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诸子的诸子观
2021-11-22张静楠梁梅
张静楠 梁梅
【摘 要】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发展。自《庄子·天下》始,诸子之间开始互相评价,促进了各家学说的交流和发展,更有利于后代学者对各家源流作分辨。《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是先秦诸子评价的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分析三篇作品的文本与异同,发现诸子各家的评价都是为宣扬自家的学说而进行评价。虽然方法和观点有诸多不同,但是产生了相同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先秦诸子;《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4-0075-03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辉煌时代。诸子百家的争论发生碰撞,互相批评,力证自己的学说占据上风。诸子各家对于其他各家进行批评,出现早期学术批评的热闹场面。例如《庄子·天下》篇,荀子的《解薮》《非十二子》,《尸子·广译》《韩非子·显学》等,均明确表示对其他学家的评价。《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三篇是战国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章,本文以此三篇为主要分析对象,探求先秦诸子之间的学术评价异同。
一、《庄子·天下》对诸子的评价
战国后期诸子争论激烈,《庄子·天下》是对百家争鸣的参与和回应。马育良曾说:“《天下》篇的特点是,较早地从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描述了古代王官之学,经由邹鲁先儒《诗》《书》《礼》《乐》经学这一关捩点下移裂变为各执一偏的‘百官之学的历程。”《庄子·天下》是诸子学术批评的发端,为后来诸子批评之发展做出示范性作用。其认为:“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指出当时社会混乱的时代背景下,诸子各自根据一孔之见,宣扬自己的学说。还把各家学说比成耳目鼻口,认为其各有所明,但是不能相通。肯定诸子争鸣,但是又对其结果表示否定。《庄子·天下》将“道术”作为衡量标准,认为天下纷争,混乱的社会将导致道术的分裂。
《庄子·天下》将诸子根据学术思想分类,把十八位人物分为六派进行批评。如其云:“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悦之。为之大过,已之过循。”肯定墨家对于“道术”提倡的节俭、部分等级的继承,但是对于其学说中的“非乐”“节用”等思想进行批判。对邓陵子一类墨家后人相互指责、力争首领的做法提出反驳。指出“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肯定其符合“道术”标准的行为,批评其没有达到“圣人”的境界;认为彭蒙、田骈、慎到是“道术”之“公正”一面的继承,批判他们的作为不是真实的“道”,只是听取了“道”的概略。《庄子·天下》云庄子善于言辞,其思想与天地的谐和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但是其学说并没有发挥统一思想之价值。
《庄子·天下》用“……闻其风而悦之”的句式,对于各家学派中符合“道术”的方面加以肯定,但是对于其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将庄子的境界尊为最高境界,告诉人们他所推崇的方面。独有惠施、公孙龙等辩者没有用这个句式,尚且不论这一段的真实性,于整篇而言,对其学说是表示否定的。《庄子·天下》评价诸子的学术价值的依据是其体悟“道术”的层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批评,从而表达自己希望“道术”是统一的指导思想的愿望。
二、《荀子·非十二子》对诸子的评价
冯友兰说:“孟子以后,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指出荀子的贡献。荀子身处战国末期,此时天下正往大一统的方向发展,学术亦有互相吸收之势。胡适说:“研究荀子的人,须要注意荀子和同时的各家学说都有关系。他的书中有许多批评各家的话,都很有价值。”荀子对同时期的诸家学说深入研究,表达自己独特之见解。
《荀子·非十二子》一共评价了十二个代表人物,将这十二个代表人物分为六类。荀子并非根据学派划分,而是看两者之间是否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都是“纵性情”、不合礼仪的它器和魏牟;“忍性情”、不循礼的陈仲和史鰌;“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的子思和孟轲。此六类又两两相对,如“纵性情”和“忍性情”,“不法先王”和“略法先王”。荀子将“礼”作为标准,先指出各家学说违背礼仪之处,后用这些相对的观点,表达自己理想中的“礼仪”。荀子表示其遵从的礼仪是符合圣人仁义礼法的,上到禹舜,下到仲尼,都是仁义礼治的维护者。如果将礼仪作为统一的标准,天下之人都会学习圣人之仁,天下将会得到安定的局面,圣人的仁德、礼仪作用就会凸显出来。正如杜国庠所说:“荀子把礼的理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荀子批评十二子的目的是“也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身处于学术即将融合的时代,所以“荀子对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进行的总结性批判……他站在统一学术思想的立场上,将他认为不利于统一天下之学术思想统统归为异端,而予以强烈的批判。”
荀子推崇圣贤君子形象,并予以自己重任,力求总结出适合一统天下发展的学说。郭沫若指出:“荀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更可以说是集了百家之学的大成,对百家之学‘或是正面的接受和发展,或是反面的攻击与对立,或是综合的统一与衍变。”荀子“在思想学术领域所进行的活动,反映了由分裂割据走向集权统一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由传统文化秩序崩溃到新文化秩序重建的文化要求。”
三、《韩非子·显学》对诸子的评价
韩非认为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坚持实用主义,指出君主一般均以求利为目的。如其曰:“今学者之说人主也,皆去求利之心,出相爱之道,是求人主之过于父母之亲也,此不熟于论恩,诈而巫也,故明主不受也。”反驳其他学派所主张的“仁爱”“兼爱”等思想。并且提出并非一般人都能做到“仁爱”,以礼教人的作用不明显。他指出父母的亲情和爱护不足以令人守规矩,人民发展需要刑法的约束与管制,只有律法之威力才会让人民听指挥。尤其批判儒家的道德伦理,认为其于战国时期无用。
