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加强心理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2021-11-22郭辉
郭 辉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中心学校 湖北 襄阳 441129)
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如学业负担过重,不良教育态度和方法都会造成学生不正常的心理负担,使未成熟的学生心理发展受到过重的困扰。表现为社会适应性差、意志脆弱、自私嫉妒、心胸狭隘、多疑任性、厌学缺乏自信心等,因此加强心理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心理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呢?下面谈几点拙见:
1.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态度粗暴、挖苦讽刺学生,对学生冷漠等,这些不良的教育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可否认教师作为我们社会的一员,和其他人一样在生活中或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情,也会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劳动对象是一些心理尚未成熟,有待于呵护的小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自己首先必须接受培训,学会运用化科学的心理知识调整好心态,以自己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只去塑造和影响学生。
我认为教师健康的心理表现在具有客观的、全面的、良好的观察力,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独立、敏捷的思维方式,具有丰富而又健康的情感,具有于坚持不懈,知难而进的意志力,并且还要多才多艺。
2.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心理目前还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果外界的环境向孩子施加好的影响,孩子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外界环境向孩子施加不好的影响,就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失衡。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3.1 强化心理教育。即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每个教师都应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时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耐心细致地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疏导教育工作。
3.2 为学生创设多种教育情景。比如为学生创设“艰苦的教育情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特别是要对尖子生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以增强这些一帆风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再比如为学生创设“名胜古迹美的教育情景”,让他们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等。
3.3 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充分发挥和展示个性,人人都觉得我能行。不要一味的只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很容易使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产生厌烦学校、老师,不愿意学习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多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他们多方面的天分,让他们充分体会成就感。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更加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
3.4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与情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与情感,教师首先要付诸师爱,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能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才能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其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效其行”的效果。
3.5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心理环境。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因此,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窥视心理健康的一个窗口。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个性得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以各种兴趣、目标为媒介,消除师生之间由于年龄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鸿沟,与学生建立心理共振的心灵撞击的“场”,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心灵上的交流。
3.6 减轻考试压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考试。不要让孩子觉得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锻炼和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使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注重能力培养。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于学校环境、教师与课堂教学三方面的建设,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