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主题班会活动的实践探究

2021-11-22魏超

红豆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初中德育

魏超

【摘要】在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后,开展主题班会是能够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重要形式。运用主题班会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可以使学生具备更为先进的思想,获得更为健康的教育,从而形成优良的校风。教师需要推动主题班会的多元化,让学生能够在班会中感受诚信自强,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因此本文对主题班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列举部分主题班会开展策略,期望提升学校的德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主题班会;初中;德育

众所周知,初中主题班会的实施是德育当中的关键环节,德育教育可以起到端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班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建设,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一、初中主题班会的现状

(一)初中主题班会形式单一

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阶段的大部分班会形式具有单一化的特点。班会时,仍然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班会模式不能有效将德育渗透进来,长期下去,会使学生逐漸丧失对班会的兴趣,教师也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另外,即使有的教师有意在班会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也往往局限于讲述几个关于德育的故事,并不能使学生受到有效德育。

(二)对班会重视程度不足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学校、教师甚至家长都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德育方面有所疏忽。而在有限的班会活动中,大部分时间也是教师在讲述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对德育方面内容很少有提及。这样班会就成了教师间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工具,不利于学生德育的发展。

(三)教师对主题班会把握与设计不足

大多数教师对开展主题班会的把握与设计缺少掌控能力。长期下去,班会成了一种“摆设”。比如,在主题班会上,教师讲完了该讲的内容之后,便开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会尝试着去开展一些其他的教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班会成了课堂的一部分,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德育的渗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活动

(一)以人性关照为原则深化班会内容

德育主题有多种,德育的活动形式也是多样的,但是德育开展的基础是以仁怀关照为原则。教师在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要以关照、关怀为原则,深化班会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开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开展此次主题班会。首先,教师可以呈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例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在分享之中暴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随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表现,开展德育教育。“何为滴水之恩?何为涌泉相报?请你们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这样对话式的教学更能够促进课堂的和谐性,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有一天,我考试没有带工具,旁边的同学借给了我,所以,我无比的感谢”;“所谓滴水之恩就是很小的恩情”。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回答,教师要始终秉持着耐心、温柔,有效的引领学生发现,滴水之恩并不是很小的恩惠,而是夸张的说法;引领学生发现,无论别人对我们是小恩还是大恩,我们都应该铭记,并且寻找途径去报答。这样的德育主题班会,体现了人文性,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性,促进了班会的和谐性。

(二)以多样形式为途径提升班会效率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开展班会的资源有限,但是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德育活动。教师既可以搭建课堂德育活动与课堂德育活动的联系,也可以搭建校内德育活动和校外德育活动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德育主题班会上感受到真正的德育班会,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开展“我说我做”德育班会时,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实现主题班会的创新。首先,教师要保证主题班会的形式不受限制,主题班会开展的时间和场所不受限制。针对此次德育主题班会的独有特点,即长期性、过程性,教师可以每一个月围绕学生的变化开展一次德育主题班会,主题不变,内容改变。其次,由于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而且喜欢多样化的主题班会内容。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班级联合举办大型活动,或召开班级纪念日活动,来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我做我行的主题班会。其三,教师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可以设定主题的大方向为我做我行;而对于此次班会的主题,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创新,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这样确定本次主题的题目“因为我说我做强调做的重要性,如此我想将此次的题目定为:那些不算话的话”。让学生自主定题目的方式,无疑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真正的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自尊、自爱、自信的品格,真正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

三、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的开展

(一)建设良好的班会氛围

在开展班会前,教师必须创造更好的课堂环境。也就是说,需要教师努力创造和谐向上、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之中,体现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在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班会当中,教师需要针对“行为”向学生展示一些视频图片,其内容可以是交通规范,也可以是比如随地吐痰等日常的不良行为,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建立健全学生的价值观念,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开展班会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借助生活当中存在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正确的人生观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不文明、不遵守行为规范的事情。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讲出完整的故事。比如,学生可以讲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插队现象或者是随地乱扔垃圾现象等。在学生阐述完故事后,教师也要进行及时评价和引导,让学生展开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应当如何去做或如何去劝诫他人不要这样做,使学生在讨论中能够形成责任意识,也可以将班会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对相对枯燥的内容有效接受。对于初中生而言,大部分主题班会成为灌输知识、教育的一种形式,这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开设主题班会前必须要考虑主题班会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针对某些学生不注重个人卫生和劳动意识不强等思想错误而导致的行为习惯不正确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建构故事,围绕邻里之间、同学之间的故事概况,让学生现场进行创编,之后再进行表演。教师也可以从班级日常的卫生情况出发,针对随地乱扔垃圾、桌面乱七八糟等现象来编排小品或话剧,内容可以为前后桌之间因为卫生问题发生争吵或是卫生委员与乱扔垃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故事等,这种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更加符合主题班会教育的目标。

