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

2021-11-23汪棚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观大学生学生

文/汪棚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一)就业的主动意识有待增强

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行大学生统包统分就业制度,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上缺乏自主就业的积极性,一些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选择逃避,不敢去竞争优秀的就业岗位,甚至不愿意去参加招聘会[1];还有一些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选择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甚至盲目跟风去选择一些看起来“很有前途”的职业,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情况。

(二)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

在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和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依然有许多学生没有认清现实,对就业的期望值偏高,认为大学生毕业就应该当干部、当白领、当领导,或者就是高薪的私企外企,这样的工作才可以配得上自己大学生的身份,他们的就业期望值明显高于自身和社会的实际水平。大多数学生的就业目标普遍集中在工作稳定、高薪水、社会地位高这些方面,从整体来说,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较高,没有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在存在城乡差距的社会现实面前,城市意味着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好的工作待遇;而农村以及偏远山区则意味着发展机会少、条件艰苦、生活不便。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吃过苦更不愿意吃苦,甚至很多城市的孩子都没有去过农村。因此面对就业选择时,大多数学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城市,能留在一线城市就不去省会城市,能在省会城市就不回地级市,只有少部分学生发扬了“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农村去”的奉献精神,当前学生的艰苦奋斗观念有待提升[2]。

(四)就业取向功利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不良思想也开始传播,许多学生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在就业取向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化,在就业择业时更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得失,重物质条件,轻精神文明,面对择业时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存在盲目性择业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放松,平时很少关注就业方面的情况,在毕业前夕,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而且面临着毕业论文的压力,导致精力被分散。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在慌忙中选择了一份工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事先对自己选择的行业也没有进行深入了解[3]。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科学规划,择业也是如此,盲目选择就业岗位的一个后果就是很大比例的学生在短期内辞职。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以及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既有社会因素导致的就业问题,也有高校就业教育原因,还有着学生自身及其家庭教育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第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孔雀东南飞”成为每年大学生毕业季的一个显著特点。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各方面设施更加完善,企业数量更多,就业的机会选择多,薪资水平也更高,各方面的发展前景都要更好一些;在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生活及娱乐设施少,就业的岗位更少,薪资待遇等方面也不如城市。大多数学生处于发展前景以及自身实际的选择,从而更偏向于城市工作,都希望可以在城市扎根,留在城市生活[4]。

第二,用人标准不科学。首先,在当前的就业市场处处充满着歧视,还有一些“关系户”招聘通过“打招呼、走后门”等,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招聘条件偏高,许多企业招聘时要求留学经历、高学历、名校毕业、社会实践经历以及各类证书等条件,无形中加深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感,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伪造虚假的简历,误导了学生的就业观。

第三,就业环境不够完善。有的企业现在依然实行“996”工作制度,甚至鼓励加班文化,不签订劳动合同,漏缴少缴社保等,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当前不良的就业环境,也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大学生并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长期以来都是在校园内学习、生活,对社会的真实情况不够了解,一些企业的不良行为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观。

(二) 家庭因素

第一,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就业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他们肩负着毕业后支撑家庭生活的责任,会更倾向于选择一些薪资水平高的职业,而对职业岗位的其他方面却关注得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他们选择职业时,会更多地在意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一些自己的爱好职业。

第二,父母的观念。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父母的意见是自己就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那些相对缺乏主见的学生而言。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因素等原因,父母的就业观往往更加保守,他们更倾向于银行、教师、公务员、医生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些稳定的工作岗位,并且往往会替学生出主意、拿意见。

第三,家庭教育。有的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要奉献社会、热爱国家,那么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军人、医护人员等岗位;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勇于挑战新事物,那么这些学生可能会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岗位;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安安稳稳,则学生会选择一些离家近的工作。

(三)个人因素

第一,自我认知缺乏。在上一辈人眼中,大学生是“凤毛麟角”“人中龙凤”,从小给孩子灌输的理念就是考上大学就会高人一等。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还是有一些学生自认为“高人一等”,缺乏足够深刻的自我认知,从而在就业观上面表现得非常“自傲”。

第二,角色转变能力不够。由于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学生”的身份,学生的身份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会给自己带来优惠和便利,一直在校园内生活,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照顾,突然有一天转变身份成为“社会人”,自己一个人进入社会生活,转变十几年来早已习惯的角色,会让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就业产生畏惧、抵触、抗拒的心理。

第三,个人素质。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但学生获取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文化知识,而非技能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是提升文化素质的,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到学以致用,将课本上的知识真正用于实践。在职场中,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一些高素质的劳动力,当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时,就会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5]。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对策

(一)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当下,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有更多合适的就业岗位和丰富的就业机会,才会有助于学生积极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政府要规范就业市场的不合理现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进行积极宣传,解决学生的“担忧”。同时,要深化改革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进一步缩小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让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也可以吸引人才、留着人才,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和不发达地区做贡献[6]。

(二)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

首先,学校要开设更多的就业创业培训课程和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情况[7];其次,要优化和调整学院和专业结构,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主动地适应和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从而充分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真实用人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急需的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

(三)学生个人方面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一定要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认识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是提升就业能力的第一步。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主动参与就业的过程,多参加一些招聘会,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不同职位的工作情况,要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就业市场的信息,多关注学校部门和政府部门发布的就业公告,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8]。其次,要积极地去参与就业知识的学习,参加各类就业培训课程,提前做到“心里有数”,树立一个良好的就业态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就业观大学生学生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