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年大学生的职业忧患意识

2021-11-22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宋黎越丁福兴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8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发展

文/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宋黎越 丁福兴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而青年大学生缺乏职业忧患意识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尽管许多大学生逐渐改变自身的择业观、就业观,明确自我定位,投入工作中实现人生理想,但仍存在部分青年大学生缺乏职业忧患意识。所以分析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忧患意识对于提高就业率有现实意义。

一、职业忧患意识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忧患意识,首先应该了解职业忧患意识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下面是笔者对职业忧患意识内涵的简要概括,同时总结了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忧患意识的必要性。

(一)职业忧患意识的内涵。笔者结合职业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内涵,认为职业忧患意识是主体在对个人、职业劳动和社会就业发展现状等一定问题的思考中所呈现出的压抑感受和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是具有理性意义和意志倾向的沉重情感。既包括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也包括对职业发展的一种感受和预知能力。这种意识能使人们积极掌握职业发展规律,正确认清形势,明确职业定位,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终身学习的热情,通过不断认识完善自我,以适应职业变动及未来发展走向。

(二)职业忧患意识的必要性。1.提前规划,提升就业能力。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忧患意识有利于保持对现阶段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紧迫感与敏感度,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同时,有利于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自身专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全面性分析,更好地认识专业情况,在学习的时候更加专注、全面,从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参与工作的能力。另外,树立职业忧患意识,能够让大学生正确深刻地剖析自己,做好自我评价,促进自身职业方向、个人能力、就业目标等与社会实现有机结合,主动对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等进行了解,降低择业过程中的盲目心理,提升就业成功概率。2.居安思危,预防就业风险。当今社会发展态势日趋智能化、数字化,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劳动关系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20年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其影响可能是数字化时代1995~2015年的几倍,甚至超越工业革命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发展,技能就业结构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就传统低端岗位而言,劳动市场会处于供过于求状态;而高技能高素质人力资源供不应求。面对当前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资本替代率,青年大学生只有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紧张,主动树立职业忧患意识,才能适应时代所需,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竞争力和高职位匹配度,积极应对当前就业挑战。

二、青年大学生缺乏职业忧患意识的表现

当前青年大学生的职业忧患意识主要存在如下偏颇:

(一)就业意识淡薄,缺少紧迫感。尽管当前就业压力大,但仍存在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就业现状保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在校不认真掌握专业知识,尝试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是学业不精、自由散漫,不仅业务能力差,而且组织纪律观念也极其淡薄,与就业岗位匹配度低。

(二)自我认知盲目乐观,没有职业规划。当代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全面、定位不准确的现象仍很普遍。许多大学生不能从更大的格局去考虑问题,只是从自己的小圈子去思考,分析问题相对局限片面。因而缺少对行业的认识,并且对自身能力评估不恰当,过度拔高自身能力,盲目乐观,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认识较少,缺乏终身学习理念。当前社会,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父母对子女会提供最好的物质支持与保障,甚至可能还会有溺爱的现象出现。而青年大学生就是在这种庇护下,缺乏对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对于就业保持事不关己的态度,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青年大学生缺乏职业忧患意识的原因

青年大学生缺乏职业忧患意识并非暂时现象,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职业忧患意识教育的不足。大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模式,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但学生在学校接触实践操作的情况很少,大多偏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未深入实际,实践能力缺乏。同时,学生也只是在校学习专业知识,没有主动实习,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就导致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因而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职业忧患意识。

(二)当前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掩盖了职业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多样性,各种职业应运而生,就业岗位多,且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许多自媒体。正是当前就业形势让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一种自我优越感,认为就业面广,岗位选择多,而忽略了潜在职业风险。但实际上经济发展的多样化也伴随着我国企业的转型,对求职者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更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同时,人工智能普及,机器换人,换的不仅是生产线的工人,还有可能是大学生群体。而在当前经济发展多元化下,青年大学生对就业现状认识具有片面性,忽略了职业风险,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职业忧患意识淡薄。

(三)青年大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意识。青年大学生依赖性强也是导致他们缺乏职业忧患意识的重要原因。家庭、高校、社会是他们所依赖的重要对象。家庭为子女提供适当的物质保障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但盲目溺爱,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极易使他们产生依赖性,逐渐淡化就业意识;大学作为提供优质教育的平台,也有优劣之分,有些学生因为自己在名校,有一个好的跳板,用人单位会主动找到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就业,缺乏就业紧迫感;而政府一直对大学生就业提供补助兜底,保证他们充分就业,因而让他们产生了国家会为自己分配工作的错误意识。正是这些可以依赖的对象,让他们产生懈怠,安于现状,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忧患意识。

四、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忧患意识的对策

基于对青年大学生职业忧患意识的产生的偏颇及其原因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教育机制、就业形势、就业心理等方面,对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忧患意识提出了若干意见。

(一)突出课程思政,加强长期针对性引导。高校的外部培育与青年大学生的内部自省是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加强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引入,增强对大学生职业忧患意识的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教育,增强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定期对各专业进行“一对一”的职业发展规划普及工作,让学生更好了解到本专业在社会上的发展现状,认识到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和职业风险,针对现状更加注重对个人能力的培育,激发学习热情;在高校建立心理咨询所,是了解并帮助改善错误的就业观念的重要渠道,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且需要实践加以辅助理解的专业知识,更要加强课程中实践的比重。高校应重视与企业单位的合作,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搭建就业平台,开辟大学生在校实习新渠道,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够走进企业实习;同时,高校还要坚持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教学指导,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特色教育模式,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动手实践相融合的方法,从职业教育最终目标入手,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持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的敏感度与前瞻性,增强职业忧患意识,调动学习热情,更加注重理论学习与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家庭教育的配合与引导。“家庭环境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的成长,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深刻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忧患意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要优化为子女提供的物质文化环境,在为他们提供物质生活条件、提供优质教育的同时,要避免盲目溺爱,将家庭作为“避风港”,滋生子女懒惰和依赖性;同时,还要创新家庭职业教育培育,重视“言传”和“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对社会就业现状进行充分了解,认清自我定位,激发他们的紧迫感,培育树立正确的职业忧患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发展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我爱的职业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