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1-11-23侯俊芳唐静张海霞
侯俊芳,唐静,张海霞
开封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中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内膜样腺癌,约70%以上病例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常见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然而近年来EC发病呈年轻化及上升趋势。手术是目前治疗EC的主要方式之一,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EC分为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其发病与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凋亡蛋白被抑制等有关,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在EC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价中起到较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EC组织中ER、PR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旨在为临床E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EC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诊断标准;②年龄40~70岁;③行子宫全切术;④初次接受手术;⑤术前未行放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抗癌治疗;⑥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其他恶性肿瘤;②有严重的心、脑、肝、肾或其他疾病;③随访失访。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00例EC患者,选取100例EC患者的手术后石蜡包埋EC组织标本。另取同期10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肥大症、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
1.2 研究方法
1.2.1 免疫组化法检测ER及PR 术后切除的病理标本经石蜡包埋处理,连续切片,厚度约4 μm,在室温下放置1 h,然后在二甲苯中浸泡10 min,接着在95%乙醇中浸泡2次,每次5 min,再在80%乙醇中浸泡3 min,以完成切片脱蜡及水化;利用高压进行2 min抗原热修复,pH值为6.0;每张切片上分别加入3%过氧化氢50 μl,室温下孵育10 min,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冲洗3次,每次3 min,之后将PBS清除干净;每张切片上分别加入一抗50 μl,在4℃的环境下过夜;用PBS冲洗3次,每次3 min,后在每张切片上加入MaxVisionTM2/HRP试剂,室温下孵育30 min;用PBS冲洗3次,每次3 min,后在每张切片上加入100 μl配置后的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显色液滴,3~5 min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用自来水冲洗终止显色;用苏木精、PBS分别复染、冲洗、返蓝;采用梯度酒精脱水干燥,最后固封、镜检。全部操作完成后对染色图像进行采集,在染色相对满意的切片中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清晰区域进行结果判定,均以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判定:细胞核呈棕黄色而细胞质不着色为阳性细胞。每个区域计数100个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细胞数,其中阳性细胞<10%为阴性,反之为阳性。
1.2.2 临床特征收集及随访 收集入组患者病历资料,逐一核实原始记录,经由专人统计整理:患者年龄、绝经情况、EC家族史、病理组织学分类、生物学特征分型、肌肉浸润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信息。入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截至2020年6月31日),每2个月门诊复查1次,行MRI检查并按规定填写随访记录登记表,随访期间死亡患者5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检验结果采用对数秩;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ER、PR 表达情况的比较
EC组织中ER、PR及双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1)表1 EC和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情况的比较[n(%)]
2.2 不同临床特征EC患者的EC组织中ER、PR表达情况的比较
不同年龄、是否绝经、是否有EC家族史、病理组织学分类、生物学特征分型EC患者的EC组织中ER、PR及双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肌肉浸润程度、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EC患者的EC组织中ER、PR及双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表2 不同临床特征EC患者的EC组织中ER、PR表达情况的比较(n=100)
2.3 ER、PR 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ER、PR及双阳性表达均与EC患者肌肉浸润程度、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
<0.05)。(表3)表3 ER、PR表达与E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4 ER、PR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00例EC患者随访1年期间死亡7例(7.00%)。ER阳性表达45例,死亡2例(4.44%),ER阴性表达55例,死亡5例(9.09%),E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0.797,P
=0.372)(图1)。PR阳性表达47例,死亡2例(4.26%),PR阴性表达53例,死亡5例(9.43%),P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0.968,P
=0.325)(图2)。ER、PR双阳性表达42例,死亡2例(4.76%),双阴性表达51例,死亡5例(9.80%),ER、PR双阳性表达与双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0.786,P
=0.375)(图3)。图1 ER阳性表达(n=45)与阴性表达(n=55)EC患者的生存曲线
图2 PR阳性表达(n=47)与阴性表达(n=53)EC患者的生存曲线
图3 ER、PR双阳性表达(n=42)与双阴性表达(n=51)EC患者的生存曲线
3 讨论
EC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于子宫内膜腺体,以腺癌最常见。EC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女性当中,恶性程度较高,由于早期症状不足以引起重视,超2/3的患者就诊时已到了晚期,预后较差。然而目前国内外对E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发现其发生发展与原癌基因的异常激活、抑癌基因的异常失活、ER及PR等标志蛋白的过度表达等有一定的关系,还有研究表明EC中的ER、PR等免疫组化因子与不同的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将有助于判断EC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制订的分子标志物寻找出来,并探索其中的关系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发现EC组织中ER、PR及双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组织,这一结果与代艳芬等、Yu等研究有一定相似性,说明ER、PR的阳性表达越低,子宫内膜组织越易癌变,分析原因可能是当细胞发生癌变时,受体的产生受到损伤,当肿瘤细胞恶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彻底丧失ER、PR,使ER、PR的阳性表达大大减少。本研究中,ER、PR及双阳性表达与EC患者肌肉浸润程度、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而与年龄、绝经情况、EC家族史、病理组织学分类和生物学特征分型无关,这一结果与王晨和孔为民、娄雪玲等研究有一定相似性,这说明ER、PR及双阳性表达越低,肿瘤恶性程度风险越高。这对EC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提示意义,ER、PR及双阳性表达低,肿瘤恶性程度高,术后需进一步行放化疗;ER、PR及双阳性表达高,肿瘤恶性程度低,可考虑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即可。本研究还发现了EC患者预后和ER、PR及双阳性表达均无明显关系,这一研究与周慧玲等、Athanassiadou等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后两者的研究表明ER、PR阳性表达越高,EC患者的预后越好。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纳入例数较少或是随访时间较短,也可能是研究中EC患者的病情较单一,不具备完全充分性,同时本研究仅使用免疫组化法对患者进行筛查,也存在部分检查结果假阳性的情况。
综上所述,EC组织中ER、PR的表达与肌肉浸润程度、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关系,这提示ER、PR等分子的检测对制订合理的EC治疗方案、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ER、PR的表达也可能与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数据加以探索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