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识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11-22葛飞斐
葛飞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识谱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内心听觉的发展。实际上,新课标中对识读乐谱的教学有明确要求,我们根据现行的人音版新教材以及各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开始实践。
1.趣味识谱——在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寓教于乐,从而积累音乐的音高感和节奏感及音乐素养的形成十分有效。
1.1 唱游活动。用四张不同的卡片分别做成有1 3 5 6四个音符的图片,教师弹奏其中任意一个音,请学生听辨后拿出卡片并唱一唱,接着教师弹奏下一个音请学生辩听模唱,最后请学生把所有听到的音用卡片组合排列连起来唱一唱。还可以听教师琴声自由组合,把其中三张卡片上的三个音连起来唱一唱。可以是1 3 5 三个音,请学生模拟小蝴蝶向上飞的情景,知道音由低到高往上进行,是上行。或者用几个下行的音6 5 3请学生唱出来模拟小蝴蝶向下飞的情景。
1.2 节奏游戏。《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歌曲,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是教学难点,在视唱歌曲的旋律前我先借助堂鼓突破附点音符这个难点,教师用鼓打节奏接着请学生用手模打,把老师打的节奏拍出来,然后再出示节奏谱,师生看谱读节奏,为学唱歌谱做铺垫,最后加上旋律让学生跟琴演唱歌谱就很轻松。解决了歌曲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找一找歌曲中的主干音1、3、5进行巩固练唱旋律,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识谱能力和听觉能力,学生学得很扎实,音乐表现力也增强了,最后在自主演唱的时候十分自豪、坚定有力的唱出了歌曲的情绪。
2.趣味识谱——在活动中弱化学生学习的技能性
在多种音乐活动中识谱,如:视唱、模唱、学习课堂乐器等都是识谱的最佳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听觉、较强的节奏节拍感知力、分辨出速度力度的变化,从而有感情的唱好歌谱。
2.1 先唱歌后识谱。在教一首新歌时,先让学生和着音乐律动熟悉旋律,有了初步听觉感知后再慢慢学唱歌曲最后识谱。由于学生在多次聆听和演唱中已熟悉了旋律,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识谱已是水到渠成的事。
2.2 解决难点后识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有着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歌曲中有许多十六分音符、休止符和切分节奏,还有一个较难的八度大跳,总有一部分学生唱不准,我先对歌曲中的难点句既有切分节奏又有休止符加附点音符的乐句进行分步学唱,待难点攻破,学生能熟练演唱后再让他们识谱,学生很快就唱准了。
3.趣味识谱——在图谱中加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
图形谱形象生动,直观性强,我们可运用课本中的图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边画边识谱,课堂变得有趣,学生变得爱学,音乐审美也得到了提高。
3.1 借助形象图形谱,感知旋律高低。老师用稍慢的速度弹奏《这是什么》的旋律,出示一个个小闹钟的图片,请孩子们把听到的音用小闹钟图片将相对应的点按顺序连起来,完成后让孩子边唱边画旋律线感知音的高低,走到高音区做向上的手势,到低八度的音时做下行手势,富有新意和创意,学生很快兴致勃勃地主动学唱歌谱和掌握了识谱技能。
3.2 运用意境图形谱,暗示演唱方法。歌曲《采菱》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格,曲调流畅、婉转,歌曲中有许多十六分音符和切分节奏,在教学时我采用图谱教学和视唱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连贯地唱好歌谱,从而表现歌曲优美的情感。我把歌曲五个乐句分别用波浪线,螺旋圈,小山,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用线条来表现柔美的湖水,旨在让学生用连贯的气息唱出起伏悠扬的韵律。再用螺旋圈的菱角图结合划船律动学习切分节奏,突破了教学难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整首曲谱的视唱,演唱的时候也十分投入,声情并茂。
3.3 借助生活图形谱,声情并茂表现。图谱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识谱教学起到较好的作用,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如教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时,我们可借助生活图谱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妈妈累了轻轻伏在桌边休息时“宁静、温柔”的画面,内心有了情感体会母子间深情的爱就容易多了。学生用连贯的气息来表现歌曲曲调的优美、柔和,对妈妈的爱也自然而然的流露在歌声里。
总之,识谱是长期的训练过程,教师应从一年级的第一堂课开始,有计划、有目标的将节奏、读谱知识贯穿在每节课中。诚然,教材只给我们提供了素材,如何用好这些素材,教会孩子们识谱,能让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加的得以持续和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