(四)注重班会设计原则

开展主题班会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对主题班会的内容进行精确设计。首先,主题班会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就是需要教师将学校和日常的工作落实到主题班会内容中。其次,主题班会必须有针对性,也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以及不同的行为习惯来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深入学生内心。最后,主题班会需要具有整合性,整合性包括教師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题班会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

四、精细化开展精品主题班会课

主题班会课精细化的主要内容应当是针对主题班会课的类型进行精细化的改变,其中第一项应当是改变传统的主题班会课模式,主要针对班级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良好的班风是以着重解决班级内部问题为首要基础的,也因此,班级内部存在的问题成为主题班会课最典型且直接的内容。班主任在确定班会课主题前,应当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多多了解班级内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与学生进行谈话的形式,了解最真实的班级内部情况,可以开展定期的“信箱说问题”的投稿活动,组织学生对自身所想要改善和解决的班级内部问题,以书写的形式进行投稿,班主任在收集稿件后,应当及时进行整理,避免失去时效性,且在众多问题当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班会的主题,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会是解决班级内部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主题班会课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发现和观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也可以运用网络、手机、信息方式与家长群体进行密切的交流和讨论,主要了解学生在家庭当中的学习状况,以及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并制订合理且切实可行的班会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从学习和日常点滴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除此之外,班主任在选择主题班会课类型时,应当注重以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基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在此年龄阶段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也能够帮助学生完整且系统化地解决问题。在主题班会课实施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平时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就要对学生展开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有教育意义的宣讲活动。可以定期开展以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由学生集体选举或教师推荐出主持人,经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在整个主题班会演讲活动过程当中应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举办宗旨,不仅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开展主题班会课的乐趣,也能够让学生在演讲过程当中收获学习经验,让学生们能够形成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也能够在活动当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其次,主题班会课精细化的实施策略也要注重主题,班会课的开展应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基础,不仅可以开展定期的活动,也可以开展定期的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之间能够更加具有合作精神,减少矛盾的发生。最后要在主题班会课结束时进行成果总结和价值引领,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课应当全程不偏离主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在结尾处要有一个好的收尾和总结。

五、开展新型主题班会

(一)采取新型组织模式,选定趣味性内容

就组织方面而言,新型主题班会需要采取创新性的组织模式,以活动为载体,以互动性活动让初中生更直接地进行体验,并深入地交流个人的真实感悟。从内容上来看,则需要选定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对内容、过程及场景进行布置,让学生们进行沉浸式的体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传统说教班会。具体需要从以下方面深入展开:首先,主题班会需要提高学生的活跃性,让主题班会活动更具人情味,更有趣,更好玩,唯有趣味性的活动形式,才能够吸引学生们参与,让学生在玩乐中接受德育教育。其次,主题班会需要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只有让一半学生能够积极地加入主题班会的交流,主题班会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最后,教师作为组织者需要优化导入模式,以衔接导入、情境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等多个方式,从开端就吸引学生的关注点。

(二)把握举办时间节点,保障班会频率时长

教师需要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按时按质地组织主题班会,同时明确每期主题班会所需要达成的德育目标,根据目标对合理地安排每一节主题班会的时间节点、班会时长与内容部署。从主题班会的举办日期来看,可以与感恩节、父亲节、青年节、母亲节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节日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除此之外,主题班会的组织需要有序化,科学部署主题班会的组织频率与举办节点,在保障内容的创新性的同时,加强各个环节与主题的紧密性,各个细节之间需要融会贯通,合理地控制班会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此才能够让德育效果更佳。

(三)提高教师德育能力,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如果教师自身的德育教育能力不足,那么教师就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以身作则,同时深入了解新型主题班会的形式与内容,坚持互动性的原则,摆正自身的位置,将学生作为班会的主体,做好引导工作,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班会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主题班会必须结合新时代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思想情感来开展相应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引导,以情感带动学生行动,确定班会主题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更好地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学军,豆小琴.如何让参与式主题班会发挥自主教育的作用[J].亚太教育,2019(12):175.

[2]陈永彬.初中班级德育主题班会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02.

[3]张初平,张克玉.初中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04):64-66.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初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