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领导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
2021-11-22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李姝洁田园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翟星
文/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李姝洁 田园;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翟星
近些年来,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以纯理性的价值工具来考量或者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开始从德性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德修身、以德领才、以德服众的育人功能,探索出一种不依靠权威,而是引发内心信仰的教育教学体系,美国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价值指引。
一、学校“道德领导理论”的本质特征
(一)确立“共同愿景”。共同的愿景是杰出团体最显著的特征。学校作为一个团体组织,同样需要共同的愿景,这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价值定位,最大程度鼓励师生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1992年,萨乔万尼发表的《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文中指出,学校与其他的社会机构相比有其特殊性,学校更类似于家庭和乡间邻里间的共同体,只有通过唤起这个组织共同的道德动机才能实现更好的管理。
(二)打造“信奉者”和“领导的替身”。萨乔万尼认为:“如果学校领导者希望教师有持续而尽责的表现,那么领导者就必须实施一种培育信奉者的领导实践”,他反对“理论运动”在教育管理领域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与迷信,倡导对于主观因素的重视。他认为教育领导不仅是“世俗的权威”,更应该是“神圣的权威”,即重视道德价值、精神影响,让学校的工作者乃至于学生产生对于学校利益的深层次认识,因为人并不完全由自我利益驱动,而更多地受到社会契约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驱动。因此萨乔万尼提出了“替代式领导”,他认为当学校内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兑现其对组织的承诺,且工作本身的可控程度、规章制度的有效性能够满足自我管理需求时,领导就可以在许多方面放弃直接控制。
(三)复兴学校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指一所学校所处地区的价值观与传统,主要体现在由传统、仪式、规范所界定的校园文化中。一所学校的驱动因素有多种,从来源来看,可以分为外部世界的驱动和内部特色驱动。外部驱动力即学校所处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学校的影响,这对于学校来说往往是被动的;而内部驱动是内化了的外部世界,即学校基于自身定位而构筑起来的,为学校师生所信仰的校园文化。萨乔万尼认为学校只有由内部特色驱动,才能真正进入和谐的“生活世界”,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道德共同体。
二、从道德领导理论反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高校思政工作领导者对“共同愿景”塑造的缺失。“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政工作建设中亦然,但显然许多高校没有找到自身工作的“着力点”。一方面,高校在思政育人的管理过程中存在部门壁垒,无法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不能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专业美德出现缺失。部门壁垒导致与“第二课堂”类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财力物力人力受限,师生评价不高,社会认可不足,呈现出形式化、娱乐化的特征。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无法凝聚自身具有特色的精神内驱力。当前,国家一直在发掘高校特色文化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却难以准确定位自身的文化特征,或者难以发挥好文化特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的认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人”独特性与时代性的关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特点的关注。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外部世界更加复杂,精神世界也更加脆弱和敏感,然而当前的思政教育培养模式却忽视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价值。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保守。当代大学生具有更鲜明的个性,对传统教育方式、思政教育内容存在排斥心理,创新思维、逆向思维较强,一旦找到传统思政教育的漏洞,就会全面降低对思政教育的信任度。然而,当代思政教育还主要以“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为主,信息时代的来临逆转了教师在教育资源上的“统治地位”,这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教职工思政工作中“应然”和“实然”悖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导致思政工作者角色道德“失范”。我国某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道德性和现实性的双重特征,天然存在着认知和评价悖论。虽然高校思政工作者希望能够坚持自身工作立场的道德性,以德育人,并以道德性的评价标准来指导与评价自身,但是也要遵循科层制的学校管理体制,适应量化的、从上至下的管理评价标准,这必然导致其工作中价值意义的衰减,最初的道德目标出现位移。如辅导员过多承担“管理”任务,忽视思想引领的本职工作,呈现出“保姆化”“超人化”职业导向。
三、基于道德领导理论完善思政工作体系的方法
(一)构筑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愿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其以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客观存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因此“大思政”建设不仅要将思政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及课外活动中,更要发掘学校特色专业、所在地区的精神内核,提高全体师生身为学校一分子的光荣感与使命感,增强学生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治理体系上,高校应该组建思政工作教育领导团队,成立高校思政工作协同领导小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盘布局,负责高校“大思政”建设的协调、管理和评估等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要重视协调学校团委、各院系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引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校园服务工作者的力量,协同其共同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在课程体系上,构建多维联动的“大思政”课程体系。高校教师要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将高校所倡导的道德理念、行为准则一以贯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发掘具有高校文化特色的“示范讲堂”,增加案例教学,加强“团、学、研”结合,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增强学校文化的代际传承,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校友文化,促进“传统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拓展教学+新媒体教学”深度融合。在学校“生活世界”构建中,学校师生要重构自身的角色道德,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应该成为凝结学校、家庭、社会等育人主体的“纽带”,而学生应该构筑起具有学校、班级思政文化特色的、具有“温度”的学习共同体,成为能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把教育从理性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循循善诱。同时高校教职工要协同配合,促进学校发展的外部驱动力量与内部驱动力量形成良性的交互,引导学生培养起面向真实世界的心理能量和行动实力。
(二)建立多元化的思政工作评价机制。打破学校层级领导的单向评价体系,建设多方参与的评定指导委员会。在纵向上,构建学校—学院—团委三级管理机制;在横向上,选举教务、科技、学工、团委等教育教学单位代表进入委员会,形成多维联动的管理和评价机制,确保多方面的意见反馈。同时对第二课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地位的制度保障,推动第二课堂课程化、学分化、数据化,确立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促进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统一。首先,在教师评价过程中,高校要聚焦学生获得感和认同感,完善评教、评管、评服务的“三评”体系建设,建立与育人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果挂钩的薪酬体系。同时,考核评价体系要深入考量学校各学科、各岗位、各环节的协同育人效果,注重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的融合,实现育人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深入推动高校全方位育人的落实。其次,在学生评价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全过程”成长评价管理体系建设,不仅要以学业水平为基准,更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为主线,构建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变化与进步相联动的评价体系。
当前某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过度强调科层制、教学技术、理性权威的积弊已经显露。当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重拾“心灵”的因素,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去引领而非贯彻,是共同的信仰而非规章制度,是优良的教学而非评估得分。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摆脱“训练出来的无能”和“目标错位”,才能寻找到其真正的本心,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具有广阔视野的现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