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课堂纪律的管理研究探讨
2021-11-22沈卓
沈卓
摘要:课堂纪律的管理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因为课堂纪律的管理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传统的课堂纪律问题特点分析,从现在老师、小学生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老师的注意,让他们关注课堂管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从而采用人性化的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管理课堂,学生能够更好地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教师;课堂纪律;管理
一、小学教师课堂纪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课堂纪律管理的认识不强
好的课堂纪律不是指在课堂上大家不说任何话,课堂氛围活跃不是课堂纪律不好。然传统的课堂纪律管理观念往往是对课堂秩序的控制,努力为学生树立教师的威严。传统的课堂就是要求学生能言听计从,学生能营造安静的课堂学习氛围。认为学生安静了就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学习。但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发展,有促进课堂教学的作用。然而当学生违法课堂纪律时,教师仍然采用严厉的态度,导致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久而久之课堂完全没活力。就违背了管理课堂纪律最初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她们还忽视了好的课堂纪律是有效的课堂管理能预防和减少学生开小差的概率,但不能完全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
(二)没有把握好自由与限制的尺度
宽严适度,掌握分寸。任何措施和手段都应该宽严适度,有适当的分寸。因为任何方法措施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都有一个“度”,达不到这个“度”或超过了这个“度”,不但不会产生积极作用,还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在情感的流露、措施的宽严、批评语言的用词方面都要精心把握,现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课堂上就会用许多开放的教学方式,认为采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可一节课用半节课来讨论。一部分学生做旁观者,一半的学生在旁边做其他事,只有很少同学真正参与。过渡的自由或者限制都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
(三)教师缺乏管理技巧与管理技能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遇到突发事件时,年轻的教师就会手足无措。一方面影响了课堂教学,另方面可能伤害到学生幼小的心灵。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带来消极的结果。还有些老师没有经验容易忽视课堂上违纪行为或是草率处理,甚至不关心。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习惯导致课堂纪律难管。所以老师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判断要正确,善于控制情绪,行动要谨慎,果断,切忌急躁,冲动,感情用事。要理解、尊重、爱护学生,明白这些之后,教师就能更好的管理课堂纪律。
二、小学教师课堂纪律的管理研究研究的意义
(一)可以促进教师各种能力的发展
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对小学生心理和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考验一个老师的洞察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从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来看也锻炼了一个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地发现课堂潜在的纪律问题并且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进行管理。也就具备了机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学生沟通的能力,通过研究它,教师可以从中吸取管理经验,还可以促进教师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可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同一个班,所有的学生的学习条件、环境、起点都一样,但一节课之后却有很大的差别,在这当中虽有学生的智力因素影响,但更有教师的课堂管理组织。课堂管理得好就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如果课堂管理纪律的方法不当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研究专家埃默说 “管理的标准与学习成绩间的关系表明,更有效的课堂管理总是与更显著的学习成绩紧密联系"当我们评价教学成就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以及对管理的有效程度的评价常常是明确而有意义的”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所以掌握管理课堂的方法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可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专家埃默还指出:“学生的态度! 自我意识等表明,与学生消极的情感有关的教师的某些行为, 也总是与更少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更多的学生捣乱行为联系在一起,这正是糟糕的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教师管理課堂纪律要讲究方式方法,采用一种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从她们的角度出发的,并且有助于他们长远发展的管理方法。一旦管理方法不当就会打击他们学习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就会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管理课堂纪律方法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以促进正常教学活动的完成
教师上课前要进行备课,备课是理想化教学,是虚拟的。但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大的差别,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不集中。再加上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而教学活动是在课堂上展开的。课堂纪律不好,教师就会花时间来管理纪律,这样一来教学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管理好课堂纪律会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纪律[J].课程·教材·教法,2014(7):23.
[2] 刘家访.课堂管理中纪律的问题与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