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州市生猪稳产保供情况调查报告

2021-11-22禹小芳洪丽平屈蓓蓓邹玖零郝知友李英明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永州市屠宰猪瘟

禹小芳,洪丽平,屈蓓蓓,邹玖零,郝知友,李英明

(湖南省永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永州 425000)

2018年8 月,我国辽宁省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疫情迅速波及全国各省市,对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数量锐减,生猪价格波动剧烈。国务院将生猪稳产保供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农业农村部将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永州市积极出台利好政策,加强招商引资,优化生猪养殖结构,落实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变生猪产业发展“危机”为升级转型“先机”,圆满完成生猪稳产保供任务,获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作者以永州为例,认真总结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的典型经验,深刻梳理面临的问题,并对下步发展提供的相关发展建议。

1 基本情况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与广东、广西接壤,下辖11个县区,面积2.2万平方公里,是全省生猪养殖量、外调量最大的市,拥有生猪调出大县10个,饲养品种有杜洛克、大长白、香猪等,本地品牌有舜皇山土猪。2020年全市出栏生猪602万头,存栏生猪500.56万头,两项指标均居湖南省首位。自2018年8月全国暴发非洲猪瘟以来,永州市生猪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存栏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明显下降(表1)。

表1 永州市2016—2020年生猪出栏数据

2 恢复产能的具体做法

面临艰难的生猪产业发展形势,永州市迎难而上,以对接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为契机,以打造中南区生猪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非洲猪瘟防控与产业升级转型一并推进,加强产宰销一体化建设,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体系。

2.1 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保基础产能

永州市坚持内防外堵,实施网格管理,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一是对内,坚持“县区抽查,乡镇巡查和养殖户自查相结合”的排查机制,规范疫情处置落实生猪屠宰环节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做好种猪场和规模场的重点保护,严把养殖、排查、调运、屠宰和检疫关口,确保不发生大范围非洲猪瘟疫情,保障产业安全。二是对外,严格生猪及产品调运监管,加强零陵、道县、蓝山、回龙圩4个入湘生猪指定通道建设,严查生猪及产品违规调运行为。

2.2 优化企业服务增动能

2.2.1 出台生猪发展政策

永州市落实国家扶持生猪发展政策,积极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全面实施生猪规模场建设和生猪养殖大县粪污处理整县推进项目,化解环保压力。全市各县区纷纷出台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强化生猪保险,对按时新建成现代养殖小区的乡镇街道及发展生猪生产的养殖户进行奖励。充分利用政策,引导现有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挖掘生产潜能,加快补充种猪、苗猪、架子猪,积极复产增养。

2.2.2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按照“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技术团队、一个工作方案”生猪产业发展联包责任制,推行全程“保姆式”服务。畜牧水产部门按政策对限养区、禁养区、适养区进行划定,林业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使用林地条件生猪用地项目简化办理手续。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发力,全面推行“一站式并联审批”。全市对生猪恢复生产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全年一总结”工作推进机制,推动生猪项目快速落地,尽快建成投产。

2.3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积极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引导屠宰产能向生猪主产区转移,支持大型养殖企业建设现代屠宰加工企业,实现就地就近屠宰、从“运猪”向“运肉”转变。通过生猪产业协会、大型生猪企业和屠宰企业引导,将分散经营的畜牧加工企业及散小养殖户组织起来,畅通生猪及生猪产品产销对接合作平台,打通生猪冷鲜供港澳大湾区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构建生猪稳产保供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防控特别时期,引导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与本地屠宰企业对接,促成温氏股份以低于全省生猪平均收购价格2元/kg的价格优先供给本地屠宰企业,屠宰场白条猪出场价不高于生猪收购价格的1.4倍销售给市场经营者,取得良好效果。

3 存在的短板

3.1 非洲猪瘟防控不确定因素增加

3.1.1 非洲猪瘟病毒变异

自然变异株的出现,都是病毒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而做出的繁殖策略的改变,与体内复制有限、不能水平传播的人工缺失致弱株相比,非洲猪瘟自然变异株在猪体内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也更容易在猪群中散播。自然变异株由于致病力发生一定程度减弱,其传播不易引起注意,更容易造成更大面积的扩散,对其根除也变得困难。因此,其危害性与引起最急性和急性性症状的强毒株相比更加隐蔽,因而更加广泛和严重[1]。非洲猪瘟病毒是虫媒DNA病毒,可通过虫媒和冻肉等进行传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容易导致疫情扑灭后地方再次暴发疫情。

3.1.2 防控体系存在漏洞

艰巨的动物防疫任务与基层日益薄弱的动物防疫力量之间的矛盾突出,巨额的动物防疫支出与财政的专项投入之间的差距加大,多变的动物疫情形势与固化的动物疫病防控手段之间的问题明显。基层动物防疫力量不足,防疫队伍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老化陈旧,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存在防疫漏洞。控投入、管调运落实不严,防疫措施彼此割裂,呈条块化,缺乏系统性,防控效果难以保障。区域内生猪养殖场割裂成一个个防控孤岛,难以抵御病毒多途径地侵袭。

