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解读

2021-11-22刘镇潘泽云

老区建设 2021年20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五位一体红色旅游

刘镇 潘泽云

[提 要]将打造我国高质量红色文化代表极摆在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是新时代江西继续贯彻树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举措。综合红色文化的历史发展底蕴以及现阶段红色文化的建设成果,江西有能力成为带动我国红色文化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但是江西在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红色旅游呈现形式以及红色旅游产品力等方面存在较大改善空间。这需要江西明确自身红色文化“火车头”的战略定位,利用省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培育链接全国的红色文化体系,主动贯通周边省份的红色景区,建设国内领先的红色景观设施配套,打造现代红色文化产学研影一体化中心,纵深构建以江西红色带动周边红色、以区域红色引领全国红色的良性竞争格局,推动江西红色文化走向全国,中国红色精神走向世界。

[关键词]红色文化;代表极;五位一体;红色旅游;红色精神

[作者简介]刘 镇,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文化;潘泽云,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与产业经济。(江西南昌 330013)

红色文化是我党成立百年来,艰苦卓绝奋斗的宝贵佐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就红色文化发表重要讲话:“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1]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战争年代,红色文化为我党和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仍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指引。[2]江西一直是我国红色文化的建设高地,在红色资源开发和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为打造我国红色文化标杆省份、引领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江西作为我党武装起义的发源地和革命摇篮,诞生了众多的红色故事,有着丰富的红色底蕴,这是实现江西红色文化领跑其他省份的得天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推进我国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江西不断发挥先天红色优势,持续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在讲好江西“红色故事”的同时,兼顾创新“红色故事”的传播途径,旨在进一步加强江西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打造极具江西特色的文化品牌。但在努力打造中国红色文化标杆省份的同时,江西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困难。这对江西红色文化整体布局的顶层设计与文化建设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的路径选择是江西能否打造成为中国红色文化发展标杆的重要保障。本文着力于分析江西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发展现状,然后从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旅游资源以及现实影响力三个角度出发将江西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江西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从而明确江西红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施策略,积极寻求江西省成为我国红色文化典型代表的实现路径。

一、江西打造红色文化“代表极”的必要性

红色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璀璨颜色,更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达。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旨在让民众了解我党艰辛的百年奋斗历史,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去。[3]这场声势浩大的党史学习活动,更彰显了我党对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视。

江西作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的革命老区,发生过许多的红色故事,留下了众多的红色痕迹,为我国红色文化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将红色打造成为江西的重要标签,对于推动江西红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江西成为带动全国红色文化共同进步的“领头”引擎,具有绝对的战略意义。标签与地方的纵深融合,带来的是在标签领域的统治力和号召力。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与突出的红色教育,推动江西成为我国红色文化的代表省份,在拥有绝对的红色文化影响力后,通过争取国家支持与整合全域资源,进一步挖掘江西的红色文化精神,深化江西红色文化的内涵,提升对红色游客的吸引力,从而实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双重发展。

二、江西红色文化形成历史与发展现状

(一)江西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

红色文化是我国爱国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这一伟大历史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极具中华民族特质的文化现象。赣鄱自古就是文化昌盛之地,在这里诞生了享誉世界的陶瓷文化、影响深远的理学文化以及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而在江西众多的优秀文化中,如今又以红色文化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广。

江西曾是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活动最多的地方之一,曾发生过许多极具红色意义的历史事件,书写了丰富的红色故事,也留下了众多的红色痕迹。这些红色故事和遗址形成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它们凝聚着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以及争创第一的“蘇区精神”。正是以江西红色文化为指引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构成了我国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实现了我党百年来创造的红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统一[4],使得江西的红色精神可以长期具有激励现实的时代性以及前瞻性。这些精神早已成为我党和人民不断拼搏的精神指引,其改变了中国受侵略剥削的发展历史,并不断发展创新,凝聚成我国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体系。

(二)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江西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从表现形式看,可以分为无形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以及有形的红色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

