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泉州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调查及对策分析
2021-11-22许佳雯谢欣茹赵文斌唐志锋
许佳雯,谢欣茹,赵文斌,唐志锋
(闽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1 引言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泉州市中小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面临着无法正常开工复产、生产成本提高以及运营资金短缺等问题。面对疫情,企业如何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课题组通过发放200多份问卷及实地调查,针对企业困难,分析具体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2 疫情下泉州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2.1 泉州企业的基本情况
在受访企业中,66%是来自石狮的中小型企业,占据主要地位,还有20%、10%、4%分别来自泉州市区、晋江市以及南安市。其中企业经济类型中民营企业133家,所占比例最大,占66.5%,其次排序分别为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在企业的行业来源方面以零售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排序分别为鞋服业、制造业、校外教育培训业等。企业成立运营时间方面,成立时间一年以下的占比为6%,1-3年的占比23%,3-5年的占比29%,5-10年的占比26%,10年以上的占比16%。企业经营模式方面通过线下实体经营的企业占比47%,互联网线上经营的企业占比15%,线上线下融合方式经营的企业占比38%。
2.2 面临的困难分析
2.2.1 营收降低,运营成本较高
企业经营面临营收降低,运营成本较高的困难。如图一所示,泉州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疫情中都有出现成本支出加大的情况。比如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泉州房地产开发企业表示需要为员工配备口罩、温度计等用品,以及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和用工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营收降低也占据大比例。
2.2.2 现金流短缺
属于人口密集型的行业表示现金流短缺是泉州市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零售业、餐饮业、鞋服业、制造业等行业资金短缺严重。泉州餐饮企业的堂食生意几乎封零,像泉州石狮市的一些大型广场的餐饮业很多都出现了现金流问题,还有的企业甚至因为现金流紧张而导致破产关门的风险。
2.2.3 税收压力过大
泉州的大部分餐饮业、校外教育培训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均表示税收也给企业带来了经营困难。据调查,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以及其它高周转、高负债企业,除了要考虑经营成本和租金税费外,还要考虑银行贷款和到期债务等。
2.2.4 信用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口企业表示市场开拓进度受影响,泉州大部分的制造业以及其它行业均面临着老客户取消订单或者延迟下单的风险。泉州的制造业在疫情期间,消费需求减少,部分经济活动被中断,工人返城和工厂复工时间不统一所导致的停工停产,让企业生产进度拖延,订单合同难以履行,以及企业在急于接单和找单的过程中,均面临着诸多的信用风险(如图1)。
图1 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3 疫情下泉州中小企业面临困难的原因分析
3.1 企业生产进度拖延,订单合同难以履行
在问卷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成本的提高是疫情对他们产生的最大影响。在运营成本方面,劳动力、交通物流及原材料是最主要的影响。劳动力的减少、交通物流的限制、原材料的涨价,让运营成本直线上升。其次,因为民众减少出门次数,商场为避免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停止营业,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再者,四成企业出现停产停工的情况,部分上游企业在年前签下大量订单合同,但因疫情原因,工人无法照常返岗,工厂无法开工,货品无法生产出货,导致企业生产进度拖延,订单合同无法履行,下游的企业供应链中断,缺少原材料,不得不延迟生产计划。例如:泉州市石狮市的鞋服业,处在上游企业的布行,无法向鞋服厂按时交货,鞋服厂缺少布匹,无法生产衣服裤子鞋子,出现上下游供应链断裂的现象,只能推迟生产计划,承担这期间造成的损失。再加上,企业因疫情防控需要保障有足够的防护用品,包括外省员工的隔离费用等。疫情让群众足不出户,降低线下消费能力,减少了购买需求。最终资金周转出现短缺,从而不得不借款、贷款或融资,打乱了企业原本的生产经营计划,企业的营收降低,与往年同期相比大打折扣。
3.2 营业收入持续下降,企业财务压力增大
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初创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流动资金是公司日常运作所需要的资金,包括支付供应商货款,以及库存商品,对企业来说流动资金的流动性至关重要。自疫情暴发以来,因群众的消费能力降低,市场整体需求有断崖式下降的现象,导致部分企业原有的订单数大幅度减少。在问卷调查分析中发现,此项不利影响占到了41.54%。疫情影响下,“宅”在家成为了大部分市民的首选生活方式,人们出去就餐、购物的现象几乎看不见了。例如,原本在酒店订好的年夜饭、婚宴等大型聚餐,不得不全部取消。除了疫情期间的防护用品、药品及生活必需品外,其他的市场都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人们在那时候都在关注着身体状况,身边家人朋友的健康状态,无暇顾及其他物品的采买。只有部分群众短时间地盲目囤货,但后来感受到供应量的充足,便不再大量抢购药品。再加上线下的店铺、商场暂时性关闭,线上快递严格控制,即便是想消费,也不知从何下手。市场低迷,营业收入持续下降,现金流自然而然出现短缺。而依赖短期资金融通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各项经营指标不良的情况下,资金周转无法正常运作。部分工厂生产进度拖延,无法按时履行订单合同,推迟交货,没有产值,便没有营业收入,现金流压力增大,企业持续面临生存危机。
