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探析
2021-11-22裘瑛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杭州市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
裘瑛 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杭州市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
引言
对于审计工作而言,基本上绝大多数成果都是从“外部审计”得到,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却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特别是事业单位,自身掌握着多方面权力,但凡行使不力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其作用下降。为此,相关人员就要做好研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概念最早诞生于2013年,主要指的是一类具有较强独立性、客观性的咨询方式,以此为单位或者组织运营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帮助。其能依靠较为系统和规范的方案,对风险管理活动以及控制模式展开全面评估,及时予以改善,进而促使单位或者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1]。
而对于审计风险,很多人的认知都存在错误,单纯以为是审计人员自身能力有限,或者不够认真,出现了主观层面的错误,导致风险产生。事实而言,审计风险无处不在,可能由多方面因素所导致,所以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基于现有的情况如何通过一些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便成为了眼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事务。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
现如今,政府的审计力度有了显著提高,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也都慢慢认识到了内审工作的价值。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普遍单位内审活动的开展都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导致作用没有展现出来。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内部审计逐步的融人其中。由于社会形势及单位内容的改革,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具体现状有如下几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极大,许多领导人沿用传统的方式,对于财务工作及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忽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某些事业单位在组织结构上,审计部门没有独立的人格,物内部审计的人员编制为财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而审计机构也隶属于其他部门管辖,该现象导致了审计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不佳;审计工作内容陈旧市场经济及杜会形势的的不断变化,许多行政单位依旧是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即以对财政收支的审计为主,没有进行相应拓展,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没有对内部审计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没有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工作目标与单位或者部门的总体目标有所差异,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效果。
(一)对内部审计缺乏重视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觉得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无需进行资源生产,只是对各类财务收支进行简单记账。而且每一项收支都会有财政部门进行监督,因此开展内审工作完全没必要。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中,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作出了相应的改革,开始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政府采购管理等方式。同时由于检查工作十分频繁,从而对于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进一步下降。正是这些因素存在,使得内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了诸多阻力,即便开展,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
(二)内审制度不健全
近几年,财政部对单位的内部控制重视度有所提升,每年要求开展内控控制自评及相关年报报送工作,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根据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及时更新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但是部分单位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未建立健全项目质量控制、责任追究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内审人员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内部审计流于表面,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会被机构以及人员编制所限制,很难单独设置内审机构。从当前状况得知,多数单位都会将内审机构设置于办公室或者财务科里面,少数单位尽管有着一个完全独立的内审机构,但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人员配置,全部交给财务人员进行兼任,抑或是要开展相关工作任务的时候,从财务人员团队中抽调过来。如此一来,很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而且不够客观,综合质量无法达标。另外,部分单位开展了多次审计活动,依靠多种不同的形式,慢慢探索出一种符合自身状况的审计体制,甚至尝试了互审的方式。部门人员负责牵头,分组抽调下属人员,彼此展开审计。其中,少数下属单位在处理相同事项时,应用的方法极为类似,若处理方法本身有缺陷,自然每个单位都会有相同问题存在。之所以会有这一情况,主要是人员之间的沟通较少。通过增进人员彼此的交流,能够促使财务工作的水平得到提升,而采取互审模式的目的也是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彼此采用的方法较为相似,因此经常会有少部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发现[2]。
(四)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与外审工作类似,内审工作同样有着非常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人员自身的知识能力、业务水平以及个人修养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从单位自身的情况可以得知,具备多方面知识内容的综合型人才极为稀有,同时,普遍单位领导会将工作重心更多放在核心活动方面,对财务以及审计方面没有太高的重视,并没有为内部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而一些兼职人员,自身连审计方面的知识都没有完全掌握。如此一来,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工作人员只能应用一些较为陈旧的方法,导致审计的效果无法达标,整体效率极为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业素养、思想觉悟等,对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专家讲座等,不仅教授专业的技术,包括财务知识、审计方法、理论基础等,提高技能水平,还需要进行思想教育,清晰地阐述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使之能够对自身的岗位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或者鼓励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并在理论知识点额基础上,注重实践的公布做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整体业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三、审计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审计部门独立
