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2021-11-22王艺颖杨成浩桂伟鲁娜
王艺颖 杨成浩 桂伟 鲁娜
【摘要】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加重视,团体音乐治疗慢慢走近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文章主要论述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通过从团体音乐治疗的可行性、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热点问题以及团体音乐治疗如何具体运用三个方面论述,论述结果为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可行的,有效的,旨在推动各高校的团体音乐治疗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团体音乐治疗;大学生
我国的音乐治疗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已有40年,虽然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音乐治疗研究、学科建设较晚,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我国的音乐治疗在临床实践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快速,且與本国传统医学、文化相结合,大量运用中国乐曲,实现了本土化的音乐治疗研究,体现了中国音乐治疗特色。在如今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背景下,音乐治疗逐渐进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受到广大学生以及各高校的喜爱。而团体音乐治疗是在大学生群体心理教育音乐治疗活动中最常用的音乐治疗类型,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一、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
团体音乐治疗是音乐治疗类型中的一种。面对数量多、个体差异大的大学生群体,团体音乐治疗活动人数由10人到30人甚至大型活动可达到百余人,很好的缓解高校人力、物力不足等问题,提高活动效率。团体音乐治疗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主要是在以大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为媒介,用音乐调节情绪,以及团体活动形式多变等方面。
(一)以音乐为媒介,大学生感兴趣易接受
从音乐本身来说,做为文化的其中一种呈现方式,各流派间“百家争鸣”。流行、摇滚、民谣、说唱、朋克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种类,可以感受不同音乐带来的快乐、忧伤、放松、兴奋等情绪和体验。而且有学者的研究表明:“纯粹喜欢听音乐的大学生比例为30%,为了改变心情而听音乐的大学生比例为70%,而100%的大学生认为听音乐可以受到音乐的感染,从而产生心情变化”。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1]从结论里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学生群体间,存在通过以聆听音乐方式进行自我宣泄的普遍性认知。
从音乐的社会属性来看,音乐做为一种社会性的“共通语言”,可是具有一些语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大学新生这类还互相不熟悉的群体中,音乐往往能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打破彼此间的陌生情节,起到非语言也可以进行交流的作用,更容易被存在人际交流障碍、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大学生接受;不仅如此,将音乐融入大学新生的团体活动之中更能够激发其团队意识的树立和班集体氛围的快速凝聚。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不仅能够快速了解和认识新同学,而且在完全曝光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我。所以,以音乐为媒介的团体音乐治疗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从而参与到活动中,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
(二)音乐有调节情绪功能
物体发生振动以波的形式传入我们的耳朵,通过耳蜗的第一级的信息处理将物理刺激转变成电信号,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人们将好听有规律的声音定义为音乐,大脑通过对音乐的解读,赋予音乐个人化情感和社会认知。从不同情绪情感的音乐中,人能够产生喜怒哀乐等心情,还能够激发人体的副交感神经,让人产生类似于真实情绪情感的体验,达到一种音乐与当下心情与同步的情况,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不仅如此,从音乐的心理学上来看,不同的音乐能唤起人们不同情绪的变化,明快跃动的音乐能产生人们轻松舒畅的心情暗淡哀婉的音乐能引起人们伤感哀怨的情绪。[3]
音乐的频率、波形,影响音乐的音高和音色两种特质,频率越高越紧张,频率越低越松弛。对不同性格的大学生来说,外向型的更容易喜欢音高高、音色明亮、频率高的音乐,内向型则反之;音乐的响度、力度、和弦转化变化排列方式以及协和性等元素影响音乐的音量、感情和色彩,不同风格能够促生的情绪情感让人动容,音乐的这些特质也能够在情感同步的过程中带给大学生新的体验。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更具直接性。通过音乐作用于人脑的物理、生理和心理机制,我们能够通过音乐活动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情绪进行干预和调节。
(三)团体音乐治疗方法多样,形式灵活
团体音乐治疗在活动的选择上可以从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中选择。例如接受式音乐治疗中的音乐聆听讨论、肌肉渐进方松、音乐想象等,再创造式治疗中的歌曲改编、声势律动,即兴演奏式的音乐创作等。团体音乐治疗活动可以在这三类中任意选择、结合或创新,可以运用一切与音乐元素相关的做活动,并且还可以与其他表达性艺术相结合,例如舞动治疗、音乐绘画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热点问题
(一)人际交往方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的来说,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舍友,缺乏安全感,不愿意或是不知道怎么去和他人沟通,且容易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产生摩擦。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沟通交往不够,又极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学业情感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学习目标不清晰对未来规划也不明确,并且一部分大学生因参加过多的校园实践活动、学生会、社团等造成时间分配不平衡,影响生活和学习,产生焦虑情绪,失眠。大学恋爱是美好的,但许多大学生在感情中受挫,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无法调节自身情绪,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甚至出现偏激行为,导致悲剧发生。