江西作为革命时期的主要根据地,诞生了众多的英勇烈士和革命英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江西人民在我党的带领下开展了无比艰难的反抗斗争,为取得革命胜利前赴后继、英勇捐躯的江西籍烈士近26万,占我国在录烈士总和的七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为表彰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而被授予将军军衔的1614名开国将领中,共有325位江西籍将军,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这是对江西抗战成绩极大的肯定。而这无数的英雄背后便是无数个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这众多红色故事的高度凝练下,便诞生了极具革命内涵和江西特征的井冈山精神以及苏区精神。挖掘这些故事背后的红色精神并不断赋予其符合新时代的革命意义,是江西红色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

丰富的革命活动,也催生了江西数量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江西这块红土地上有着2400余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340余处已开发的红色景区,47个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17个、3A级景区25个,数量众多居全国前列。在国家认定的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中,江西省含11个;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中,江西省占4条;赣州入选中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品质良好尽显江西红色底蕴。依托数量众多且品质绝佳的红色旅游目的地,2019年,江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次近2.5亿,占同一时期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次的六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红色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5]在坚持理想信念,积极传承和宣扬红色文化这一伟大的革命工程中,江西始终不遗余力。江西省作为我国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建设高地,拥有中央直属的井冈山干部学院、19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百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氛围十分浓厚。江西数量众多且优质的红色教育资源对于宣扬我国爱国主义理念,传承优秀的红色基因有着突出贡献,也塑造了江西红色文化学习的浓厚氛围,为江西实现打造红色文化代表极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三、江西红色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与问题

红色旅游是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形式,地方红色旅游发展的兴旺与否,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红色文化的发展程度。上世纪末,江西瑞金首次推出“红色之旅”主体活动,至此诞生了“红色旅游”这一专有名词。至2004年底,国家出台了《二○○四——二○一○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我国红色旅游至此进入发展快车道。[6]众多省份开始不遗余力地开发本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除江西外,湖南、福建、陕西、山西以及河北等省份在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江西如果想打造成为我国红色文化发展的标杆省份,应当清晰地认识自身与其他强势省份相比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将从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旅游资源以及红色影响力三个角度出发与我国其他红色文化发展较为强劲的省份进行比较,以此分析江西红色文化发展的竞争力表现以及成为我国红色文化代表极的可行性。

(一)江西成为红色文化“代表极”的比较优势

1.江西拥有深远的红色文化历史

江西作为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地,有着极其丰富的红色发展历史。下面将从各省开国将领以及烈士数量、红军在各省境内发生过的重要战役次数、红色精神数量、中央直属的思政干部学院数量以及各省革命老区县数量这六个指标出发,将江西与湖南、福建、陕西、山西以及河北进行比较,分析江西红色文化历史方面是否具有成为代表极的比较优势。具体见表1。

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江西这片红土地共诞生了325名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以及26万余在录的牺牲烈士,经历了22场重要战役,孵化了3种红色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老区精神)以及拥有1所中央直属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除一类革命老区县数量少于山西省,其余五项指标均位列六省第一。作为我国革命英雄的故乡,江西这片红土地诞生了数量众多的开国将领以及英勇烈士,这许多红色英雄背后代表江西有着更多红色故事值得挖掘,而这红色故事的不断凝练又催生了众多激励我党和人民不屈反抗的红色精神。在中国整个红色文化的发展历史中,江西依靠其充足的红色底蕴和极其浓重的红色血脉已逐渐成为我国红色文化发展的标杆。

2.江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早在上世纪末,江西便首提红色旅游概念,大力发展全域红色旅游。至2004年,江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多部门发布《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在全国率先将红色旅游纳入政府顶层规划中。2017年,由24个省市发起的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正式揭牌,联盟永久秘书处正是设立在红色旅游资源极其豐富的江西。近年来,江西逐渐形成了以“红”为品牌、“古”为特色、“绿”为形象的全域旅游战略发展路线,其中红色旅游依托数量众多的革命遗址以及开发程度较高的红色景点,已成为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标杆省份。对比其他省份,江西的红色景区数量、质量以及革命遗迹数量等方面都位居前列,已经具备成为我国红色旅游代表极的优势基础,具体见表2。

