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衔接”背景下共建实训基地的构建研究
—— 以会计专业为例

2021-11-22李冠瑛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实训室会计专业实训

李冠瑛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结构的转型,社会对于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在职业教育中,学历的延伸一种比较常见的事件,即从中等职业教育向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过渡,这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管理力度不同,教学效率存在差异

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基础知识作为依托,而当前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却存在教学效率始终无法提升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相比于中职来讲,对学生的管理较为宽松,将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学生自由支配。在自由活动的期间,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并未用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享乐上。次要原因就是高职会计专业涵盖的基础知识相比于中职教育阶段梗多,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仍旧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教授学生知识。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过于低沉,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在此氛围下很难将全部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因此,会计专业教学效率始终无法提升。

(二)教师能力的差异

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然而,当前大部分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虽然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大学的高学历人才,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就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根本没有去企业实践的机会,他们所掌握的会计知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导致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准则的不断改革,会计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

(三)实践教学比例的差异

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普及后,具备电算化能力已经成了会计人才的必备技能。然而,当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仍旧围绕教材,以课堂讲授为主,忽略了展开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会计教材中涵盖的知识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照本宣科,不注重变通,既使得课堂过于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专业知识水平有限。而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比例虽然较高,但是因为实践资源的匮乏,实践安排与理论课程安排跨度过大,也导致实践教学差强人意。缺乏实践教学,就使得学生步入会计岗位后,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心应手处理岗位工作。

(四)人才培养最终目的存在差异

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其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始终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通过对中职和高职学校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毕业率,对于学生就业以及创新创业方面的内容关注度不高,这就导致我国部分中职学校存在教学与就业相脱节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学院的教材过于陈旧,无法紧跟经济的发展变革;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训练,无法融入最新的技术,这就使得学生所掌握的做账方式等与实际岗位不符。在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并未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而是盲目培养人才。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毕业后求职困难。而高职学校则是以学生毕业以及岗位就业为主,强调学校的就业率。这样一来,不同学校在社会中有着不同的定位,其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的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五)课程设置重复

职业教育最终面向的工作岗位,其职业导向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职业院校中,其安排的课程大多是以学生在工作过程所掌握的职业能力为主。也正是因为这种出发点的相似性,导致中职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知识的完整体系关注度不高,更加重视实训内容,二者也是中职教育存在的较为明显的短板,即实践操作强于理论。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恰好相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从高考中落败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相对来讲更加扎实,而专业技能方面则是比较薄弱。高职院校为了发挥学生的优势,在设置课程时,注重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课程的延伸以及拓展关注度不高,很多内容是不断重复的。因此,由于中高职学生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衔接课程标准,那么中高职学校之间的课程出现重复问题也是一种必然。

(六)文化基础课程的脱节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势必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来源于中考落败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弱,尤其是在数学、英语这方面,而会计课程对于这方面是存在着一定要求的。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则是高考落败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比于中职学生来讲是比较强大的。这说明在中高职课程设置的时候,会存在着文化课程衔接差异的问题。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也比较简单明了。中高职学校所归属的部门是不一样的。因此,想要做好中高职文化课程的衔接问题,应该正确看待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制定一定文化课程衔接标准。这样才可能避免因为文化基础差异过大而导致的脱节问题。

二、问题原因分析

(一)功能选择偏失

从职业院校的功能倾向来看,中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层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技能性人才的纵向衔接方面,更是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中高职院校内部存在着衔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于中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不清,并没有考虑不同职业教育阶段对于技能专业型人才的特殊要求以及培养规律,将中高职职业教育强行分割成为两个板块,这就导致中高职内部课程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从政府层面出发,中职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而高职则是培养技术专业性人才,两个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导致中高职的定位也不同,进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衔接错位

对于高职单招以及五年学制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讲,其虽然中职、高职等层次的生源结构和学历层次得到了良好的对接效果,但是对于以上院校开设的课程结构构成来讲,其中存在着明显的定位不符和层次错位。由于普通学校课程双方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即使是三年制或五年制的两个层次,也会导致同一专业结构的两个层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相同。专业之间的相互不匹配,导致了个别单招招生的高职院校和五年学制的高职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也有不相关的专业技能教学被忽视的情况。笔者在对各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职业选择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三个模块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发现在高职院校课程或类似课程中占六成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与中等职业院校之间,由于没有明显的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导致课程衔接的缺失更为明显。

