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批判性语篇思维能力

张 娟

(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江苏 泗洪 223900)

1.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技能,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批判性思维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即教师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挖掘、对阅读问题以及阅读场景的预设,致力于从分析、推理和评价等批判性意识和技能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推动学生形成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以及积极的价值观,能够更理性、更深刻和更全面地认识自我、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文本解读仍处于浅层次理解为主;很多一线教师缺乏对批判性思维、批判性阅读内涵的把握。下面结合英语教育教学实践大致阐述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3.指向批判性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育教学实践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老师的引领,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设计预测课文内容、质疑文本逻辑、绘制思维导图和追问观点依据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深入理解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

3.1 根据语篇标题和文本插图,预测文本内容。预测要求学生激活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阅读已获得的信息,并用它们进行信息交互,深入思考,预测下文信息和问题。而标题是文本内容的聚焦点,也是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激发点,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图式,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例1]以牛津译林版《英语》(下同)八下Unit8“Green Switzerland”为例,关于一篇关于绿色瑞士的环保文章。学生通过看文本插图,回答以下问题:

Q1: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we see?

Q2:What colour catches your eyes first?(板书green)

Q3:What place?(板书Switzerland)

Q4: Do you know how Switzerland can keep it green? What does green really refer to?

以上四个问题逐层递进。类似的预测活动可以带领学生获取标题中的已知信息,同时形成阅读欲望,并为评价作者的观点做好铺垫。

3.2 学习文本结构,结合思维导图,养成严密的分析推理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清楚掌握文章结构,培养严密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学生的各种零碎、不正确、不全面甚至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的观点,并且抓住契机,顺势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2]以九上Unit5“Music without boundaries”,介绍音乐家谭盾的成长历程和主要成就。可以以其成长历程或主要成就为主线信息梳理文本,还可针对文章标题“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进行语篇结构方面的探讨: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word “boundary”? Can you tell me some examples of Tan's achievements to prove it?学生首先围绕 boundary一词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该词的真正含义,接着从文中查找诸多事例证明“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所查找出的答案实际上贯穿了全文,是文本中一条隐含的语篇结构主线。可设计下面的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整体语篇结构:

3.3 引导质疑,探究文本内涵,培养评价能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审视、质疑语篇内容。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不同寻常之处、前后矛盾之处、有悖常理之处提出质疑,并鼓励学生一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3]以八下Unit4“Gulliver in Lillput”,节选自长篇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描写了格列佛海上遇险后被困海滩的故事。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文本中的内容:

Have you got any questions about this story? Have you found anything unreasonable in it?

鼓励学生从人物的性格、文学作品本身等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存在的可能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讨论,开放思维。初中生的思维成熟度还有所欠缺,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分析,边推断,找出观点背后的理由、论据和例证。

3.4 在教学中注重问题设计,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在实施批判性阅读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的设计上,以提高问题的层次性和思维含量。

[课例3]以九年级上册Unit 4 “Never Give Up: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一文的教学中提出如下疑问: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first sentence in Paragraph 5: “Although he was a great player at university, the NBA was not interested in him because all its players were more than 20 cm taller than he was”? If Spud Webb was good enough, why wasn’t NBA interested in him?

问题与全文大意有关。教师可通过追问或过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并鼓励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论点和论据。教师给出NBA球员身高相关数据,Spud的1.7米身高无法引起NBA注意是正常的。以上问题在文本中是无现成答案,需要学生结合逻辑和一定的背景知识,做出综合性判断和评价。

4.结束语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阅读文本内容,深入分析文本的结构,形成文本的结构化知识图,并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文本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设置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乐于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与评价,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逐步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批判性语篇思维能力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