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损伤和局部冻伤现场救护
——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连载七)
2021-11-23田啸斯芹呼
文/田啸 斯芹呼
编辑 朱丽晶
高温损伤
高温损伤一般分为脱水、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4 个阶段。
脱水
因热暴露、过量运动、呕吐、腹泻、发热或液体摄入量减少等原因引起身体丢失水或体液时,即会发生脱水。如未能及早得到处理,可能会导致休克。主要表现为乏力、口渴或口干、头晕、意识不清、尿量减少。
针对脱水的最佳急救措施是预防,确保饮用和进食充足的食物,以使身体保持水分。
热痉挛
疼痛性肌肉痉挛,最常发生于小腿、手臂、腹肌及后背,主要征象为肌肉痉挛、出汗、头痛。
施救人员应将患者扶到阴凉处休息,在患者可以忍受的情况下,用毛巾包裹住冰水混合物,敷在痉挛处,冰敷时间不超过20 min。
给患者喝些含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红牛不属于运动饮料),如果没有就喝水。
热衰竭
患者发生热痉挛而没有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会迅速转变成热衰竭,主要表现为恶心、头晕、呕吐、肌肉痉挛、感觉晕厥或疲劳、大量出汗。
施救人员要快速将患者扶到阴凉处休息,如果没有阴凉处,可用急救毯搭建阴凉。尽可能多地脱掉患者的衣物,如上衣、鞋袜等。用凉水喷洒患者全身,给患者降温。也可将毛巾衣物等柔软物用凉水打湿后,敷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两侧,予以降温。
如果患者能够吞咽,可以给患者喝一些运动饮料,如果没有就喝水。
热射病
热痉挛和热衰竭会迅速转变成热射病,热射病的征象为意识不清、感觉疲劳、头晕、晕厥、恶心或呕吐、肌肉痉挛、抽搐等。热射病患者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如果有条件可将患者脖子以下浸泡在水中,没有条件可以在患者身上喷洒凉水或将毛巾、衣物等柔软物用凉水打湿后,敷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两侧,同时予以降温。
在救护车到达前,如果患者失去反应、呼吸停止或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注意:当热射病患者恢复意识后,应立即将其从水里捞出,否则继续降温会导致低体温。
局部冻伤
一旦冻伤就可能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特别是遇到高温,冻伤部位将会皮肤瘙痒,严重情况会出现溃烂化脓。
救援人员要让患者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用衣物或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恢复温度,不要揉搓冻伤部位,如果需要接触冻伤部位,动作应轻柔。
从冻伤部位取下紧贴的戒指、手镯,有条件可将冻伤部位泡在温水中。如果患者有再次冻伤可能,不要尝试给冻伤部位解冻。(本文节选自《劳动保护》杂志社企业员工安全技能提升系列丛书《作业现场常见事故伤害现场应急处置》,作者单位系啸傲天下应急救援教官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