3.江西的红色文化具有更强的现实影响力

网络平台是民意表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7]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网络舆情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事物的影响力。下文将从词条曝光频率以及红色景区口碑两个方向入手,了解江西红色文化影响力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具体方法为:词条曝光频率借助python爬取新浪微博、腾讯新闻以及百度指数的词条数据,关键词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加各省份名称;景区口碑数据源于携程旅游、马蜂窝、去哪儿、美团、飞猪以及大众点评六大旅游平台,通过手动整理各省4A以上红色景区在各平台的网友评分,得出包括江西在内的六省份红色景区口碑表现得分,具体见表3。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关键词曝光热度以及红色景区的网友评价两个方面,江西均领先其他省份,反映出江西在红色文化影响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一方面,词条的搜索频次指示了江西在红色文化领域的标杆程度,即红色在人们的思维中已成为江西的重要标签。另一方面,游客对江西红色景区的高分评价也反映出人们对江西红色旅游的认可度较高,已逐渐形成良好的口碑。

(二)江西红色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江西在我国红色文化建设领域具有相当的领先优势,无论是红色文化历史,还是红色旅游资源均属全国前列。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将江西红色文化真正打造成为我国红色文化代表极,其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江西红色文化整体品牌建设意识薄弱。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红色文化发展迅速,江西依托自身丰富优质的红色资源先后打造了“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以及“革命摇篮”井冈山等知名红色品牌,已具备成为领导中国红色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但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江西作为整体,尚未形成能清晰表达自身红色文化发展特色的品牌标签。受行政划分的影响,各地的红色文化仍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发展状态。以地市为主的条块划分管理体制,导致众多红色品牌的建立缺乏统一的精神内涵以及规划方向,难以形成合力,这对打造江西整体红色品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问题二:江西红色旅游开发形式单一,旅游产品雷同。现阶段江西红色旅游的主要形式仍以静态观光和人文体验为主,大多景区的表现手段为以文字图片为主的平面橱窗展示以及博物馆陈列等方式,缺少让人耳目一新、具有震撼力的呈现形式。省内多地旅游产品开发普遍存在雷同问题,许多景区以塑像加故事介绍为主的表现形式以及景区内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极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和视觉疲劳。多地红色旅游重复建设的问题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红色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相较于其他一般旅游产学研影多方位的综合发展体系,江西红色旅游明显缺乏迎合现代游客观光心理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问题三:江西红色旅游的交通配套亟待加强。交通建设对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8],截至2019年底,江西全省境内铁路运营里程为4535公里,居于全国17位;省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6144公里,居于全国第10位。江西作为我国红色旅游大省,红色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其中大部分红色遗迹、遗址都地处于交通不便的深山内,分布散乱,其周边大多经济发展落后,普遍缺少支撑其发展的重要配套,亟需完善的交通体系做背书。

四、江西省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倾力联动全省红色资源,构建红色文化江西品牌

推动江西全域红色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及合理配置,对于成功打造影响力更强的江西红色品牌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科学构建协调各方的顶层设计,出台江西红色文化总体发展规划,以红色旅游为发力点,立足高水平、高立意、高起点的全局思路,坚决打破阻碍红色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扼制因恶意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9]

省内外众多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大规模旅游体系建设的成功案例,无一不反映出域内资源的有效联动能够成为推动构建统一品牌的有力抓手。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一个由中央牵头,整合各地资源构建的跨区域、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开始启动。这个横跨15个省份的红色主题文旅工程,通过积极利用、吸纳沿线省份的优质红色资源,打造了一个以长征为整体、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综合品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0]其成功经验是激励江西整合全域资源,树立以江西为整体的红色文化品牌的最佳启示。2017年,江西省政府联合文旅部门共同推出《武功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针对武功山“一山三治”的开发及管理体制问题,提出打造“大武功山”的综合旅游品牌。武功山地处江西中西部,其面积广大、山脉绵延,横跨宜春、吉安以及萍乡三市,因分属三个行政单位,武功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先后出现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安福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及宜春市明月山管委会“一山三治”的现象,导致武功山出现连线开发受阻以及旅游规模难以提升等问题。为深度挖掘武功山的旅游属性,构建竞争力更强的“大武功山”品牌,江西省成立武功山管委会对其进行统一开发,推出一致的发展理念,树立了整体鲜明的良好品牌形象。

