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价值与实践

2021-11-22钱柳云

化学教与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深度学习内涵

钱柳云

摘要:论述了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价值与实践。提出了“价值引领、实践跟进、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带领广大教师由一般经验教学向实证教学研究转型的设想,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深度学习;内涵;价值;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6-003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1.06.010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界的热词,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应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建构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川。深度学习是这些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之一,最终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和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因此,深度学习是发展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对化学学科深度学习不仅可以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做思考,也可由教师如何创设生活情境从思维源头上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上进一步研究。本文探讨即以此为切入点,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指引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源于生活,依靠生活,从而让学生具备改造生活的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十分推崇生活教育,并且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论。从他的理论出发,重点强调了生活这一非常实际且重要的教育场景,强调教育的实现是无法离开生活的,需要切实在改造生活的过程中予以实现。生活是所有学科的出发点和素材集中地,教师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中学化学深度学习指教师引导中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蕴含的化学知识,感受到化学知识易学、有趣、有用,从而能掌握知识的本质;又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而使得学生能夠真正学会如何通过化学知识的使用来对生活之中的具体问题加以解决。

作为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的中学生,既要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要逐步培养他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为后续的高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学生在深度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尽管课堂学习应当是学生达成深度学习的主阵地,但事实上,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之中,教师往往会一股脑地把教学内容推送给学生,这样的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学习的意识,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动态的知识感悟,这对于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是无益的。在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下,即使知识能够被学生所吸收,但是却使得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连接被人为割裂了,使刚刚处于化学入门阶段的学生难以找到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对于问题的解读过于粗浅,未能形成探究的心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能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感。也正是基于这一具体现状,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情境,促进深度学习的更好实现。

二、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价值

从化学学科的学习要求出发,强调了化学学科知识的取得是不应脱离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和生活的高度联结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一些基础性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开展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切实建立起化学的学科思维,树立起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需要培养基于高阶思维开展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独特背景,研究教师如何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组织中学化学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十分必要。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认识。

1.有利于弘扬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切实对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加以实践,推动化学教学实践能够真正取得高质量的进展,启发学习智慧,开发学习深度,生发学习能力。

2.有利于创新化学学科教学形式

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探索中学化学深度学习,就要聚焦课堂教学,选取生活素材,寻找教学策略,研究任务设计,创生评价方式,推进深度学习的发生。有利于整合各支研究力量,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形式,实现区域、校际化学学科教学的协同发展。

3.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随着教师自身综合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教师在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取得双突破。并且随着教学资源库的持续积累,使得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不断展开资源的分享,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经验、思想与智慧沟通与交流,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4.有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

通过对教师的教的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学生学的优化,则随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将会使课堂发生变化,启发高阶思维、实现问题解决,使深度学习成为普遍现象,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实践

深入开展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实践活动,需充分发挥化学教师的智慧与潜能,以深度学习“投入程度、迁移能力、思维层次、认知水平、应用效果”五大典型特征为抓手引导化学教师在研究中深入思考学科教学的本质,创造性地提炼升华教育教学经验,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真正有效的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如图1),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

1.前期准备,寻找素材

针对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深度学习的现状,围绕教学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设想,进行设计研究。研究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知识整合建构、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反思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学校在化学教学中的物质支撑、文化氛围,中学生化学学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学科思想方法的把握、学习结果持久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浅层学习普遍而深度学习不足的原因。

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而言,生活是很好的来源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大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力度,使得生活真正和化学融为一体,推动化学能够切实走向社会之中的更多场景,使得知识能够在生活之中得到高度的提炼,高于生活,又能指导生活。通过对深度学习的真正理解,建立起相关的学习认知,致力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现,选取典型课例,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来加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并探讨教师的教学素养、课堂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学习氛围等因素对引发深度学习的影响。如在进行“酸碱盐的复习”时,选择松花蛋这一情境载体,从松花蛋的腌制到形成,包含了丰富的酸碱盐学习的素材,该素材可以较好地融合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知识。

2.教学渐进,任务驱动

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生活情境设计出一系列发展性学习任务,从而在任务动机的基础上,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式深度学习的实现,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在对典型的素材展开深入的研究基础上,明确所学内容和达成目标,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设计发展性任务,并进行教学实践,总结出促进深度学习较为普适的任务群体系。以下是在“酸碱盐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基于“松花蛋”的真实性情境设计的发展性任务(见表1)。

品尝松花蛋感觉到松花蛋的涩味,这样的真实感受激起了学生从配料中寻找原因的欲望;制作松花蛋的过程,可以使得化学的具体知识能够助力生活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切实从化学思维人手,理解配料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保存松花蛋,让学生在保护劳动成果的喜悦中进一步认识到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意境。每一个学习任务都与真实性情境产生关联,整堂课学生既在体验生活,同时又对学过的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复习,通过这样的知识积累来具体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学习任务,一方面能建构情境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也经历了科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3.精编习题,巩固知识

化学习题的背景和任务设置来源于生活、生产中的真实性情境和需要,学生可以切实在遇到生活问题时,找到利用化学知识具体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步建立起化学学科思维;化学习题关注问题设置的导向性,强调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应用,持续引导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对任何问题保有科学的探索精神。试题的提问角度和方法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是有着较大的影响的,也正是我们需要持续加以研究的具体内容。

4.多元评价,赋能教学

学习的实现是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的基础上,还需要持续展开多种多样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不断得到相应的反馈,从而助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育的实现是可以在生活之中取得较好的开展的,这一目标的實现离不开对深度学习目标的确定,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不断的正反馈,推动学生改进学习的举动能够不断增加。例如可以按学习时间轴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价。课前评价:考查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课中评价:分为对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学的评价两个部分。依靠多种手段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认知实况、应用效果等多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深度学习的状态和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后评价:对学业质量展开综合性的评价。

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为引领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研究,致力于有效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效推进化学课堂教学变革,有效推进中学化学深度学习,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价值引领、实践跟进、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带领广大教师由一般经验教学向实证教学研究转型,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更好地为学生和学校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4-7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研究”(立项编号:E-c/202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深度学习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