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

2021-11-23李国臣

名师在线 2021年32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素养

李国臣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镇中心小学,江苏邳州 221300)

引 言

小学美术一直以来处于小学教育的边缘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研究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独特的精神给养,也是学生身边的文化艺术宝藏,将美术课堂与地方文化资源充分融合,可以实现美术的本土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融合的必要性

(一)推动地方文化资源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美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认识到了美对生活的意义。美术课堂作为传播美、创作美的重要场所,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艺术,接近美的事物,因此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精神文化的结晶,地方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生活中,带有地区特色,与当地人们的审美与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后备人才,在当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丰富美术课程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到距离感,甚至还会有学生因美术课程枯燥而产生抵触心理。而教师将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充分融合在一起,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力,将艺术的美从书本中转移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尝试多种教育方式,以增强美术课堂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艺术与美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已经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2]。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方式

(一)结合民间工艺制作与艺术特色,贴近实际生活

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地都在主动发掘当地的文化优势,并将其进行宣传推广。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术教学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艺术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邳州市官湖镇的纸塑狮子头作为徐州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美术种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其作为特色课程在学校开展,会使学校美术教育充满生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材“夸张的脸”“抽象雕塑”时,教师可以将纸塑狮子头夸张的造型和泥塑的制作流程引入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夸张的艺术手法,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地方文化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

(二)整合本土传统工艺美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美术课堂教学如果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会扼杀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的同时,要充分融合本土传统工艺美术,并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途径。比如,学习写生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有名的“银杏时光隧道”去写生。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不仅能真实地感受到艺术美与画笔的结合,还能了解当地的地理人文历史,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在学习“美丽的纹样”“扎染剪贴”时,教师可以结合邳州市岔河镇纺织印染等传统工艺,让学生观摩学习扎染等传统工艺,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纹样造型及色彩的变化与搭配。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学习,学生能在感受到新奇和趣味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本土传统工艺美术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美术实践活动,发现身边的美

美术不仅仅是一门停留在表面的艺术形式,其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感受。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就要将课堂上的美术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无处不在的美。

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竞技类的美术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创作中与艺术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艺术、对美的感知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将心中的情感用图画、雕刻、剪纸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并进行公开展览。又如,我校在美术教学中引入了邳州纸塑狮子头课程,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纸塑狮子头的制作过程,同时聘请当地舞狮的师傅到我校给学生传授舞狮技艺。这种实践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

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在乡土风光与民俗文化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的重要举措,也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风光和民俗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常常见的艺术形式,了解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对生活的改变。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当前我国正在推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人才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地方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加强培养教师的美术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对教师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讲解的层面上,还要对教师的综合文化能力及创新能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考评。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师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积极引进专业的美术人才,完善教师队伍的组织架构,给予学生更加专业化的艺术教育。学校要推行区域备课制度,加强各学校美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定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从而提高本校的美术教育质量,培养教师的综合美术素养。

结 语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增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与艺术性拓展思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审美能力。教师应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以地方文化资源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开展现代化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打破平衡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