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生活化在学校中的实践研究

2021-11-22姚莉莉

读与写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况德育

姚莉莉

(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 河北 邢台 054100)

1.关于小学生德育生活化现状的梳理

关于德育生活化的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从早期以法国思想家卢梭为代表的“生活教育”思想到现在的学校德育生活化教育,虽然不同时候的表述观点各有不用,但大家对于德育教育要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开展的观点是一致的。现在国家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越来越重视,学校对于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小学生德育生活化已经初具规模,学生家长和学校也对于德育生活化对于小学生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了认识。越来越多的小学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为小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实施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但是有些学校还是对于德育生活化理解的不够,对建立制度的执行情况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

2.学校在开展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1 很多学校对于德育生活化的概念界定不够清楚。现在的情况是,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推出了学校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细则,但是对于德育生活化仍然存在着盲区。什么是德育生活化?学校的德育生活化应该怎么去开展?德育生活化的根本在于生活,德育所服务的最终目的是生活,但是现在小学生身上的“言行不一”“行为脱节”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这也是学校对于德育生活化的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的主要表现,其根本原因:一是很多小学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停留在教室中,将德育教育看作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停留在《品德与社会》的书本内容当中,并没有把传授德育教育深入到小学生生活当中去,而大多数小学生并不接受这种硬式的道德教育传输。二是很多学校的德育生活实践是统一的,并没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情况来对待,使得所制定的方法流于表面,并没有起到它们应有的作用[2]。

2.2 学校开展德育生活化的内容脱离实际。学生在接受学校的教育中,德育教育部分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小学德育教育中产生的层次化是相当明显的,从不同年龄品德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处在不同的年龄和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有着不同的表现,所以在小学的德育生活化教育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实践能够更加有效率,有深度和广度,然后慢慢的加深学习内容。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的学校忽视了德育教育的这种阶段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违背了小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对于不同阶段学生真正喜欢的教育方式和实践内容并没有很好的展开。

3.小学的德育生活化如何运用到实践

3.1 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制定适合的德育生活化目标。当前情况下,小学的德育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些落后于时代的变化,尤其是与实际社会的脱节,也不符合学生需求的情况。学校中的德育生活化教育搞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实际上,学生走出校门所学到的东西并不能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因此,学校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心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不同年龄阶段接受教育的差异性,遵从生长有序的自然规律,制定相应的原则和目标。

3.2 根据小学生的成长情况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制定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实践当中更容易地接受不同的德育教育,做到知识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小学生都是充满好奇的,利用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总结经验,这样可以更加地达到应有的德育教育效果。

3.3 寻求能够适应现在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育的途径,小学可以优化构建自己校园生活的德育环境和文化,以不断的感染身边的学生,让学生在氛围中不断的改进自我认知,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3.4 学校应多与家长沟通,家长和学校建立统一的目标。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家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长观点一致可以使小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德育知识。

4.结语

学校的德育生活化教育,其实就是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回归最真实最自我的学习过程。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而不是使用应试教育硬塞知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对现在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去探索怎么在实践中避免这些问题,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校完善自己学校的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避开预见的问题,帮助新一代更好地成长。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况德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