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
2021-11-22曹天元
曹天元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小学 江苏 南通 226000)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专业技能学习能力,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养[1]。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将日常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起来,培养具有良好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和思想品格的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体育教学融合德育教育的优势
体育学科是一门主要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具备良好体育精神的学科,其包含的教学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项目包括田径、韵律体操、多种球类、民间体育游戏等,运动形式则分为力量型、速度、技巧等多种形式。在这多项体育项目的教学活动中,大多为集体训练和教学、比赛等,正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毅力培养、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乐观精神培养的契机。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德育教育与教学的融合进行精神设计,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增长技能、增长体质、提高素养。
2.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
2.1 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对各类球类训练、体育游戏、接力比赛以及投掷、体操等训练项目很感兴趣,这些训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如,在课堂上强调纪律意识,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比赛规则;在项目训练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提升毅力,使其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集体比赛中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树立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及良好的合作精神等。通过将体育项目与德育紧密结合,使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在体育教学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爱玩且充满好胜心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体育训练中穿插一些竞技类、技巧类、益智类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并根据游戏的要求,融入德育教育。如,在进行勇敢之路的体育游戏比赛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跑道上利用一些训练器具设置出一个带有不同障碍的挑战之路,包括跨栏、举物、跳马等。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育荣誉感,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坚毅、合作、帮助、关心、竞争等品质的重要性,使其受到生动的德育教育。
2.3 结合教材生动案例渗透德育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教材中会罗列很多正面的优秀体育人才、事件的案例以及国际国内一些重要比赛和获奖情况,这些优秀人物人迹及事件中包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内容,如,我国在奥运会很多大型比赛中屡次夺冠、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的新闻事件,以及刘翔、郭晶晶、刘国梁等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4 在课堂教学细节中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既是学科知识教学,也存在着生活化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活化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2]。如,体育课前安排学生提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器材及场地,日常做好器材维护,禁止摔、踢和乱扔器材的行为,课后将器材回收,使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和集体观念。对于那些积极主动为集体做事、爱护体育器材的学生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懂得哪些是正确的行为,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5 教师注重以身作则形成表率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为学生所关注并模仿,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身所处岗位及角色的特殊性,有意识地加强自我修养,做好自我管理,将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直接、有说服力的良好影响。包括着装、语言行为、课堂纪律、教学示范、公物管理等方面,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的规范,自身首先要落实和践行,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这种身教重于言教,会更容易产生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教育结果。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好表率,无论上课条件是在炎炎夏日,还是在寒冬,教师都要坚持以良好的状态为学生进行标准示范和教学,以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同时,在训练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不怕吃苦、精益求精、坚忍不拔的品质。在教师的影响和带动下,会使体育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重在培养技能、强健体质,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品质培养。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点滴做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使学生树立乐观向上、不怕挫折、自立自强、身心健康、关爱集体的全面发展的优良品质,为其未来的健康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