(三)就业考研方面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太理想,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使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一定压力。大部分学生由于大学前中期没有明确目标,导致履历不够丰富,无法达到就业单位的要求时产生挫败感、自卑感,情绪低落。选择考研的大学生,面对逐年增加的考研人数时,压力不言而喻,长期处于学习、紧张备战状态,引起神经紧张,导致焦虑。
三、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团体音乐治疗通常采用圆圈形式,圆圈形式可以容纳更多活动人数,且每一个人到中心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可以更好的观察到圈内每一个人。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目的主要体现在增加人际互动促进团体融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以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运用方法如下。
(一)增加人际互动,促进团体融入
这一阶段主要是支持性层次的音乐治疗,音乐活动注重积极参与以及此时此地的意识。在团体的第一次活动或成员相互之间不熟悉的团体做活动时,可采用你好拍手舞或趣味自我介绍,使成员相互认识简单了解。第二环节可以采用接受式音乐治疗的歌曲讨论,由治疗师或成员播放一首歌曲,聆听结束后,治疗师引导成员对这首歌曲的体验或感受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团队成员之间找到共同点,增加熟悉感,促进团体融入。还可以采用鼓圈,“鼓圈”则是近年来由欧美国家引入我国的一种团体式即兴演奏形式。鼓圈(Drum Circle)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系统,最常见的是一个人在中间指挥,通过指挥者的手势和声音,大家不断地变换节奏,把鼓声和节拍融合在一起,使之能够舒缓人的情绪,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2]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多采用的是特定目的的节奏型活动。鼓圈中乐器主要由鼓类和散响类组成,多种乐器供参与者选择,跟随引导者进行演奏,在节奏的变换中使成员感受团体参与团体融入团体。此外在成员间较为熟悉的团体中,可采用即兴式音樂治疗中团体治疗中的音乐即兴演奏、音乐自画像、音乐他画像等,更容易促进团体成员的自我情感表达及团体间的互动。
(二)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这一阶段可采用即兴演奏,所有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演奏。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由成员们自由的演奏,治疗师也可以按照团体的特点来对内容进行设定,演奏者根据设定的内容(比如联想、情绪、故事、形象)及治疗师设定的规则、结构和标题进行自发的演奏。[3]还可以采用音乐引导想象,先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音乐肌肉渐进放松,在意识转换状态中根据治疗师的指导语进行想象,通常指导语是美好的大自然景象,使参与成员产生积极美好体验。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音乐治疗不单单可以采用音乐,我们也可以通过音乐+绘画的形式进行活动。音乐绘画有很多种形式,例如个体独立绘画,小组绘画、共同完成一幅画等。通常采用独立绘画,治疗师提前准备好彩笔和画纸,以及音乐选定。在选定的音乐背景下,参与者自由的绘画,歌曲结束后等所有参与者画完,治疗师引导参与者轮流对自己的画进行介绍与分析。音乐绘画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在音乐治疗师引导下对自己的绘画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更深层次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外,音乐心理剧中的音乐对话、音乐角色转换、音乐与分裂的自我、音乐镜像等技术方法都可以让参与者在剧情中表达内心矛盾、释放情感以及看到他人表演,换位思考,能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好的从融入团体过渡到进入社会。
结语
团体音乐治疗是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处在团体环境中,许多问题都离不开人际交往,而团体音乐治疗使大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促进交流,增强沟通能力,认识自我,调节情绪等。因此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可行的,有效的,各高校的团体音乐治疗方式也定会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孟洁.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24-25.
[2]高浩,赵雨薇,石伟涛,强润东.鼓圈治疗的研究进展[J].科技风,2018(14):235.
[3]胡建,徐洁玉.音乐治疗视角下提升贫困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与对策[J].北方音乐,2020(10):234-235.
本文系江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音乐团辅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引导研究与实践(编号:XG2020SZ16)。
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心灵乐梦团”音乐心理援助服务项目。
作者简介:
王艺颖,女,1998.9,广西,汉族,本科在读,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学生,音乐治疗。
杨成浩,男,2000.8,广西,苗族,本科在读,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学生,音乐治疗。
桂伟,男,1981.2,汉族,江西进贤,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学院,330004,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讯作者:鲁娜,女,1980.8,汉族,重庆,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330004,讲师,硕士研究生,音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