(三)中高职的合作意识淡薄

对于公立的高职院校来讲,不存在较为明显的生源危机,因为现在参加高考的人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生源是十分充足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自然也是按照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案。但是对于中职院校则是大有不同。普通高中学生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中职学校的生源将会显著下降,这会给中职学校带来严重的招生不足现象。如果二者强行合作,那么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来讲,其伤害是毋庸置疑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是普高生源,无论是专业设计、课程安排还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均是以普高为主,而中职院校只能够根据高职院校方案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形成一种从属关系,而非合作关系。其次,在教学资源方面,高职院校远比中职阶段的知识结构更加宽广,这会增加中职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构建对策

(一)立足院校特点,明确管理目标

想要提升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水平,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区别,就会计专业来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服务于一线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与熟练操作能力的一线会计人员。基于这一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使用“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证书,以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其次人才培养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迁。最后高校也需要时刻了解行业动态,并据此调整教学管理目标。

(二)借助校企合作,创设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是院校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院校就需要注重实践教学。首先,高职院校需要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创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这就要求院校为学生购置最新的计算机装备,安装行业现在正在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如此,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才能满足行业需求。此外,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着力提升学生会计电算化水平,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其次,高职院校需要落实校企合作制度,为学生提供去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虽然当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了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一致,所以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企业还存在敷衍对待实习生的现象。为此,高职院校就可以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如此既可以使企业与学校站在统一战线,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提高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最后,高职院校也需要合理安排课程体系,使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步伐一致,如此,学生才能通过实践练习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强化网络实训室硬件设施

在会计专业网络实训室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提高硬件保障,加强网络运行效率,充分运用现已面世的5G技术,点对点解决学校的网络问题。另外,学校需加强内网的管理,杜绝计算机病毒的热点来源。由于大部分实训室计算机还处于集中管理的状态,因此须避免网络计算机病毒在实训室中交叉传播,每台计算机需要配备相应的还原系统,当计算机中的重要文件受损或是遭到病毒攻击时,可启动相应的还原系统,方便日常管理。为避免日常网络病毒攻击,学校实训室管理人员需在电脑中配备相应的防护软件,保障防火墙的安全,设置系统的访问权限,加强学校内网的容量。在实训室管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线路老化的问题,避免漏电造成的火灾事件发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使用习惯,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对于一些旧的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等也需及时进行更换,保障高职计算机实训室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院校还要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避免信息泄露,并设置访问许可证,让实验者只有输入登录账号及密码后才可进入,保障信息安全。

(四)构建会计专业实训室

会计专业课程实训的开展离不开实训室的支持。当前职业院校会计实训室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集中管理,另一种是分散管理。其中集中管理是指对会计实训室的统一管理,各个专业使用同一个实训室,建立一个实训中心,满足所有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投入比重较大。而分散管理则是指分专业进行小型实训室建设,按照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进行配备,满足各个专业的实训需求,但许多专业由于课时等因素,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因此,职业院校要基于网络建设会计实训室,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以便当实训室中的会计系统出问题时能够及时更换,在学生需要时能够保证利用。相关人员可以将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对于一些特殊专业要配备有着特殊需求与配置的小型实训室。在此基础之上,院校还要配备统一的大型实训室供学生日常练习,改善现有的管理状况,加强科学管理,使实训室中的会计物有所用。

(五)加大资金投入,引入网络设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想要提升会计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补充计算机设备。部分高职院校可能存在资金有限,无法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为此,学校就可以将校企合作引入到大一年级的教学中。如此,学生白天可以在企业中实习,学习行业知识,提升操作技能;晚上教师可以通过钉钉、蓝墨云班课等形式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借由这种工学结合的模式,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此外,学生深入企业实习,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会计行业知识,明白行业动态,从而具备职业素养以及创新思维,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然后根据衔接的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向构建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以及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从加强科学管理、合理调配资源、提高硬件保障这三大关键方面入手,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动手能力,体现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此打造学生欢迎的、教师需要的实用型实训基地。

猜你喜欢

实训室会计专业实训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