通常来说,审计部门应当处在完全独立的状态,不会受到其他部门领导的影响。而且,单位管理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其给予相应的权限,要求其他部门一同配合。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内审部门并没有完全独立,甚至其他部门的领导还会内审工作予以干涉,从而导致多方面问题出现。由于审的是身边的人和事,不想得罪人的心理普遍存在,内审人员自身顾虑较多。
(二)内容和对象较为复杂
伴随改革开放工作的推进,单位体制也在持续变化,由原本单一的体制慢慢过渡到全新的综合性体制。尤其是在近些年,经常会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情况产生,使得内审工作的难度增加。除此之外,当前内审工作内容的范围有所扩大,不再局限于财务状况,还会涉及管理、绩效以及职权等,从而导致风险产生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三)方法较为落后
从目前来看,许多单位虽然开展了内审活动,但应用的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方面,基本上都是报表审计、制度索要,以此寻找问题所在。显然,这种模式的效果并不好,不但会使得审计难度增加,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风险[3]。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改进的方法
(一)端正思想态度
所谓内部审计,主要指的是单位进行自我审查。内部人员对于单位原有的性质、活动内容、基本结构和环境条件都有着充分的了解,比起外部审计,通常可以更好地找出其中的问题,从而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诸如某些单位在开展内审工作时,发现少部分临时借调的人员,由于借入单位和借出单位并没有积极展开信息交流,使得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幅度下降,造成两个单位在某个时间之内出现了同时发放费用的情况。显然,面对这种错误,外审人员很难及时发现,而内审人员由于更为了解内部状况,自然可以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以防更大的错误出现。针对这一情况,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就要认识到内审工作的价值所在,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此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内审机构,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给予充分支持。不仅如此,同级财政、审计部门也要做好督促工作,协助事业单位共同进行制度调整和优化,指导审计活动正常进行。
(二)完善内部审计机构
从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条件都不够成熟。因此,要求所有单位都单独设置一个内审机构并不现实。但是,各个行政主管部门就需要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并承担下属的内审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内审机构需要和财务、纪检等部门分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内审机构的价值比财务部门还要高。对于其工作内容,应当予以明确,只有在得到单位负责人的授权之后才能予以行使。其他部门的领导没有权力对其工作进行感受,因此工作人员只需要向机构领导汇报工作即可。这样一来,内审工作将会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特点。
从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出来,迎面走向镌有毛主席亲笔题字“看,大泉山变了样子!”的巨石,右拐过了十字路口,东南角上,便是大泉山东方红展览馆。
(三)提升人员素质
对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审工作的起步时间相对偏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养差异非常明显,配备也不合理,多数人员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了确保日常工作能够正常推进,当前就需要不断提升所有内审人员的综合素养,以此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具体来说,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其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内审制度予以完善,并制定配套的管理方案,以此充分展现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其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要求所有人员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
其二,对内审人员来说,必须对于筛选工作有所重视,具体能从政治思想、业务能力以及人员素养等多个层面进行考核,找出一些有着较高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优秀人才。
其三,针对单位现有的审计人员,理应做好培训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单位就可以开展岗位培训工作,促使所有人员自身的知识基础变得更为扎实,掌握相关业务技能,从而能够持续增强自身业务水平。
其四,在对部分审计业务进行执行的时候,可以尝试邀请一些行业的专家,为员工们讲解一些较为陌生的领域的知识内容,诸如工程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如此一来,员工们的知识基础将会更为全面,未来在处理工作任务时,自然会更加得心应手[4]。
(四)明确工作目标
对于内审工作来说,理应时刻将单位自身作为核心部分,为预期的战略目标提供服务。在对财务收支展开监督和检查的时候,理应将重心更多放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专项资金审计方面,及时寻找其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并予以纠正。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寻找当前财务制度存在的不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预算执行以及专款使用都有着较强的严肃性特点,不会变得十分随意。不仅如此,对于内审管理来说,同样需要对其持续强化,以此将内审工作的管理效果和促进作用全部展现出来,在指出现有问题的同时,为被审单位提供帮助,及时展开方案调整,采取措施进行防范。这样一来被审单位就会有着更高的免疫力[5]。
(五)提升内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其一,各个部门都要按照具体要求,对工作内容的标准予以执行,持续提升审计的技术效果,确保其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使得信息化管理变得更为规范,所有操作内容也都能得到明确。
其二,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理应认识到信息化的价值所在,加大投入,结合自身的状况,不断引进。诸如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可以尝试应用一些全新的系统软件,以此提升处理活动的精确性。
其三,结合单位的状况,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相关活动能够慢慢朝着信息化的方向持续发展。通过邀请一些具有较强技术性素养的人才,对管理活动展开指导,以此提升管理的综合效果[6]。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入新时代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得到重要性越来越高。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内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率还非常低。为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就要提高重视,结合单位本身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这样一来,单位的整体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