3.3 资金回笼困难,固定税费支出大
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关闭,短期内的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的下跌波动。例如,房地产企业在承受资金回笼困难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固定税费的支出,比如房地产税或土地使用税。在资金周转不佳的情况下,同时还需要考虑部分固定税费、租金税费等。
3.4 企业利润受到影响,信用风险上升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因买方资金短缺无法按时付款、面临破产或无法按时提货等问题频频出现。出口企业面临的海外信用风险显著上升。
4 疫情下泉州中小企业困难的对策分析
4.1 拓展销售渠道
4.1.1 线下企业可拓展线上渠道
主营线下渠道的企业可开辟能够进行线上交易的产品、服务,建立线上部门,利用线上平台,例如淘宝、京东、美团等,搭建线上商城,在线上平台上投放商品广告、吸引客户。同时,企业可通过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上建立企业的官方账号,进行企业产品、服务的宣传,加大对产品的推广程度。
4.1.2 中小企业可与大企业进行合作
中小企业在使用本身的销售渠道的同时,通过大企业的官方联络方式以及内部人员等渠道,与大企业进行交易,将企业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大企业,与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选择与大企业建立企业间的关联渠道,借助大企业的销售渠道来进行企业产品的销售。
4.1.3 出口企业可转外销为内销
出口企业需要做好国内市场企业类似产品的调研情况,充分了解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情况,重新定位企业产品的定位,对国外消费者与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差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开辟适合于国内消费者消费的产品,转外销为内销。
4.2 费用控制和成本控制
4.2.1 费用控制
企业可以在日常经营中以节约为主,减少非刚性支出,尽量控制企业的日常花费。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将企业运营的费用进行区分,将费用分为与公司业务相关性高的费用和与公司业务相关性低的费用,针对于公司业务相关性低的费用,可以尽量减少相关费用的支出。
4.2.2 采购成本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采购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采购行为,提高采购的效率和安全。同时,企业在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时,多找几家售卖所需原材料的企业,尽可能进行货比三家,对比各个企业原材料的价格、质量、所需运费等,从中选择原材料综合价格最低的企业进行购买。
4.2.3 产品成本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更加全面的产品生产流程,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浪费,让原材料能够物尽其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该尽量去除产品中鸡肋的地方,以减少企业在疫情下的生产成本。
4.3 申请政府支持
企业可以申请政府支持来解决在疫情期间所导致的税收压力过大、公司债务的问题。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早日能够度过难关,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都发布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复产复工、稳定中小企业就业以及减免企业相关税费的政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登入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官网,查询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选择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政策,并携带相关书面证明,前往政府或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以申请政府支持。
4.4 对风险的预防、转移
面对疫情下信用风险增加,第一,泉州地区的中小企业可以在交易过程中进行监督,一旦对方出现较大的风险,企业可以立即采取停止发货、停止交易等措施,来预防风险的发生;第二,企业可以增加对方企业的违约成本,比如签订一个违约金高的合同、在合同上增加条款“在双方企业其中一方违约时,另外一方企业可以向社会公布这一违约情况”;第三,企业针对所进行的业务,可以与保险公司签订一定的合同,转移相关风险,在对方违约时,可以获得保险金的赔偿。
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使企业经营普遍受到冲击,导致企业的生产、销售瘫痪,给泉州市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困境,比如企业停工停产、营收降低、税收压力加大、现金流不良、信用风险等困境,针对以上困境,企业可采取一系列对策,首先可以扩展销售渠道,线下企业可拓展线上渠道,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合作,出口企业可转外销为内销。第二可以控制企业的费用和成本,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可以申请政府支持来解决企业税收压力过大、公司债务的问题。最后可以实行加大数字化建设投资,加速线上业务。这些对策可以帮助企业突破困境,以及提升他们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