3.2 资本运作导致不理性扩张激烈

3.2.1 养猪企业的盲目扩张

近年来尤其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加速了生猪产业升级转型,对生猪养殖主体进行了一次大的洗牌。在利好政策的引导下,生猪养殖产能持续扩大。一方面,龙头生猪养殖企业快速扩张规模,其他行外巨头企业也纷纷布局养猪业;另一方面,散小养殖户乘胜追击抓住时机扩大养猪规模。养猪企业的盲目扩张容易打破局部区域的地畜平衡,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环境污染。

3.2.2 生猪企业社会责任有待加强

中国人吃猪肉的历史由来已久,与千百年来的饮食文化有关。生猪养殖是一项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民生工程,事关国人一日三餐,直接决定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生猪养殖有一个比较的周期,部分不良养殖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履行与合作户的生猪养殖协议,猪价高的时候诱骗合作养殖户进行合作以疯狂扩张,猪价低的时候立刻放弃合作以减少损失,严重破坏生猪养殖行业秩序。

3.3 生猪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迟缓

3.3.1 生猪繁育体系不全

永州市虽然生猪养殖量大,没有完整的育种体系,缺乏大型的专业育种企业,主要依靠从省外乃至国外引进良性品种。本土科技投入低,育种体系发展迟缓,还没摆脱“引种—扩繁—退化—引种—扩繁—退化”的怪圈。尤其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后,大部分养殖户使用二元、三元回交来弥补种猪产能不足,但是回交猪在生产成本、产仔效率、商品猪质量方面都不如正常的二元母猪,生猪繁育体系不全掣肘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3.3.2 产业融合发展迟缓

永州市是湖南省生猪第一外销大市,目前以调运活大猪为主的外销模式仍未根本改变,因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精深加工产业基础薄弱,生猪养殖加工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不高。永州市生猪产业发展主要以初级养殖为主,在屠宰分割、精细化加工、冷链运输、追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还不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不紧密,尚未真正实现产、加、销的有机结合,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如生猪2020年年出栏与屠宰产能比为1.86∶1。

3.3.3 品牌建设滞后

永州市拥有“舜皇山土猪”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但是生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滞后,缺乏龙头示范带动作用,整体存栏量少,品牌运作和发展后劲不强。同时,舜皇山土猪基本用于满足当地居民消费,缺乏与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有效衔接,营销策划和包装宣传不足,产品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也制约着发展规模的壮大。

4 促进生猪复产的建议

4.1 健全生猪繁育体系增动能

利用好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契机,以县域为单位,认真组织对生猪种质资源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家底和种质资源发展变化趋势,推进永州本地生猪“种质资源数据库”和“遗传资源保护库”建设,对舜皇山土猪等优质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结合常规技术,加快新品种培育,重点加强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和良种培育,逐步形成“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建立起满足生猪产业发展需要的生猪繁育体系。

4.2 推动生猪产业融合促发展

通过“大企业、大资金、大布局、大市场”的运作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和本地企业建设全产业链。加快建立现代生猪产业体系,推动养殖体系生产方式从“小弱散”向规模化转变,生产方式影响环境向环境友好转变,流通体系从“调猪”向“调肉”转变,延伸生猪产业链。扶持养殖企业发展智慧养殖模式,推动老旧规模场实施提质改造实现自动化、生态化生产;支持永州生猪养殖屠宰龙头企业与粤港澳市场对接,加强协作,实现产销信息共享与产销对接,提升生猪产业防控市场风险的能力,养殖户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4.3 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强保障

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最大的漏洞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疫情防控,责任为先。持续完善非洲猪瘟防控责任体系,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从业主体三方责任,进一步完善防控机制,全面实施分区防控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区域防控统筹协调监督机制。严格落实疫情监测排查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生猪及产品运输和餐厨废弃物监管等有效防控措施。加大屠宰产能布局调整,支持建设现代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行为,加强对生猪产业相关企业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4.4 探索工作机制创新优服务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支柱性产业,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持续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要探索工作机制创新优化服务模式。一是关切一类问题。重点关注并帮助解决养殖户用地难、审批难、融资难等问题,规范“公司+养殖户”合作模式,加强行业监管,依法保护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合法调解养殖户面临的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二是关爱一群人员。动物防疫员、检疫员工作条件艰苦,环境简陋,工作任务繁重。要落实基层防检人员工作津贴和用车补助,优化基层办公条件,加强对基层防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关注一个趋势。2019年6月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和环境综合整治影响,生猪存栏量锐减,生猪收购价格同比增长约120%;2021年6月生猪复产保供成效显著,生猪价格同比下跌约60%,而饲料价格却接连上涨,已跌破整个养猪业的成本线,许多养殖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选择压栏或停产,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直到国家启动猪肉收储计划才止跌微涨。生猪产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市场经济存在滞后性和盲目性,完全运用市场经济来主导生猪产业发展是不负责、不合理的,因此主管部门要加强产宰销信息对接,时刻关注生猪产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形势分析,强化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用,保障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永州市屠宰猪瘟
永州市大力推进青少年综合实践研学教育基地建设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初春农忙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