通过学习以上案例,结合江西红色文化的发展特点,分析得出打造以江西为整体的红色品牌可以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梳理江西省内各地红色文化的内在联系及特色,提出立意鲜明、统一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方向,树立能高度概括江西红色文化发展特色和优势的红色形象,确定以“红色土地,革命中心”为核心,打造以江西为主体的红色品牌;第二,由省政府牵头成立能够有权调配江西境内所有红色文化资源的专职管理机构,根据江西红色文化的发展理念以及战略发展方向,出台打造江西红色品牌的发展规划以及具体的行动方案,促进江西红色资源合力发展,推动红色旅游规模化、品牌化。以江西为整体申报“红色江西”国家级红色工程联合发展创新试验区,以井冈山、庐山、共和国摇篮三个5A级景区为核心,八一广场、上饶集中营旧址等重点红色景区为节点,构建以红色江西为整体的红色旅游交通闭环、门票互通、信息共享的红色文化发展体系。

(二)确立江西红色文化“领头羊”定位,推动红色旅游跨区域合作

我国红色文化是由众多革命活动衍生而成的,其多数具有跨区域、跨省份的特点。例如,万里长征、三军会师、秋收起义等一系列革命活动遗留的红色遗址,大都有着时空上的联系。因而,要实现红色故事的完整展示,提升景区游客的观赏质量,必须推动红色旅游的跨区域合作。[11]

江西作为我国红色文化的建设高地,近年来积极推动我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2017年10月,由江西发起的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联盟正式组建,联盟永久秘书处设在江西,截至2020年已有15个省市积极参与。2019年,江西、湖南两省联合发起创建了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共同推进两省红色资源高质量融合。包括江西在内的各省都对红色文化的跨区域合作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但就目前来看各地合作仍处于较浅层次,缺乏一个能够纵深协调区域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领头羊”角色。因此,江西作为有着深远红色发展历史、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强势红色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强省,应该通过努力争取中央支持,更加积极地发挥自身优势,设立中国红色文化“领头羊”的发展定位,探索多区域更加紧密的协调机制,从全国视角制定红色资源、红色旅游建设规划与具体行动方案,以江西为中心推出立意一致的红色文化发展理念,共同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12],确定统一的发展方向。江西需不断强化其“领头羊”的战略定位,积极承担更多合作责任,主动打开阻碍红色要素合理流动的行政壁垒,链接完整的红色革命活动脉络,加强各省域红色旅游地间的交通等基础配套建设;[13]促成建立各区域信息共享机制,以革命活动轨迹为基础,各相关景区为单元,构建一个多省份、跨区域的旅游信息共享数据平台。江西应牵头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财政保障以及监督机制,摆正集体意识,始终将区域整体红色文化发展置于江西红色文化发展之前。江西省还应积極促进跨区域项目合作与人员交流,推动各省份、城市间的专职人员共同培训学习,培育一批跨区域、省份的红色旅游人才。[14]

(三)拓展红色文化表现新形式,合理构建红色旅游新产品

针对江西众多红色景区重复建设严重以及旅游形式普遍单一的问题,为整体加强江西红色文化的品牌形象,提升红色旅游体验的综合质量,江西红色文化旅游建设必须走多元融合的创新发展道路。由于红色文化的内容完全源于革命历史时期的真实事件,又因其有着强烈的政治属性,使得红色文化基本不存在内容二次开发的创作空间,因此只能选择改变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或元素融合发展的创新道路。

