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运用研究
2021-11-22徐乃云
徐乃云
(安徽省明光市明湖学校 安徽 滁州 239400)
随着新教学的改革进行,学校日常中的信息化教学也在被鼓励着普遍运用起来,实现教师上课教学的多样化,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彩的、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体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不仅是日程生活方面,学校教学方面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黑板字逐渐渗入多媒体的PPT教学,学生课下还可以听教师录下的微课程等,时代的发展正在推动着社会一起向前走。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获得教学资料的主要途径就是图片、书本等,虽然这种方式对教师的备课是很有利的,但它的来源有限并且不灵活。如今我国信息科技发展是很快速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之前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信息。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投其所好,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内容,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讲课形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会提前在网络中找一些动画,用来演示实际生活中像脸盆、房子等轴对称物体。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有没有发现展示的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引入新课讲解。并且教师还可以找一些像圆形、正方形等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2.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性。就算是同样的数学知识,学生掌握程度也会不同,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但必须引起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解决。唯有将这样的问题解决,才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看,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第一种,按照某个既定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要求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第二种,以最低标准来统一全体学生的学习。第一种方法使用较为普遍,并且与教学规律相符合,但是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实施,所以往往收获甚微。第二种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刀切”,无法满足不同个人的学习需求。
为了能够确保课堂分层教学有效实施,可采用信息技术,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并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同时进行练习。而最大的优势在于,平台系统能够辅助教师就分层练习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这样就能够充分节省人工统计以及人工审阅的时间,而促使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学情分析、教案设计、指导学生等方面,这样就充分保障了个性化学习的效果。
3.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反馈沟通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学生需要努力去适应教师的节奏,有的学生会因为教师节奏太快而慢慢地落下了,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教师往往也得不到学生的反馈,无法有效的改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的家庭作业练习情况才可以反映出来,教学效果自然是不如人意。而现如今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及时练习,而教师这边则可以更快的得到练习结果,通过系统地进行分析,先得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接着再单独的观察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并且更加方便去了解教师本身的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实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针。
例如,在第二册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教师通过在课堂的多媒体中的ppt的放映中,让学生简单认识这几种形状之后,可以为学生课下布置一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作业,学生做完之后使用手机或者电脑提交,教师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分析,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好处显而易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当教师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只能通过黑板来呈现,知识传达性不够完整,而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发挥计算机特有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得教学的模式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