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
2021-11-22刘兵
刘 兵
(沈阳理工大学幼儿园 辽宁 沈阳 110168)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幼儿生活与游戏价值,尊重并保护孩子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1]”。由此可见,促进幼儿课程游戏化,使孩子在玩中学,是较为必要的。同时,还需形成园本特色,促进其与课程游戏化有机融合,在对民间游戏、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中,让孩子在课程游戏化中直接感知、观察、实践,获得成长所需的必要知识技能,使他们健康意识、表达能力、社会认知、科学精神与艺术爱好等全面、和谐发展[3]。
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意义
素质教育更重视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在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有助于促进寓教于乐,调动孩子活动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进而实现知行合一。而对于不同的幼儿园来说,还应基于育人特色,积极开发园本课程,促进孩子认识意识、艺术爱好、科学精神、创新意识、表达能力、思维水平等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关注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结合问题,展开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让孩子在多样园本课程游戏化活动中获取知识、快乐实践、健康成长。
并且,这样以来一方面将使孩子更加喜爱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混龄游戏、操作实践等过程中,密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到好朋友,促进孩子展开人际交往;另一方面,也将完善园本育人课程,打造幼儿园良好的育人口碑。
2.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策略
2.1 将本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游戏化教学中。为了提升园本课程游戏化教育的效率,促进孩子参与各种园本活动,应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开发有益的教学资源。从而,体现地方特色,培育幼儿的故土意识。并且,重视发挥文化滋养作用,也将助力孩子认识意识的发展,实现美育渗透。例如:沈阳也是全国满族人口较多的城市,可在中班的美工教学中,增设满族剪纸。以教师与孩子一同参与趣味接力的方式,共同完成剪纸创作。在此过程中,提高孩子对色彩的搭配能力,锻炼其手部精细动作,让他们在合作中进行交流,使其在游戏化教学中语言能力与认知意识得到协同发展。
2.2 将民间游戏融入园本课程游戏化教学中。为了增强孩子的肢体协调性,使其具有合作意识,发展他们的艺术兴趣,还应在园本课程游戏化中积极引入民间游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编花篮、跳皮筋、丢手绢、跳房子及踢毽子等民间游戏,还可让幼儿边唱儿歌,便进行游戏;在科学活动中,既需使幼儿认识多种植物,了解他们的生长过程,总结种植活动的必要条件,还可使其与劳动相结合,并融入斗百草民间游戏。让孩子们将拾来的树叶当做“武器”,感受园本特色课程游戏化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孩子具有韵律感、节奏感与正确的竞合意识,促进他们艺术素养、科学精神的发展。
2.3 将生活经验融入园本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关注幼儿教育整合问题,使园本课程游戏化推进,还应引入生活化经验,使孩子具有正确认知与社会意识,让他们积极地遵守规则,关心公共事务,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应促进教育活动的创新开展,可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中,使孩子了解不同职业的社会职责,更加关注环保问题。从而,让幼儿参与“购物游戏”、“我是环保小卫士”等。在角色扮演、教学游戏中,使孩子认识到应在购物中排队,不要在公共场合喧哗,应当保护公共环境。通过课程游戏化与园本教育特色的结合,促使幼儿的认知升级,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寓教于乐。并且,可以争取家长的参与,构建家园共育体系,使其了解园本课程、幼儿园教育理念,使家庭教育、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教育具有一致性。
3.结语
总之,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性,助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用爱与责任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3]。同时,更需关注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结合,潜心进行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研究,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的兴趣偏好有着怎样的变化。继而,设置更多趣味性、多样性、生动性的课程活动,从小便促进孩子了解民族文化,进行美育、德育渗透;激发孩子的锻炼意识,让他们热爱劳动、拥有公共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