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及观念更新
2021-11-22孙瑞
孙 瑞
(安徽省宿州市十一中学银河四路校区 安徽 宿州 234000)
现阶段,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暴露出很多问题,教师与学生在心理层面上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只有改善师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够推动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鉴于此,针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我们有必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旨在找到解决方法,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落后,教材建设不合理。目前,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建设情况相对完善,内容也比较丰富,然而受限于课时原因,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对教材的利用与理解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环境也趋于开放化,但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却没有及时转变,他们依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将科技资源利用起来。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对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的表达有很大的诉求,然而在教材不合理、观念落后的影响下,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难以保持一个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整个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改善,难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到位。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材内容与实践的关联性相对薄弱,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教育目标无法实现。根据学生现状不难发现,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分数,应付升学,而思想品德课程中社会实践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那么就难以帮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与理解,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1.3 思想品德课程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家长,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然而有的家庭中家长的思想观念却比较落后,他们坚持读书无用论,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这一点在农村家庭中尤为突出。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就外出务工,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属于一种成长的缺陷。还有的家长则对学生宠溺过度,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的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有所缺失,最终难以为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2.中学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对教师与学生的束缚与限制,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社会层面,制定有效的指导策略,促使学生对教材予以重视,同时也要让他们将理论融入到实践当中,对社会实际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在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围绕主题去深入的挖掘教材,并将时事热点与课程知识结合到一起,从而改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肯定与尊重,致力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支持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表达出来,在课堂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性,并将具有独创性的见解表达出来,在教师的评价下,做到取长补短,真正学会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2.2 加强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初中生的劳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除了是我们国家和党的要求,还是现阶段我国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需要。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且始终将勤勉劳作看作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和生活之本。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推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观念的转化,还可以借此提升初中生的精神品格,促使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鉴于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国家和党对培养初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使其可以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思想意识,达到以劳树德、以劳促美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教学“踏上强国之路”之“走向共同富裕”这节课时,为了促使学生可以懂得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教师可以在学习完这节课的知识后,为学生导入一些关于校园面貌的变化图,还可以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农村到城市,人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国家发生变化的画面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借此将劳动教育渗透其中,促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综上所述,当前思想品德教学的不足依然比较突出,不管是教学理论层面还是师生的心理层面,都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基于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问题,可以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在未来,我们有必要针对此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尝试,从而为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