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11-2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杨崇泽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杨崇泽

新时期,上海市教育部门首先开展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试点工作,从而形成了全方位的、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系统,同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具有借鉴意义的“上海经验”。“上海经验”取得的效果如此明显,导致各个省份的高校纷纷效仿,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但是,根据当前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状况可知,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不平均和不充分,一些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并且认知十分片面,这就导致思政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因此,高校需要及时提高“立德树人”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并且持续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思政课堂效果不佳,思政课和专业课脱节。在过去的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院校开展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授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等等课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思政教学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同时内化成为学生内在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开展。然而实际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学习中存在懈怠和侥幸的心理,并且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取得学分,这就难以保证课堂学习的效果。另外,因为一些学生的学习时间少,这种课堂学习只有短暂的几十分钟,难以让学生真正去掌握和理解,学习的知识局限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缺乏,无法深入进行学习和内化。另外,在高校的育人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原则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十分单一,这就使得专业课和思政课出现了脱节。在结束两年理论课学习之后,一些学生不会再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思政课程,他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也可能随着毕业而逐渐遗忘,这违背了实践的初衷。这些都导致思政教学育人效果不足,显性育人差同时缺乏隐性育人的意识,使得思想政治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育人意识薄弱。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使命。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普遍缺乏育人观念。首先,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重点以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且在教学中以知识为主,没有意识到育人的意义,难以在教学中充分贯彻德育教育。其次,当前的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教师的德育教学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意识不足,导致他们的协同育人观念有待提高。一些专业课的教师将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和教育看作是思政教师自己的任务,并且认为不教授思政课程就不需要对学生思想政治情况进行关注,认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并没有及时关注到教学中包含的隐性的育人价值和意义,专业课和思政课脱节严重,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缺乏育人意识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导致教育的衔接效果差,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发展。

(三)试点项目缺乏,差异性不足。课程思政建设是需要长期推进和开展的工作,并且其成果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在各个高校中,都纷纷开始推广并实施该工作,然而多数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的经验指导,在建设方式中差异性不足,一些生搬硬套的问题十分明显。首先,没有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在对成功经验进行借鉴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的情况,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建设规划思路,导致细节认识差。同时,试点项目推广缺乏,导致因材施教工作缺乏有效的理念执行,一些人员在工作中急于求成。在高校进行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时,没有对不同专业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考虑,缺乏差异化分析,着急使用统一的思路进行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导致积累的经验少,没有形成个性化强的建设规划,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分析

(一)有效对接专业课和思政课,促进思政教育渠道的拓展。在高校中,需要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将教育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实现立德树人。首先,要不断改革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做好课堂管理,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设置实践环节等等,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要让实践教学成为考核方式的重要内容,考查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其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挖掘包含的思政元素,并且能够将思政教学的内容充分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的课堂设计中,给思政教育带来更多的途径,并且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意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知识的契合度,将思政课和专业课充分结合起来,保证思政的有效性教学。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他们的育人意识。要重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这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问题。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认识到育才先育人的道理,转变教师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教书只是途径,而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掌握教学到育人之间的相关性,这样才能够转变教师传统教书匠的角色,提高教师的人文情怀,更好地做学生的引路人,并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加强课堂设计,将学生的道德建设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促进课程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培养全面的综合型人才。其次,要让教师意识到言传身教的价值和意义,关注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在实际中,组织各种培训活动、进行集中调研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他们的思政意识,并且能够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

(三)加强专业个性化建设,设置示范课程。首先,在各个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必须要掌握在不同专业教学中包含的内在的思政元素,同时不断拓展和挖掘学习中包含的思政元素重点,深入进行分析,和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实现差异化教学,在专业课中充分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构建正确主流的价值观。其次,要遴选试点项目,构建示范性的课程,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的经验,同时构建一个特色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模式,在全校中进行教学的有效推广,分析成功教学的经验,促进示范课程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教师参与思政课堂设计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以点带面进行教学,让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表现出知识教学内容的同时,又能够显现出课程价值,发挥双重教育的职能,同时更加关注知识教学和价值之间的有效契合,构建时代性和人文性强的、政治性明显的课程。

(四)加强协同,共建共享。在思政教育建设中,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学校各个主体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合作,实现统一协调和配合,从而形成大思政的建设格局。在建设“课程思政”时,要稳步开展、凝聚共识,并且教师需要充分参与其中,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不断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加强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反馈效果进行及时的综合。要让专业课教师和思政理论教师一起,协同备课、集体备课,不断扩展教学设计的思路,丰富教学方式,加强知识之间的互补。构建有效的信息互享机制,并且在团学部门中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掌握动态的思想信息,同时,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各方的信息互用和互享。

(五)科学评估,有效推进。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评估是对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检测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教学改革反馈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包含着不同的教育主体和部门,因此需要确保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确保其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要形成动态的评估机制,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除了基础的考核原则,还必须要保证旗帜鲜明,并且确保准备的方向,在课程育人的时候加强教师自育,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相长,不但重视评价结果,同时也关注过程评估,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整体工作的开展,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有效地进行评价和评估,从而构建课程思政新局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要提高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认识,让其成为专一种新型的专业的学科课程教学方式。同时,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时代意识,在进行专业学科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内容的渗透,不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