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劳动教育资源融合,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2021-11-22刘少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0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线上教育劳动教育

刘少芬

【摘要】本文探索如何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利用线上技术优势促进线下的劳动实践,围绕学生居家劳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劳动素材,开发系统化的课程,让劳动教育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内容上的限制,可以零整结合,优化线下劳动难以突破的效果,也适合疫情期间居家劳动教育的方式。课程开发注重特色化、主题化、实践性和五育融合,对提高学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树立良好的劳动态度与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很有促进意义。

【关键词】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线上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可见,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者对新时代的劳动素养有多种不同解释,例如认为是基础性劳动技术知识与能力以及新时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品质;以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由情感态度、技能能力、动机信念三维度构成等。本文表述的劳动素养,包括掌握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树立良好的劳动态度与劳动观念等综合素养。学生不仅对概念理解,更重要的是实践,激发知行合一目的。教师通过实践发现,通过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结合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让劳动教育突破空间、范围与内容上的限制,优化了线下劳动教育的效果。课程开发注重特色化、主题化、实践性,注重五育融合,对提高学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树立良好的劳动态度与劳动观念,对提升劳动素养很有促进意义。

一、发挥线上技术优势,促进学生爱劳动、会劳动

第一,利用线上技术优势促进学生会劳动。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发挥线上技术优势,围绕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基地农耕劳动以及大自然资源结合到课程开发中,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化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当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联系起来,又力所能及地实际操作,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劳动生命力才容易被唤醒。因此,线上教育通过微视频的录制、直播技术、艺术美化等,将学生居家劳动操作以及难点清晰地展示,可以综合不同时间多项主题的相关劳动内容,经过教师的剪辑整合优化,丰富而全面地呈现,克服以往只要线下示范的局限性,学生可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在实践中学习。例如,高中生日常衣柜、书柜收纳等劳动方法,结合不同家庭、不同地方环境相关内容与要求通过几个微视频展现;更换灯管、保养锁头、门把,寻找家庭安全隐患、逃生路线、防震活命三角区;如何清洗猪小肚、如何去掉鸡皮、怎样把肉类过水,如何用刀削瓜皮、砍排骨、切猪肉等。不仅注重内容,还关注细节清晰指引。通过线上的指导平台,指导学生线下学生常劳动、会劳动,消除劳动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劳动自主性和习惯养成。

第二,线上技术拍摄结合生产劳动内容,促进学生爱劳动。线上拍摄居家劳动课程结合生产劳动内容显特色,吸引学生爱劳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于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例如居家美食劳动,该课程内容广泛而丰富,从“舌尖”每天接触的米饭、家常菜、靓汤或面食,取材和做法也多种多样。但要从中挖掘特色内容,可跟当地生产的动植物以及饮食传统文化等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爱學、乐做。如镜头带同学到田园菜地找找车前草,加上赤小豆和猪小肚煲汤,引导学生尝试广州传统靓汤的想法做法和意义,分享车前草的有趣故事以及在《诗经》《本草纲目》中的历史应用。制作香囊的手作劳动中,教师先带同学到百草园问香识草药,认识多种药用植物及其功效,再采摘制作防蚊、防疫等香囊。春、夏季带同学采摘木棉花、甜玉米、胡萝卜等,了解其形态特征和功效,再指导如何劳动实践,每一项都激发学生自己亲自劳动一次,做出的效果跟老师的或同学的比较色香味。还有很多实例,如面食手作方面的劳动。和面的时候,从实践中可以得出粉和面要求的水温要求的不一样,也可以尝试失败的实践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粉和面怎么得来的?可通过视频和资料查找、基地实地种植作物拍摄,学生感到内容全面、生动与新颖,不仅了解餐桌上的食物怎样做,还了解其生长环境、季节性影响,劳动各个环节辛勤才能收获,环环相扣。这体现了居家美食劳动与农耕、生产、自然相结合,让劳动内容丰富而广泛,还具延续性,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探究,这样的课程有特色,也有生命力。

