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2021-11-22周雪琴

读与写 2021年36期
关键词:资源材料游戏

周雪琴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新垦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时代发展,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应该受到更多关注,教师也要看到游戏的优势作用,并保持创新态度,灵活制定多样化游戏方案。尤其是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当地资源,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和游戏材料,并积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从而切实感受游戏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同时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1.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现状分析

1.1 幼儿户外游戏材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一些幼儿园经费紧张,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期间,会造成游戏材料投入不足等情况,很多时候,都难以达到幼儿人手一份游戏材料的目标。由此会导致很多问题产生,比如游戏活动强度变低、游戏活动形式单一等等。

1.2 幼儿户外游戏欠缺指导。纵观现阶段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现状,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大多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在引导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期间,会把注意力放在幼儿安全问题层面,对于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并从中获得学习成长等问题的关注度不足,因而会忽视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指导,使得幼儿表现较为随意且能动性较低。[1]

1.3 幼儿户外游戏缺少组织。在制定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方案时,幼师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无论是从游戏内容还是游戏形式层面来看,都很容易变得枯燥单一,从而使幼儿的活动产生一定的瓶颈,这样的幼儿活动形式,会降低幼儿参与热情,难以有效增强幼儿园教育质量。

2.巧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游戏的优势作用

2.1 巧用资源,丰富游戏形式。户外游戏活动,能够为幼儿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促使幼儿的认知范围和文化视野不断得到扩大。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借助当地具有特色的本土资源,可以让游戏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指导幼儿独立完成游戏活动,还可以积极制定合作游戏、实践探索等游戏,以此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并推动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比如在播种的季节,可以带领幼儿走进沙田,让孩子装扮成农民的样子,老师自编儿歌表现小农夫犁地的忙碌勤劳场面,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咸水歌表演或渔民表演。在游戏活动期间,需要幼儿提高自主参与热情,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可以得到切实增长。

2.2 巧用资源,发展幼儿能力。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资源,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为幼儿构建多样化游戏,当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积极动手、动脑,可以增强游戏体验,还可以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比如在户外活动中,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农作物开展手工制作,在此期间,教师要为幼儿留出充分时间,使其能够自主搜集丰富自然资源,比如走进户外,去寻找蔬菜梗,树叶,树枝,贝壳,石头,沙子等物品,然后使幼儿发挥创新能力,运用相关物品完成游戏材料的制作,以此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田野,去识记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品种,并组织其进行观察记录,完成标本制作等游戏活动,以此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此外,还可以鼓励幼儿一物多用,以小组合作形式,走进自然界,去寻找多样化资源,并发挥相关资源的妙用,创新其用途。在此期间,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会得到切实发展。

2.3 巧用资源,促进教师发展。独特的本土资源能够促使幼儿获得独特体验,并拥有不同的活动区域内容,进而有助于实现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是一个共同体,要想使幼儿在多样化区域感受多元教育内容,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需要教师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并着眼于本土资源,充分挖掘游戏材料,以此为创新幼儿游戏活动形式奠定坚实基础。

这样的教育形式,不仅意味着幼儿可以获得更好发展,还可以促使教师各方面能力得到增长,在此期间,需要教师了解幼儿的知识能力需要、兴趣爱好,需要教师着眼于当地整体环境,寻找有益游戏材料,并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游戏资源,创新游戏活动内容。久而久之,教师的教育经验会更加丰富,教学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增长。[2]

3.巧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策略

3.1 挖掘乡土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巧妙运用当地资源,能够促使幼儿更好地感受自然魅力,并提高对家乡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户外游戏内容更加丰富。乡土资源中有很多自然物品,教师可以看到其游戏价值,并将其进行有效整合。

比如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沙水区,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如:沙滩玩具、漏斗、防水护衣、雨鞋等等,并组织幼儿开展“寻宝游戏”活动,在此期间,幼儿可以结成小组,自主收集一些扇贝、螺等贝壳,接着,再带领幼儿将其进行清洗并吹干,然后发挥创意能力,将贝壳拼成各种图案,还可以使幼儿把贝壳涂上各种颜色,以此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沙中作画”活动,此游戏需要提前准备好纸箱,然后引导幼儿在纸箱上铺上一层细沙,接着便可以拿起木棍,或者用手指在沙上进行写字画画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两两为一小组,其中一名幼儿在沙上画画写字,另一名幼儿来猜一猜是什么字或者什么图画。

3.2 结合乡土资源,完善户外游戏环境。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不同环境会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为了提高户外游戏活动效率,促使幼儿产生和谐愉快的情绪,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到户外环境创设活动中来,以便幼儿能够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并最大限度上地发挥户外游戏活动教育价值。[3]

无论是淳朴自然的沙田,还是美丽的湖泊,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具有本土气息的自然资源。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期间,教师可以把目光从单一的游戏器具转向身边的自然材料,促使幼儿能够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下,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同时切实增强参与游戏的热情。

首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户外,去寻找丰富的材料,接着,教师还要加强指导,促使幼儿能够积极动手,创设美好园内环境,比如使幼儿用渔网和河蚌自主制作装饰图,悬挂在室外墙面上,还可以把美丽的贝壳和荷花进行组合,制作成漂亮的风铃,将其挂在窗口。此外,还可以运用稻草、螃蟹壳、渔网等物品,把园内主题墙进行装饰,以此帮助幼儿感受浓厚的家乡气息,并凸显幼儿教育特色,同时提升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3.3 寻找乡土资源,进行合作游戏活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进行户外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对于多元化的自然环境进行适应,还能够充分的提高幼儿对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也能够根据户外活动的具体内容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教师可以不断变化组织形式。在以往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未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得幼儿的参与度较差,且综合能力提升较为缓慢。

新时期下,教师可以结合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各项要求,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并在组织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期间,将幼儿进行分组,使其能够通过合作活动,感受户外自主游戏的丰富多彩。接着,教师可以制定户外游戏主题,比如以“变废为宝”为主题,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接着,可以促使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找本土材料,并发挥自身创意,制作多种创意作品,比如利用清洗消毒后的废弃渔网,制成各种小鱼兜,开展“网鱼虾蟹”游戏活动;还可以用布和玉米粒缝制的毽子、用玉米叶编的跳绳、用玉米骨做的搭建材料、用竹子做的高跷等。

3.4 巧用乡土资源,丰富自主游戏形式。在户外游戏中渗透乡土资源,能够让幼儿获得多样化体验。作为教育引导者,教师可以根据乡土资源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多样化游戏方案。

比如在“建构区”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到户外,搜集一些与建构物品有关的自然材料,如南瓜、花生、树枝、藤蔓、贝壳等物品,以此来完成“高楼大厦”或者“城堡建筑”的制作。[4]或者是引导幼儿寻找甘蔗道具、木头进行桥道、渔船搭建,以此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又如在种植区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田野乡村,看一看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并使其自主开展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活动,还可以走进荷塘,帮助农民伯伯进行莲藕采摘,在不同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获得丰富体验,还可以教幼儿识记不同农作物名称及基本知识,比如番石榴、香蕉、木瓜都是长在哪里的?是什么季节生长的?以此丰富幼儿的科学常识,增强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为幼儿出示绳索、梯子等游戏工具,引导幼儿爬树摘果,在认识了各种瓜果蔬菜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开展“鱼虾蟹、蔬果”等物品的买卖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扮演顾客还是商家,并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开展交流对话。

4.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期间,充分引入本土资源,能够有效丰富游戏内容,切实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看到本土资源在户外游戏中的优势作用,并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及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方案,进而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为提高幼儿教育活动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资源材料游戏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可爱的小瓢虫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