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1-22钟瑜玲
钟瑜玲
(广东省清远英德市英德中学 广东 英德 513000)
引言
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解题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从而加强解题能力。
1.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物理是理科的典型代表,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经常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理,于是造成学生思维疲倦,降低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是,新课程改革之后的高考物理知识考查到物理规律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学生需要掌握解题方法,才能够逐步适应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程。[1]
2.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注重公式定理,夯实知识基础。高中物理知识中涵盖了很多公式和定理,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努力探索得出的,并且公式和定理是学生做题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掌握。教师可以为学生简单剖析公式含义,让学生明白概率或者定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以后的自主解题做足保障。
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与向学生形象地讲解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概念。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而导致电势能改变的动态过程,接着再到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从而加强对学生概念性知识的认知。只有学生掌握了知识基础,学生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心应手。[2]
2.2 激发学习兴趣,指导解题思路。兴趣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高二学生的习惯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往往都是教师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学生按照模板解题,这样的学习过程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解题思路来帮助学生延伸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和本节重点相关的简单问题:“如何从数学角度定量的表示磁通量的变化快慢呢?”题目的单一会让学生没有思路,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分析,教师将Φ、△Φ、E、U等类比起来,以此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学生会提升学习兴趣,逐渐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了解题思路。
2.3 全面理解知识,落实解题步骤。很多学生在面对抽象性较强的物理知识时经常一知半解,所以会在做题时因为一个小的知识点而阻碍了思路。知识和能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需要抓住基础教育。只有学生形成了牢固的知识基础,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开展深层次探究,从而提升做题的正确率。
例如:在学生练习高中物理《认识多用电表》的相关习题时,教师可以从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帮助学生分析。学生在解相关习题时,已经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路串并联的规律,所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落实解题步骤。
2.4 培养逻辑思维,加强知识运用。高中生处于高考前的关键时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逻辑能力的形成息息相关,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在教学中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自主应用物理知识,从而加强对物理知识的运用。例如:在学生练习高中物理《了解电容》的相关习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电容单位换算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容器的认识。接着教师可以安排运用公式解决的综合性题目,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学习模式中加强解题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引导的教学背景下,高中物理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使得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当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之后,学生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逐渐形成科学的立体思维,从而有效提升物理成绩。