二、课程系统化开发,促进学生常劳动

第一,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化开发,为学生常劳动提供资源平台。《意见》中指出:在大中小学阶段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因此,我校有针对性地创设居家劳动、田园农耕劳动、自然考察劳动、研学旅行劳动、科技制作劳动等。疫情期间开发学生居家劳动系统化的课程。居家劳动可以开发成美食劳动、美居劳动、文化传承融入居家劳动内容中,每类课程都开发多个主题,借助线上教育视频与网络优势展示,引导学生常劳动、乐劳动。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满足“舌尖”的需要,懂得绿色环保健康饮食的重要、粮食节约的必要性;通过保洁居家劳动,可以收集到房间整齐干净明亮,清洁卫生有利防疫;可以通过劳动种植,让居家阳台充满生机。通过劳动,体验心情的舒畅。因此,通过系统化的劳动课程开发设计,培养学生常劳动。如下表,展示居家劳动系统化内容的部分,通过多项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常劳动,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居家劳动,促进学生想劳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居家劳动中,体现地方资源特色以及传统美食结合,让学生感觉到传统文化并不是遥远而高不可攀,就在我们的茶杯、餐桌、汤碗中,在劳动中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例如,学做薄撑、煮艾糍、桂花糕、绿豆沙;在煲汤当中加入淮山、枸杞、车前草等不同的药膳,炒菜里加入姜、紫苏、罗勒等药材香料;用艾草炒鸡蛋或者艾灸,学习用中草药煲凉茶,制作防疫香囊、防蚊香囊,还有掌握茶艺、会摆茶席要领,选用中草药煲凉茶、煲汤、进美食、防未病,领悟传统文化劳动教育韵味等。这些劳动很有乐趣,也可以分享到自己劳动成果,学生是很乐意劳动起来的。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和任务驱动等形式开展,并且能启发学生将劳动制作的经验延伸与丰富,不只是停留在老师演示的劳动课程部分内容。部分还融入STEAM理念,让多学科知识利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劳动的认知、技能提升的同时,提升劳动内涵。

三、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提升学生对劳动素养的体认

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融合,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提升学生对劳动素养的体认。人类的劳动实践蕴含着德智体美诸因素,因此,参加劳动的过程不仅是对德智体美各育成效的集中检验,也应该促进学生道德、智能、审美、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五育以德育为首,德育贯穿于各育之中,是其他各育的灵魂。以劳树德,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尊重勞动以及珍惜劳动成果,而劳动态度的培养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都注重五育的融合。

劳动不是简单的煮饭煲汤、洗衣拖地,出力出汗,更重要是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成果来之不易。劳动也是锻炼身心,学会处理问题的条理性,调节与人相处和谐关系,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劳动可以是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劳动教育是对其他各育的综合实践运用与成果的检验。劳动教育中注重劳动内容、工具使用、安全防护的认知和理解,身体的协调和用力,每部工序的前后与效率,劳动成果的整洁、美观等,懂得应用传统的、信息化技术、STEAM理念下多学科知识的解决问题等,在劳动中促进全面发展。马克思把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陶行知先生认为,体脑结合不是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通过教师设计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实施,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劳动知识、提升技能,升华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和劳动品质。

四、开展线上线下劳动教育整合的反思

第一,充分理解劳动素养的重要性。《意见》中指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劳动素养在《意见》中的提出,指引我们在教育中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成果的珍惜,还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劳动实践基地或者普通学校,都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开展,积极开发校内外以及家庭劳动课程资源,按主管部门要求开足课程,重视实践性,有过程、结果与评价,培养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长大后懂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树立良好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第二,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开展线上劳动教育要及时学习国家政策指引,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基地教师专业化的劳动教育能力,利用好基地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结合家庭、学校、基地合力推进劳动教育新模式。当中的信息化技术利用和团体合作非常重要。加强和学校沟通,不仅通过激励与评价让学生积极开展,也要让家长支持和参与,获得学校的支持和认同,政府的支持和宣传,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指导思想。加强与家长沟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要跟上,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孩子常劳动、懂劳动、会处事,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胜于无数次刷题满分答卷等意识。学校领悟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措施。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及时了解与落实,加强各方面沟通协调,对落实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对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57-63.

[2]王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儿童劳动素养[J].北极光,2019(12):101-10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冯建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出版),2020.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线上教育劳动教育
“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水利工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线上教育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广府艺术在线上教育的传播与探讨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