《韩非子·显学》开篇即言:“世之显学,儒、墨也。”将主要批评对象集中在儒、墨两家之上,首先批判儒分为八、墨分为三,认为其是无联系的发展,否定分离后代表人物对学说继承和发展的作用。对于儒、墨两家都继承尧、舜思想,但是形成两家互相争鸣的局面进行批判,认为儒、墨两家均非古之真正道义,君主听从其主张是错误的。于国家治理方面,韩非指出儒士和侠客只会耍嘴上功夫,在道德伦理上百般细化,但是对于战争毫无用处。指出“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是国家发生祸乱的原因。提出圣人治理国家,依靠的不是人们的自觉,而是由于没有人为患的局面,要想达到这个局面,就要进行法治。韩非明确指出空谈仁义是无用的,章明法度且严格执行才会出现平定的局面。最后对于儒、墨所重视的“民心”进行反驳,提出要强加治理百姓。
《韩非子·显学》将法、术、势融为一体,通过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儒家与墨家的思想之批判,说明“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表达实用主义为上的价值观,阐明国家实施法治的重要意义。韩非注重实践效果和实用功利主义,认为“法家一统”终将代替“百家争鸣”。
四、先秦诸子互相评价之异同
先秦诸子之互相评价各有特色,秉持的观点也有不同。首先,从写作方法上看,《庄子·天下》利用一正一反的角度,先指出各家符合“道术”的方面,再指出其不合于道的地方。整体风格照应上文的“道术为天下裂”,又符合庄子的思想“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荀子·非十二子》和《韩非子·显学》对于诸子的评价只有反对意见。《韩非子·显学》尤为激烈,指出诸子学说中不符合自己主张的某些方面,并大加批判。其次,统一思想态度的表达有明显区别。《庄子·天下》是现知的诸子评价类文章中,出现时间最早的文章,当时社会正处于学派鼎立,互不认同之态势,思想统一的表达痕迹不明显。《荀子·非十二子》和《韩非子·显学》出现时间较晚,当时社会发展趋向于大一统,对于一统思想的表达较为明确。最后,诸子之间由于各自立场不同,互相认识也有差别。例如《庄子·天下》将墨翟和宋钘分为两类,《荀子·非十二子》归为一类,《荀子·天论》指出:“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政令不化。”对于墨翟和宋钘的不同归类,源于两家学说对于天和人的不同主张。不同的学术主张,使得学派之间评价出现差异。
但是三篇文章中也有相似之处。第一,从写作目的来看,先秦诸子均是对自己的学说极力宣扬。对其他学派学说的批评均以自己的理论核心为出发点,符合自家学说之处加以赞扬,不合之处大加非难。他们力求极致地宣扬自家学说,为其适合社会的发展找到证据。第二,诸子之间的评价是从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开始说起。例如《庄子·天下》曰:“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有其有为不可加矣。”《荀子·非十二子》云:“假今之世,饰学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韩非子·显学》指出不同于自身学说的“世之显学,儒、墨也。”表明其所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宣扬自家学说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第三,诸子对于其他各家学说的批判,多出于一个方面进行大加指责。例如《庄子·天下》批判墨翟和禽滑厘过度苛严地讲究节俭、平等,对人本身不加爱惜;《荀子·非十二子》批判它器、魏牟的“纵性情”类行为;《韩非子·显学》批判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尚贤。对于诸子的批判并不全面,指责一个方面只为说明自己学说之优。第四,诸子评价其他学说时,对其功用多指社会中的政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想要自家学说使人们接受并广泛传播,需要在政治生活中体现其重要作用,重要的是让各国君主看到益处。不论是庄子宣扬的“道术”,荀子坚持的“礼仪”,还是韩非主张的法、术、势,均有为社会政治服务的方面。
先秦各家之间的评价对诸子学说的碰撞与吸收有积极作用。《庄子·天下》将各家符合“道术”之处指出,又将其不是真正延续“道术”发展的地方加以说明,指出以后的发展方向,為先秦学术的繁荣发展具有开创性的作用;《荀子·非十二子》指出各家的不足之处,从而表达自己的“礼仪”规范。荀子分的六类三对,为后世研究诸子源流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韩非子·显学》指出儒、墨虽是世之显学,却是“愚诬之学”,两家学说均自称是传承尧舜之道,却有相互矛盾之处,证其皆为“杂反之学”。举出诸多儒、墨不适合治国之处,说明法治才是治世之王道。此三篇对诸子的评价各有特点,又有诸子评价的共同之处,即为宣扬自家学说列出证据,为学术的繁荣发展提供先例,为后学的研究保存珍贵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马育良.荀子批判诸子及儒家之学术检讨[J].孔子研究,2001(1):85-95,116.
[2]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1065-1082.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349.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26.
[5]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95,319.
[6]昝润娇.《荀子·非十二子》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09.
[7]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244.
[8]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64.
[9]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44.
[10]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417,447-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