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创新化与长效化发展机制研究
2021-11-22南京林业大学韩艺飞周游
文/南京林业大学 韩艺飞 周游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志愿服务向制度化发展,提高当代青年在大学阶段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团中央印发的《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关于深化志愿服务制度化为遵循,强化细则意识,让志愿服务活动更专业更科学,在青年和社会中创造影响力。经过长期的社会发展需求导向与工作实践经验表明,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向着专业化、创新化与长效化的方向发展,对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水平,有效提升实践育人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专业化,打造志愿服务队伍
笔者基于从事指导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经验认为,明确实践育人、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辅以重专业、全覆盖、强管理的团队建设方针,是成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志愿服务团队的关键。
(一)塑造覆盖化的志愿文化与精神氛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精神内涵的体现,不仅能提升人际间的互信互助,更能够加强社会各层级间的交流交融,使公共服务资源得到最大化释放。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志愿服务累计时长已突破14亿小时。良好精神氛围的扩散与形成需要来自政府、社会的引导与调节,促进无数个体的力量,在社会及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下形成具有良好精神氛围的志愿服务队伍,其步履将会走得更为坚实,其精神也会成为时代风范的引领。新时代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志愿服务符合大众文化,同时融合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科学专业的志愿服务文化要准确抓住时代氛围,渗透文化维度,凸显文化引导。要进一步优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文化机制,深入探究现代志愿服务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树立时代标杆。因此,高校要全面提升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动性,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精神文化厚植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之中,使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得以提升。
(二)形成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与导师团队。国内外高校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培训机制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海外高校普遍建成了严密的行业人员培养机制与导师团队。对于志愿者培训的过程,海外高校普遍采取引导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案,增强志愿者对专业服务机构和组织的了解,提升参与人员的服务技能,既促使志愿者更好掌握基本服务技能,成为服务团队中分工明确的一分子,也使志愿者更好地胜任角色,深化志愿服务归属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专业培训包括通识、技能和理念培训三个模块:通识培训向志愿者介绍组织的架构建设、人员配备、项目概要、日程安排、术语规范、活动分类、服务准则、评价奖励等;技能培训主要根据参与者所选志愿岗位的具体要求,组织参与者听从导师讲解并观看岗位服务标准的影音资料;理念培训则关注精神文化的培养,引导志愿者的服务动机向积极方向发展,升华志愿者的意识境界。培训模式规范,主要采取书面教程、在线网络、组织集会等方式,致力于对志愿者开展经验分享,加强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探讨,使志愿者对所从事的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思考。
(三)建设制度化的激励保障与评价体系。针对当前各高等院校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过多突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表现,并将志愿服务工作简单地与“无偿服务”和“付出不求回报”等高尚的奉献品德画等号,导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大学生志愿者“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问题,笔者认为,随着全国多个省市已出台为志愿服务工作保驾护航的地方法规,结合共青团中央和各地推出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择业优先录用、给予该群体相关的权益保障等措施,各高校应当统筹制定相适应的激励保障与评价表彰体系,推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事业向着社会化和制度化迈进。
二、促进志愿服务形式创新化,打造志愿服务项目
现阶段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还较为单一,公众对志愿文化的认知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开展具体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表面化”和“单一化”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应当紧贴时代潮流,向着创新思路、精研流程、优立品牌、扎实推进的方向积极推进。
(一)响应社会需求,贴合时代潮流塑造富有职责专注力的明确导向。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传统美德与民族认同的精神内涵,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文化也要深入贯彻这一精神,注重融合民族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力元素。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核心价值观是精神领袖,也是高校志愿服务向科学专业方向发展的重要引领。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是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生力军、主力军,亦处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间节点,引导广大在校学生群体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将抽象的理论落实成形的高效途径和载体,是紧贴时代潮流并塑造具有职责专注力的主要工作导向。
(二)推进本职发展,结合高校特色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精品项目。各地高校在做好现有广泛开展的品牌项目(如西部计划、乡村支教、七彩假期等活动)外,应以高校所处的地方特色为导向,调用高校强大的平台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长,打造具有当地风土人情的地方品牌,逐渐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志愿服务项目。高校应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育人,充分结合课堂理论,发挥优势,促进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内驱力,在服务中、实践中和奉献中使学生活学活用,切实帮助群众,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三)放眼未来走向,整合多方资源构造富有多元创新力的服务工程。学习“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新思维、新模式,运用志愿汇、志愿中国等平台,深入探索通过新媒介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面,广泛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简化相关活动开展环节,秉承志愿服务的宗旨与精神,加强其成果宣传,彰显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应有的精神面貌。以“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整合高校、社会等多方资源,将志愿服务与学生所学、所长相结合,合理分配安排相关工作,显著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与效益,构造出富有多元创新力的志愿服务系统化工程。
三、引领志愿服务制度长效化,构建志愿服务框架
笔者认为,结合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形成条文严密、效应长久、通权达变的框架指导意见,是保证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保障机制。
(一)牢记使命,紧扣时代大局,凝聚青春正能量。各高校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行动指南,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团中央书记处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握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大势,抓住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契机,发挥育人功能、注重基层导向、强化互联网思维、深化组织化动员,加强政策规划、聚焦关键环节。将共青团的组织建设与志愿组织动员有机结合,提升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政治觉悟,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无穷的正能量。
(二)坚持方向,形成长效制度,保障发展提速度。各高校要将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作为共青团实践育人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载体,作为服务广大青少年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作为更广泛地吸引凝聚青年在党政工作大局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重要抓手。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自身的事业心,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高校和青年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是相互依托、共同进步的,青年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也是高校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强大主力。
(三)深化归属,发挥党团力量,激发青年能动性。各高校应强化学生党团员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动提高注册志愿者在全体大学生中的占比。激发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模范和骨干作用,积极引导带动身边的党、团员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促使志愿服务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多样灵活地开展相关活动,带动更多青年奉献社会、共同进步,将对志愿服务的坚持与热爱升华成为对于组织、团体和事业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