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和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探究*

2021-11-22游立花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理念评价

游立花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第三小学 广东 东源 517500)

引言

和乐教育强调要以多元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和谐、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在融洽、欢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强化能力,获得综合进步,这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相契合。下面笔者主要立足于自身课堂教学经验,就基于和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展开概述:

1.将教学设计的优劣视为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统一规划和预设,也是确保各项课堂教学活动循序推进的先决基础,因此,要将教学设计的好坏视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重要指标。教师要在深入剖析课本、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炼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本堂课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对“百分数”这一核心概念的深入认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将核心概念细化为一般概念,如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具体应用等等,然后借助于一个个有梯度、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怎样求百分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是怎样转换等,将学生引入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中。最后基于问题设计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推进各项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分析百分数的意义、性质、应用等数学事实为基础深化对一般概念的理解,并形成核心概念,继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1]。总之,基于和乐教育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将重心从以往的“讲解→记忆”转移到“深层理解→迁移运用”上,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探讨、理解、应用数学知识的具体过程,在确保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教学循序落实到实处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放在对知识的深入探索和整体构建上[2]。

2.巧用各种激趣手段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智力活动的推进要以兴趣为支撑,通常而言,兴趣和快乐是相得益彰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开展和乐教学时需采取多元化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和乐教育的开展创设有利氛围。细化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和乐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各教学环节,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以多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和乐课堂中既习得数学知识又强化核心素养。其中教学游戏便是实施和乐教育、激起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做游戏时学生可以在玩耍中更轻松地掌握知识,既乐学又乐教,在此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为例。对于这堂课的评价标准便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认真解析课本上的基础理论上,更要以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在这堂课上,除了可以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外,也可以以教学游戏作为重要的激趣手段,如引导学生从数字1开始报数一直报到100,做数字接力游戏,亦或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同父母的年龄差、年龄和[3]。

另外,像数学知识竞赛、口算比赛等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活动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绝佳途径,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有意识地以多彩教学活动为数学学习添姿加彩,并以此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3.基于学生差异给以针对性的教学引导

每一个人都是独树一帜的个体,都有各自的差异性所在,真正的和乐教育一定是以尊重学生、接受个体差异为先决前提的教育,教师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有进步、发展的可能性,都有无限辽阔、光明的未来。尤其是对于各方面都未定型的小学生而言,过早给他们“下定论”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束缚其发展,一些小学生现阶段看似“平平”,甚至“迟钝”,却并不表示他永远平平无奇。此时,便需要教师综合考量学生在学情水平、能力素养、性格喜好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了解学生各不相同的学习诉求,秉持差异性原则按层次推进针对性教学。以此为标准,和乐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情和知识特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就学习任务做好难度梯级化设计,给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练习。学生可以联系自身兴趣和学情水平自行选择要完成的课堂任务,这样,所有学生皆可以在力所能及的任务的驱动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继而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其次,在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给出评价时,教师也应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按层次对症给出评价,在这样的评价策略下,学生听讲学习、完成任务的自主性和踊跃性会得到最大化调动,课堂教学成效也更高。

4.在归纳反思中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以和乐教育理念为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回顾、甄选所学知识,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优化已有的知识体系,促使知识的汲取和内化,让学生在体验、归纳、推理等一系列过程,深入体会数学概念的严密性。换而言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整体建构,使学生及时摆脱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窠臼,更系统化、更有规律地学习,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把握好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潜在关联。例如,在讲解“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有关长、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知识,然后将其同圆柱的体积计算相对比,探究三者之间的潜在联系。与此同时,也要适时以问题加以引导和延伸:其他棱柱的体积应当怎样计算呢?是否也存在相似的特点?继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讨,学生可以发现底面积和高是决定棱柱体积的两大重要元素,棱柱体积的计算离不开这两大元素的支撑,这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归纳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见,在学习新知识内容时,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回顾与之关联的旧知识内容,继而对新旧知识内容进行整体化建构,把握好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拓展数学学习的纵深度,让学生在整合反思的过程中构建起更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4]。

5.注重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可谓五花八门、别具一格,在讲解时也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然而每当遇到需要学生自主发挥的内容时,却时常一笔带过。教师习惯于大包大揽,急于将自己搜寻的素材一下子灌输给学生,认为自己多讲一些,学生才能多学一些,自己教快一点,学生才能学快一点,这样既省时又高效,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如此,当引导成了包办,留给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互动探讨的空间不断被压缩,长此以往,我们看到的便是学生了无生气的面庞,听到的则是接二连三的哈欠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同和乐教育理念相悖的课堂,是没有活力、没有激情的课堂,自然很难得到较高的评价,为此,基于和乐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也要将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体现程度囊括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要致力于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引导、启发作用,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出更多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深入实践、快乐感悟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要认清一点,空谷传音、立见成效,固然高效,然而这并不适用于教学,唯有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依循学习规律,尊重学生最自然最真实的生长状态,将每一个教学环节贯彻到点滴实处,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才更稳固[5]。

6.以激励性评价助力学生强化学习信心

调查发现,在课堂上教师随口说出的肯定和表扬很容易让学生身心激荡,学习信心倍增,继而更乐于表现自我、也更踊跃地学习,反之,批判或是讥讽话语也很容易击退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为此,要想打造和乐数学课堂,教师便要及时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强大效力,除了要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更要留意具体的学习过程,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辩证正视自我,强化学习信心。实际上,激励性评价的给出方式很简单,教师认可的目光、亲和的笑脸、鼓励的话语皆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具体来看:教师一是要练就一双擅于探寻亮点的双眸,多多寻找学生课堂表现中的亮点之处,并就这些亮点给以充分的认可和称赞,亦或可以采取一些能燃起学生信心的方式给出评价,带动他们更和谐、更快乐地学习。二是要把握好教学语言,语言是师生间互动沟通的主要介质,风趣温和的语言往往可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晦涩无趣的语言则容易令学生心生倦怠[6]。那些广受好评的教师,往往能将那些单调难懂的数学理论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出来,可见,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和乐学习,教师还要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语言表达要流利自然,用词要准确通俗,富有感染力和层次性,并加入一定的趣味性语言。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和乐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要求教师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从教学设计处着手,循序做好对教学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科学优化,教师要及时摒弃以往按图索骥式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中高效学习。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理念评价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