随着全国学习党史的热情不断高涨,红色旅游也随之成为热点,积极转变江西红色旅游以往较为枯燥的雕塑观赏和文字展示等单一呈现形式,努力创作出吸纳多元素、融合多领域的红色旅游精品,成为江西把握热点、成功打造红色文化代表极的破局关键。第一,必须尽最大努力提升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感。以往的红色景区大多采取雕塑展示+文字描述+导游讲解的模式让游客了解革命故事,然而单纯的文字和语言很难让游客对红色历史产生更深的共情效果,也无法让游客有很强的参与感。针对这个问题,江西各地红色景区可以融合表演元素,推出一些呈现效果更佳、观众参与感更强的实景演出以及沉浸式体验馆等红色旅游产品。例如由抚州文昌里打造的《寻梦牡丹亭》、韶山出品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以及位于江西铜鼓的“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馆”等实景演艺,观众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一齐变换场景,亲身与故事进行交互体验,新奇的观赏模式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第二,构建产学研影齐全的红色文化综合发展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的红色文旅产学研促进基地;依靠江西的红色文化影响力,设立一座服务中国革命文化创作的红色影视基地,拓宽红色文旅的呈现途径,给予游客更多的选择空间。第三,融入现代新元素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应用已在多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受挫的旅游行业也在数字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江西在VR技术以及数字信息化研究方面已颇有建树,依靠过硬的技术支持以及丰富的红色资源,实现构建江西现代科技+紅色文化的旅游体系,无疑会成为“十四五”时期江西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各景区可以设立交互式讲解机器人,部分替代人工讲解;结合5G技术,通过抖音、快手和腾讯视频等视频平台,开展网络文旅讲解直播节目,打破红色文化体验的时空限制;开拓性地将人工智能、VR、AR、全系投影等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打造江西红色个性化、沉浸式体验博览馆,增强红色文化的展现效果;借助微信、QQ、微博、抖音等现阶段火热的社交平台,打造一批江西红色旅游打卡标的,培育一批熟知江西红色文化的“意见领袖”网络红人,吸引一批热爱江西红色文化的“忠实粉丝”。

(四)打造江西红色教育示范高地,强化红色文化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背后代表的是我国凝练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内涵,并能予以人不断拼搏的精神勇气。[15]我国红色教育发展初期,是对国家单位体制内人员进行党性教育学习,后经不断发展逐步扩展到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与研学旅行高度融合的红色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红色文化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的关键手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对红色教育培训越发重视,江西作为红色文化建设大省,应始终将提升红色教育水平放在红色文化发展的突出位置。首先,拓展江西红色教育阵地。依靠红色教育已发展成熟的井冈山,以培养红色教育师资、制定红色教育发展方案和研发红色教育培训课程等方式,助力瑞金、庐山等江西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构建符合其特色的红色教育发展体系,提升其红色文化教育质量,进而实现江西红色教育实力的总体提升;鼓励各地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宽民众进行红色教育学习的途径;其次,强化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推动江西红色文化进入课堂,助力学生走进江西红色景区。多途径对青年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学习红色文化讲堂、观赏革命历史遗迹等方式,向其展示江西红色文化建设的辉煌画卷,提升其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增强对红色教育的认同感。通过红色教育,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怀和拼搏意志,进而为我国红色文化的承继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小李.“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N].湖南日报,2019-08-20(011).

[2]李强.红色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传播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0,(7).

[3]辛向阳.党史学习教育的遵循[J].红旗文稿,2021,(6).

[4]叶桉.试论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渊源及流变——兼谈八一文化品牌的塑造[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

[5]石书臣,张朋林.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的德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

[6]贾楠.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旅游发展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4).

[7]张志安,晏齐宏.网络舆论的概念认知、分析层次与引导策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5).

[8]汪德根,陈田,陆林,王莉,ALAN August Lew.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J].地理学报,2015,(2).

[9]吴志才,陈淑莲,郑钟强.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旅游规划决策研究——以潮州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16,(12).

[10]吴晓荣.用心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N]. 江西日报,2021-02-03(010).

[11]何丽萍.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兼论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J].社会科学家,2020,(4).

[12]黄静波,李纯.湘粤赣边界区域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模式[J].经济地理,2015,(12).

[13]葛全胜,席建超.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7).

[14]褚倍,陈刚.旅游业“人才安全”问题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9,(5).

[15]施小琳.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J].党建,2021,(4).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五位一体红色旅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下大学生红色精神现状认同研究
红色精神: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