财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缓慢。一是内控制度对信息权限的约束存在问题。由于大数据信息中心存在信息盲区、岗位分离不当等现象,导致信息中心对医院各部门的信息获取困难,不利于对医院综合运营数据的挖掘。二是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各项经济信息质量的监督缺位。由于医院对采购成本信息、采购入库验收信息、资产盘点等经济信息的监督不力,大数据信息中心的报告编制质量会受到不利影响。

2 应用大数据工具背景下的医院业财融合改进建议

2.1 完善大数据财务思想的基本认识和发展认识

为缓解公立医院管理会计转型建设不彻底、医院传统财务管理思想排斥性问题,公立医院需要推动传统财务思想和大数据思想的融合发展,以期形成科学的财务大数据思想认识。一是需要医院管理者对财务大数据有基本认识。这要求公立医院高层领导及科室主任等中层管理者深刻认识财务管理思想更迭的必要性,使医院财务管理建设聚焦于医院决策、科室运营、临床科室与财务部门衔接等关键环节,同时借助建设基于传统诊疗流程的大数据信息中心、设置信息处理费用的分级分担机制,使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大数据建设的长期效益。二是完善对财务大数据思想的发展认识。这要求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新的财务管理工具的产生条件,很大程度上需要保留以往财务思想中的优势,包括成本效益原则、多元化成本管理方法等,同时对适应大数据环境和条件的财务思想,包括业务财务信息一体化思想等进行继承,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财务大数据试点方案和流程,使医院更加顺畅高效地应用财务大数据管理工具。例如,针对科室主任决策支持职能配备的科室大数据报告卡片,需要以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补偿评价变化、耗材价格浮动、特殊采购品价格变化、科室实物资产使用率等内容科学反映科室运营信息,为科室主任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 完善独立于信息科的大数据处理中心

为切实推动诊疗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财务部门的需要,财务部门也要充分考虑医疗采购定价等业务方面的需要,公立医院需要对数据集成化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建立大数据处理中心。一是需要推动信息科的集成化建设。尽管信息科面向几乎全部的医疗服务活动,开展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但是它所形成的信息还是不具备系统化、集成化特征,因此,医院需要保障信息科产生的信息能够满足财务部集成化分析的需要,通过对信息科人员的财务常识培训、成本报告编制培训,使医疗项目作业成本测算、DRGs 补偿评估、医疗服务成本效益报告等业务信息得以转换,最终便于医院财务部及时可靠地从信息科获得海量的已转换的医疗信息。二是完善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顶层规划。这要求公立医院不仅要站在院级领导等高级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决策信息需求,还要站在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中层管理者的层面思考决策信息需求,根据需求搭建出大数据移动审批平台、大数据科室运营信息平台、大数据科室人力资源控制平台、大数据风险预警平台等信息管理平台,以推动公立医院真正把信息资源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

2.3 逐步建立起大数据背景下的业财融合流程

一是完善业财融合流程的设计。要杜绝耗材浪费、资产盘点确认不当等业财融合不良现象,公立医院需要基于各科室的内部流程设置监督反馈机制,使护理部门、影像科室、医技科室等部门科室建立不同的管理风格的、便于财务合规性监督的内部管理机制,以保障医院业财融合的加速推进。例如,护理部门在领用卫生耗材之前,需要借助科室运营信息平台向财务部主动报备耗材库存信息,避免耗材异常使用、领用用不尽现象。二是完善业财沟通校正机制。要消除信息隔离,就需要在医疗职能科室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转换机制,借助大数据移动审批平台进行异常业财信息的沟通和交换,使医疗科室和财务部门能够互相理解,掌握并反馈相应的业财信息,以便管理者及时调整财务预算策略、修订诊疗流程,推动业财融合机制在医院的深度发展。三是完善业务财务融合流程的执行评价指标体系。这要求医院针对耗材领用合理、资产盘点正确、实物资产使用范围合理等业财融合有效行为设置激励评价指标,使业财融合执行指标纳入科室整体绩效并关联到个人的绩效,最终保障业财融合机制的有效。

2.4 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对海量经济信息收集和监督的支持

要保障公立医院现代化经济信息中心的建设基础足够坚实,医院管理者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对海量信息收集和信息质量控制的支持,加速实现医院财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改进。一是保障内控制度章程对大数据信息中心的权限支持。这要求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在充分考虑到组织结构合理性的前提下,对大数据信息中心的岗位权限、权利分级、责任挂钩进行增加扩充,使预算信息化岗、财务会计信息化岗、医疗职能信息化岗、医保支付信息监督岗等岗位逐步分离,同时内部控制章程需要对大数据信息中心职工的保密责任、权限扩大原则给予科学完善,以保障大数据信息中心在可靠获取业财信息的同时保证信息传递、处理的安全性。二是保证内控监督机制对各项经济信息质量的控制。这要求医院内部章程明确大数据信息中心收集信息的质量原则,确保信息收集宁缺毋滥、信息储存层层保真,同时对信息监督失职等行为进行惩戒约束,以保障大数据中心出具的各项业务报告、财务报告足够全面可靠。例如,针对采购供应商信息造假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和绩效扣罚惩戒等处罚。

3 结论

公立医院作为大数据时代助力医疗改革核心精神推进的中坚力量,对公共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业财融合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设独立于信息科的大数据中心、加强内部控制对大数据中心的支持等建议,以期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升级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业财公立医院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